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朮中的「術」,讀音作「竹」。老百姓許多人會讀錯,但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

白朮,又名於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根莖,為中醫臨牀常用的健脾葯。中醫認為,白朮性味甘、溫,入脾、胃經,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益氣安胎之功。

關於白朮,中國民間也有一些傳說故事,這裡說3個:

第一個——傳說有一次漢武帝劉徹外出巡視,遇見一位老漢在道邊田地做農活,老漢頭上放出只有高深道行人才有的白色光環,高達數尺。漢武帝好奇地詢問老漢,老漢回答說:我85歲時,就已經發白齒落,後來有一個道者教我絕谷(不喫食物)的方法,只喫白朮、飲水。沒有多少日子我就返老還童,長出烏黑的頭髮,生出了新的牙齒,能日行三百里路。如今我已經一百八十歲。漢武帝感謝老漢傳授了長生祕方,賜給玉錦等東西。

第二個——據《神仙傳》說:陳子皇得到餌術的祕方,服之長壽,去霍山修鍊。其妻姜氏得疲病,想起丈夫採術之法,服後百病自愈,登山取術,走崖登壁,不息不汲,顏色氣力,如20歲時。

第三個——相傳南陽文氏,其先祖乃漢中人,戰亂時逃到華山中避難。飢困難忍,有二人教他食白朮。喫後遂不飢,數十年乃還鄉,顏色更少,氣力轉勝,村人不敢相認。故白朮又名山精。

現代中醫經方家認為,白朮是治療「眩」 的一味重要藥物。真武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桂枝芍藥知母湯、澤瀉湯、《近效》術附湯等主治中都有眩,都含有白朮。因此,可以認為眩是白朮主治的一個重要方向。

白朮也是治療腰痛的良藥,是天然的白蛋白,可用於低蛋白血癥。顧丕榮治療肝硬化腹水用白朮80g。

生白朮治療氣虛便祕。

白朮還能加強肌張力,有利於中氣下陷性疾病如胃下垂的康復。


讀錯的機率極高。因這本是二個字,是「朮」。寫作朮,不認識,寫作術又讀錯。但影響應該不大。

這個字主要用在中藥中,如白朮,蒼朮,茅朮。也在古代少數民族人名用到,如著名的金兀朮,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