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藍鵲到垃圾桶翻麵包喫…巧遇志工嘆: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圖/網友陳信助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先前也有臺灣藍鵲在垃圾桶翻麵包喫,非本文藍鵲。(示意圖/網友陳信助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南投縣的惠蓀實驗林場在粉專放上一張照片,幾個便當盒堆疊在垃圾桶上方,還有幾個跟免洗杯一起散落在地上,引來3隻保育類的臺灣藍鵲徘徊,其中還有1隻在喫便當盒的殘食,讓園方相當擔心,發文提醒遊客「丟完垃圾要確認蓋子有蓋上」。

惠蓀林場提醒,這些留有食物殘渣的便當盒外露,難免會吸引到野生動物覓食,像是臺灣獼猴、臺灣藍鵲或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等。貼文指,亂丟的行為「會造成臺灣藍鵲開始習慣在人類活動處覓食,逐漸的不再對人類有警覺,或者在覓食的過程中對人類有攻擊的行為,當然也可能讓牠們誤食到一些細小垃圾!」

正確作法為何?惠蓀林場表示,當丟完垃圾或回收時記得確認蓋子有蓋上,透過附蓋的垃圾桶可減少這類的情形發生,如果旅客發現垃圾滿出來的時候,不要再往桶內投擲垃圾,造成蓋子不能蓋上,失去原本的重要功能。

南投溪頭自然教育園區人員分析,野生動物誤食人類食物可能有兩個影響,首先是動物本來就要有覓食能力,被餵食習慣會喪失警戒心,為了覓食而改變原本行為,反而去接近遊客;再來是,這些食物本來就是加工食品,裡面含有高油、高鹽,本來就不是動物該喫的,對健康狀況也會有所影響

據維基百科資料,臺灣藍鵲又稱臺灣暗藍鵲、紅嘴山鵲、長尾山娘或長尾陣仔,為臺灣特有種鳥類,主要分佈1500公尺以下的森林裡,除繁殖季外多成羣行動,性情兇悍,特徵是兩根長尾羽,繁殖季在3月至7月,每年生兩窩,每窩大約有3至8顆蛋。國際鳥盟將臺灣藍鵲列為無須採取保育行動的鳥種,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則將臺灣藍鵲列為保育類動物。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金門的綠蠵龜身上,誤食人類隨手亂丟的垃圾,差點丟掉性命。據瞭解,海龜在料羅港內及塔山電廠海域中載浮載沉,被送到水產試驗所收容,沒想到連續7天排出大量塑膠袋,因為無法消化,導致養分吸收不足,活動力下降。

▲金門綠蠵龜連拉7天「大量塑膠袋」營養不良。(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綠蠵龜連續7天排出大量塑膠袋。(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