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餐盒「再」微波 熔膠膜塑毒也下肚   資料來源: TVBS

上班族忙工作,錯過用餐時間,買來的便當只能微波加熱,有時候打開微波過的便當,卻發現餐盒表層,像是被烤出一層油漬,小心把塑毒喫下肚,專家說一般便當店提供的紙類餐盒,耐熱度都在100度以內,一旦高溫,很容易破壞餐盒裡的塑膠淋膜,熔出有毒物質,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費者喫下肚,長期下來,對肝腎都會造成負擔。

錯過用餐時間,冷掉的便當,吞不下肚,微波加熱,打開有熱度的便當,餐盒上,竟然出現一點一點油漬,透著光,像是被高溫熔掉一層膜。

 上班族溫小姐:「便當盒上面會浮油,就是除了便當的油之外,還會有一層透明的,感覺就是怪怪的。」

 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林傑樑:「微波加熱的時候,含油脂的東西,有時候溫度常常會超過100度以上,甚至達到110度以上,這樣的話會讓塑膠膜產生變性,再生有毒物質出來。」

 「加料」便當長期食用,對肝腎會造成負擔,專家解釋,一般便當店看得到的紙類餐盒,為了防油防水,內層會塗上PE淋膜,但耐熱度只在100度以內,一旦高溫就會破壞結構。

至於超商便當,耐熱度最高到130度,材質相對穩定,鮮奶盒的耐熱度也有120度,從環保署回收紙類餐盒數量推估,臺灣人年平均用掉9500萬個紙類餐盒,其中有不少是在微波過程中使用掉。

專家建議,微波食物最好還是換裝容器,像是瓷器或是玻璃保鮮盒,真的沒辦法,微波時,「加溫不加熱」,避免高溫熔出毒素,在不知不覺中喫下肚。

 【版主】==> 塑膠淋膜:廣泛用於食品或飲料用紙製容器的表面,因為紙製的材質不耐水、不耐油,很容易就濕掉或露出,所以會在紙器表面淋上一層塑膠膜已加強容器耐用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