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讀”新聞

  【封面新聞】

  美國氣象頻道創新播報方式

  AR技術展現冰層變化

  近日,美國氣象頻道利用增強現實技術(AR)介紹冰上安全知識以及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冰層

  早在2018年9月,美國氣象頻道副總裁麥克·波特就曾向《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改變天氣預報節目的播報方式。美國氣象頻道已經藉助AR等技術模擬了颶風天氣,也在加強虛擬和混合現實技術利用方面制定了相關計劃。到2020年,美國氣象頻道計劃在近80%的節目中採用這些視覺輔助技術

  全球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區降水量將發生變化

  近日,智利大學、國際熱帶農業中心和英國利茲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研究稱,到2040年,即使達到《巴黎協定》的減排目標,全球很多小麥、大豆、水稻和玉米的主產區降水量也將發生變化,其中歐洲、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部分地區將變得更加乾燥,而熱帶地區及其北部將變得更加溼潤

  開局一張圖,資源分佈狀況要變?

  當前,小麥、大豆、水稻和玉米等四種作物佔全球熱量攝入量的40%左右。研究顯示,全球14%種植這四種作物的農地將變得更加乾旱,而31%種植這些作物的土地將變得更加溼潤。具體而言,未來將變得更加乾旱的區域包括澳大利亞西南部、南部非洲、南美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區,墨西哥中部的小麥耕地也將變得更加乾旱;未來將變得更加溼潤的地區包括加拿大、俄羅斯、印度和美國東部。

  在各種排放情景下,中國和印度種植上述四種主要糧食作物的區域,都將變得更加溼潤;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亞洲其他大型水稻生產國,歐洲北部、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小麥種植區,其降水量也將增加

  湖北雨後梯田

  降水量的增加可能意味着產量增加。不過,考慮到海平面升高、氣溫升高和洪水潛在風險增加等因素,這些地區的農作物產量也未必能增加。

  日本氣象廳研發強風預測系統

  可用於自動駕駛輔助技術

  近日,日本氣象廳研究所開始開發人工智能系統,擬用於預測可能影響陸地和航空運輸安全的強風天氣。該研究所旨在用4年時間開發該系統。系統的應用場景包括,協助自動駕駛汽車或飛行器避免強風、龍捲風等造成的危害。

  一般而言,多數強風天氣系統發展很快,其隨意性和突發性導致人們很難預測它們的潛在影響和發生位置。繼2005年強風導致鐵路脫軌事件發生後,東日本旅客鐵道株式會社也在運行自己的系統,探測可能發生的陣風等,不過該系統的應用還比較有限。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可利用天氣雷達提供的氣流數據,以此判斷強風天氣是否會發生,準確率可達90%。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還需要收集更多今年夏季強風如何產生的相關數據。

  德國政府成立“氣候內閣”

  德國聯邦政府3月20日宣佈成立氣候保護內閣委員會,由總理默克爾直接領導,旨在推動相關立法,實現氣候保護目標。

  德國“氣候內閣”成員包括6位部長,也會視情況納入政府內閣其他成員。其中,由舒爾茨領導的德國環境部將在今年底起草法案,計劃到2020年和2030年時,碳排放總量較1990年分別減少40%和55%,最終實現零排放的長期目標。

  舒爾茨呼籲德國的部長們履行《巴黎協定》,與其他聯合國和歐盟成員國共同努力。而無法達成各自目標的部門,將受到預算減少的懲罰。

  據彭博社報道,如果德國無法實現減排目標,2020年至2022年,德國政府預計將每年從預算中撥出1億歐元,從歐盟其他成員國手中購買碳排放額度。

  要實現上述減排目標,德國將面臨不小的挑戰,其中,交通部面臨困難尤其大。

  德國奔馳汽車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主席伯恩哈德·馬特斯表示:“在未來三年內,我們將在電動汽車領域投資400億歐元,在數字化、互聯網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180億歐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