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电影《珍爱人生》(Precious)的导演还是女主角说过:现在时代真的不同了,大家居然开始对黑人主演的电影产生兴趣了。如果《珍爱人生》演述黑人女性多重的成长创伤,那么《月光下的蓝色男孩》则无疑是黑人男性的「青春残酷物语」,片中充斥的元素乍见是颇为洒狗血的:(言语)家暴、吸毒、校园霸凌、同性恋……然而导演只是平铺直叙地呈现这些源于真实经验的少年往事,在男主角生命最危脆的时刻,似乎整个体制都要与他为敌──命运忽然歪扭,爱情被粗暴地摁熄,他因挺身反抗而遭致关押,进入了少年感化院,像一个苍凉的手势。


电影以男主角三阶段的名字(绰号)Little、 Chiron和Black作为分野(其灵感已证实源自侯孝贤《最好的时光》),这三个都是他也都不是他,正如同片名《月光下的蓝色男孩》揭露的,每当外部情境变了,月之暗面也将折映出不同的特质,又仿佛时尚界的名言:蓝色,是新的黑色。无论如何,蓝色实在是非常适合表现忧伤的情绪,电影穿插摇晃的运镜所渲染出来的朦胧心向,亦十分迷人。我唯一受不了自己的是途中常会跳脱成「文本分析」模式:什么时候打了蓝光,谁换上蓝衣、画面何时带到蓝色家具,海浪声具有什么作用……诸如此类,大大减却观影时纯粹的乐趣。

 

图片来源:http://ppt.cc/I1t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