蝙蝠侠:开战时刻

《蝙蝠侠:开战时刻》
于七月三日第二次观赏。
评价:超喜欢。
推荐度:极度推荐。

Nolan的《蝙蝠侠:黎明升起》将于今年7月19日上映,期待到快死掉的我,因为无法压抑看完预告片后心中期待的心情,于是回头去看前两集,借以聊慰心中的期待感。由于从没写过《蝙蝠侠:开战时刻》的观后感,因此决定动手敲字,留下心得与看法。

对于超喜欢的评价与极度推荐的原因,除了我本身最爱的英雄角色是蝙蝠侠外,在于《蝙蝠侠:开战时刻》的剧本与导演Nolan的叙事手法。

《蝙蝠侠:开战时刻》不是纯娱乐片,当然Nolan执导的电影也从来都不是纯娱乐片(注1),就算不论娱乐程度,本片也跳脱大部分美式英雄电影的窠臼,大胆的将蝙蝠侠原作漫画里冷酷黑暗的调性(注2)呈现于电影上,甚至当年蝙蝠侠首次以黑暗调性于大萤幕呈现的电影《蝙蝠侠》之导演提姆波顿,在看完《蝙蝠侠:开战时刻》后,也说:「看了诺兰的蝙蝠侠后,我觉得自己当年拍的蝙蝠侠实在太欢乐愉悦了。」

要注意的是,当年提姆波顿所拍摄的《蝙蝠侠》第一集和第二集,也是以黑暗调性为主,且在当时得到亮眼的成绩,但诺兰的蝙蝠侠何以更胜提姆波顿的蝙蝠侠,更加黑暗呢?

两片最大的差异,在于正义与社会的描写。

《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格局很大,在叙述蝙蝠侠真实身分布鲁斯‧韦恩的背景故事时,也同时交代了高潭市其经济萧条与因而犯罪滋生的情况,并在布鲁斯‧韦恩长大后,高潭市的经济更为之差且黑白两道的界线已模糊不清,变成只要有钱就能胡作非为的城市,而片中的大反派虽然是忍者大师,但蝙蝠侠要拯救的却是整个高潭市,且从改善高潭市的犯罪情形与体制做起。

Nolan用他擅长的交错时空叙述故事,让电影一开始就破题而入,从布鲁斯‧韦恩离开家乡、流浪各地寻找自我开始,其中藉他的回想穿插回忆并交代布鲁斯‧韦恩的背景故事,从布鲁斯‧韦恩的背景故事能看到他小时候因意外而惧怕蝙蝠,甚至当他于剧院观赏表演时,因害怕演员模拟蝙蝠的演出,让他请求父亲带他离开戏院,也因此提早离开戏院的一家人遭遇抢匪,而布鲁斯‧韦恩从此失去父母。

布鲁斯‧韦恩一直想报仇雪恨,因此当法院于十几年后因故判决凶手假释时,布鲁斯‧韦恩曾有想要亲自处决凶手的行动,但却被更大的黑暗势力抢先一步。当布鲁斯‧韦恩复仇失败,乘坐青梅竹马瑞秋的车时,布鲁斯‧韦恩被瑞秋打醒了,原本一心充满仇恨的布鲁斯‧韦恩,经瑞秋的怒骂后,了解到邪恶必须要由公理来判决,而公理需要更为强大的正义来维护,而在布鲁斯‧韦恩亲自面对高潭市最大的黑暗势力后,从小到大充满仇恨、想藉歼灭行正义的思想全都改观了,他发现正义并非心中所想的那样,于是他迷惘并迷失了自己,因而踏上流浪之旅。

在这部份的处理,编剧交代出布鲁斯‧韦恩对邪恶的痛恨与想维护正义的心情,更将社会的黑暗面,写实的呈现出来,当黑暗势力牵绊著执法单位与司法体制时,正义是什么?邪恶又是什么?杀得了嫌犯却救不了整个城市,那正义该如何奉行与维护?

这边,不得不提布鲁斯‧韦恩的父亲一直于机会之中教育著他,例如「我们为什么跌倒?是为了要让我们学会爬起来。」,也从他们一家人乘坐捷运前往剧院时,得知布鲁斯‧韦恩的父亲是位很有钱的大慈善家,为了拯救萧条的高潭市,他兴建高潭市最大的捷运系统,并为了改善高潭市尽心尽力,并将这些善良正义的观念传给布鲁斯‧韦恩,甚至他们坐捷运这举止,也是非常亲民的举动,毕竟一个该城市最富有最有影响力的人,却做大众交通工具来代步,那是多么贵而不骄的行为,布鲁斯‧韦恩的父亲除以身作则外,也不断的对布鲁斯‧韦恩机会教育。

而另外一位重要角色,就是布鲁斯家的总管阿福,他是我在片中很喜欢的角色,自从布鲁斯‧韦恩的双亲过世后,阿福就负起照顾布鲁斯‧韦恩的责任,而他也是布鲁斯‧韦恩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他正确观念的重要角色。

当布鲁斯‧韦恩于忍者大师那完成训练时,我们看到他战胜了心中的恐惧,也确立了他对正义的价值观,甚至因此与影武者联盟的观念对立,而在毁掉暗影者联盟总部后,他回到故乡,将他所学所见化诸行动,成为了蝙蝠侠,并奉行他所认为的正义。

编剧在此的描写与背景交代非常精采,除剧情发展顺畅且无太大逻辑问题外,也将蝙蝠侠黑暗但正义的背景交代的一清二楚;而Nolan说故事的的手法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两段不同时空的背景故事穿插呈现,也将片中最大反派建构出来,而壮阔美丽的画面,更是精采不已。

当剧情描写到蝙蝠侠如何行侠仗义时,更是将正义的现实面描写得淋漓尽致。通常,我们所看到的英雄片,片中所有的问题与阻碍全都来自反派,而当反派被解决时,就是皆大欢喜、独留主角承受英雄负担的结局,但诺兰在《蝙蝠侠:开战时刻》里,深刻描绘出与现实相差无异的实际问题,当司法与执法无法有效奉行正义与公理时,就算除掉罪犯也无法改善实际问题

因此,蝙蝠侠于司法找到青梅足马瑞秋,于执法找到正直的戈登,将破坏犯罪、正当执法与司法解决的正义模式建立起来,而这刚好大大反讽了现实世界的当今社会。Nolan顺畅又精采的叙述手法,还从中反讽与描述一个当今社会应有的正义方式,其导演功力由此可见。

而本片一大令人惊喜之处在于忍者大师的真实身分,虽然这部份于剧情上的惊喜感并无太大,但于手法上却非常高明,如前述所言,当观众得知忍者大师的真实身分时,整部电影的整体架构以全然呈现,原来高潭市一直以来的问题都与影武者联盟有关,这时让人对剧情的安排与叙述再度感到惊喜不已。

提到影武者联盟,就得提及他们对正义的价值观,其实他们并非全然的邪恶组织,也是在奉行其正义价值观,只是他们付诸正义的方式是全然销毁、重新建立,为了建立新社会,哪怕错杀一百也在所不惜,但这样的方式好吗?对吗?因此布鲁斯‧韦恩否决了他们对正义的想法,而忍者大师也自然而然成了片中最大的反派。

其实全然销毁、重新建立这种方式,上帝也曾用大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方式做过,对现代来说已不敷使用,并非这样的方式不好,而是人类已建构出一套对公理与正义的衡量方式与实行方法,全部销毁这样的方式,过于偏激且危及到无辜群众的性命,也间接否决掉人类发展至今的文明。

因此就这方面,蝙蝠侠的观念倒比较好,与其全然销毁再重建,将原有的司法与执法拉回正轨,正确且有效的运行其该有的运作,比较符合现代的做法与正义。其实全部毁灭再重建的方式很不错,但当有更好的办法时,何必要牺牲如此多的无辜民众呢?

因此,我们能看到蝙蝠侠总将坏人抓起,让警察逮捕,在由具正义信仰的检察官于司法来解决,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犯罪与邪恶,毕竟蝙蝠侠在有钱、在有能力与正义感,也终究只是一个人类而已,唯有良好健全且运作正常的体制,才是真正抵御犯罪的力量。

因此,《蝙蝠侠:开战时刻》里看到的不是英雄打击犯罪的过程,而是英雄试图改变整个体制的过程,这样的内容也难怪提姆波顿觉得自己的蝙蝠侠是如此「欢乐愉快」了。毕竟,体制的腐败与堕落是高潭市也是现实世界中,正遭遇到的最大敌人

这让我不禁有种蝙蝠侠是社运人士的错觉…= =

片中除描述体制的败坏导致犯罪纵衡外,也让我们在瑞秋、阿福、福克斯(摩根费里曼饰演的那位科技部门负责人)、戈登与汤玛斯‧韦恩(布鲁斯‧韦恩他爸)身上,看到人类善良正直的一面,若给他们各自冠上头衔的话,应如下:

蝙蝠侠,社会运动工作者。
瑞秋,正直惩恶的检察官。
阿福,教育家兼管家。
福克斯,科技造福人类的企业家。
戈登,奉行公理与正义的警探。
汤玛斯‧韦恩,大慈善家。

哈哈。这就是我所认为同是黑暗调性的《蝙蝠侠:开战时刻》与《蝙蝠侠》之间,最大的差异处:正义与社会的描写。

《蝙蝠侠:开战时刻》是部非常精采且具内容深度的电影,但若单纯想要无脑的纯娱乐,就稍微不太行,且Nolan的电影一直有个特色,将虚幻故事架构于真实世界之中,因此Nolan的蝙蝠侠不像一般英雄电影中的英雄,其能力超强、极具能力且只要打败反派就好,而是很实际的将蝙蝠侠的科技装备现实化,也将蝙蝠侠所欲处理的问题极写实的呈现,而这样的呈现方式,若观影者抱持看一般英雄电影的心态来观赏的话,势必是会失望的。

Nolan是我最喜欢的导演,蝙蝠侠是我最喜欢的英雄,这样的组合,令我感到非常幸福。

注1:对我而言,所谓的纯娱乐片泛指一般俗称的「爆米花片」,是看电影时不需思考,纯粹享受画面与剧情带来的快感与冲击效果,最好的例子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干!这啥烂举例…= =

注2:有关蝙蝠侠的原作角色设定,请参考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D%99%E8%9D%A0%E4%BE%A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