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艾儿莎曾帮新加坡老板在新加坡,协助招募一些人,需要尽快进入公司那几个重要又关键的职位。

记得当时,我花了很大心力,想要讨好老板并且揽下功劳,所以很努力想找出厉害人才,结果,试了三、四个月,都没有任何让老板满意的人出现。

后来,老板开出比市场价高50%的薪水,但是把职缺需求人数减少,直接从市场挑最好的人。他说:「我们绝对不能让那最好的人,在几间公司中做比较,而我们只能当他手中的其中一间。」最后,他找到了一个极为优秀的人,帮他赚了超级多业务、公司也更稳固。

我学到了一件事,原来这种关键职位,由市场上一流的人和三流的人担任会有很大的差异,我相信给超出预期的待遇,就能让一流的人安心做很长的时间。并且其中会带来更多隐形效益,例如我当时看著那个优秀的人,他所带的团队向心力非常足够,团队中的资浅人员,不再有这么大幅度的流动率、更超乎预料的,有那个优秀的人的学弟妹自己跑来我们公司说要当免费的实习生,只为了跟他学习,后来我离开那间公司了,听说,当中那个实习半年的实习生,自动晋级为全职人员,少了一笔对外招募需要花的心力和钱了,这中间著实减少了很多老板的隐形成本。

 

然而这类关键职位的数量在市场上其实是少的,因此逻辑上,大部分的人是无法拿到这样高于预期的薪水的。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这辈子,没有其他选择,不靠投资理财致富、不靠房产资产致富、不靠创业致富,那唯一一个能靠的,只剩下薪水时,

你反而必须要努力地提醒自己:「不可以太在乎第一份(甚至是前几份)工作的薪水。」

 

为什么我会想特别这样讲,因为我每天实在收到太多年轻人传讯息问我,那两种工作、或那三个工作机会,他该怎么选,其中很大的影响选择点,竟然是“薪资”!

可事实上,如果你理解了我刚刚分享的故事就知道,世界上没有人能靠第一份/前几份工作的薪水致富的,如果想通这道理,就该清楚的理解第一份工作的意义是能够学习更多,养成良好职业习惯,了解产业大局,并透过第一份工作,尽可能的快速成长。简而言之,前几份工作,任务都是要累积自己的价值,让你最后有机会得到一流人才的标签。那些在几千块、几个福利当中钻牛角尖的人,这辈子,都会很辛苦,因为他搞不清楚自己的志向与性格,更不懂那样的他底下,必须要执著的点在哪。

单就那几个工作的薪水是否多或少几千块、甚至一两万块,根本毫无意义,而且这时期的我们,总是赚多少钱花多少钱。

就算一个极度优秀的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一个月5万就算不错,一年60万,但是扣掉劳健保,大概1/10就没了。租房子吃饭,大概1/5就没了,交友交际,1/5也没了,补贴家用1/5也没了,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奢侈品或是好看的衣服,大概也所剩无几了。况且大部分人多了20%的薪水,也不会全部存下来,而是原本一年出国一次改为出国两次,可能从开架式的保养品换成专柜的保养品,租更贵的房子。

就算非常自律,能存下多赚的钱,每年也就多存个10多万台币,相对于台北的房价,如果幻想著想靠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买房子,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而第一份工作,相同产业不同公司,大概就顶多差异20%,所以我们应该想著,如何靠第一份工作,帮助我们在5年后或是10年后,赚取比同年纪的人或是同班同学(市场竞争者)多3~5倍的薪水,如此我们才可能追的上房地产的涨幅。

 

小时候,看很多书都跟我说,眼光放远、眼光放远、切勿急功近利,我都觉得我懂,但却无法真正做到,因为每个月的月光族生活过习惯,身边的人似乎生活都过得越来越好,我就会急,更怕没有在年轻的时候赶快成功,但到我去了新加坡,认识了那些35、38岁就有豪宅跑车的菁英朋友时,才看懂,他们也是在毕业后的多年,薪资幅度都比同年的人低、或甚至差不多,但是到最后几个关键的升迁与工作机会,才直接改变了生命转机,而那些改变,并不是随机,都是他们在前期愿意累积的价值所获得的。那几年与同年纪或市场上大多数的年轻人差不多的薪资,却辛苦很多,他们无所谓,但不轻易被比较高薪和比较轻松却无深度学习的工作引诱,是他们的坚持,也就是价值的积累。

 

就像是艾儿莎那些医生朋友,他们有的人是重考念医科,甚至重考2年念医科的人都有,如果重考2年加上7年的医学院,和当兵一年,大概就是10年的时间,相对于大学念4年的人,他们晚了6年才工作,他们损失的不是每个月20%的薪水,而是前6年损失全部的薪水,但我这些朋友看的不是前6年的损失,而看重的是后面3040年,远远甩开同龄人的差距。

 

所以艾儿莎衷心的建议大学新鲜人,在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或你已经在职场中,需要再次选择新公司的时候,依然是以成长为目标,而不是看是否多20%的薪水,如果愿意学习,积极态度,运气好也足够努力,就有机会成为那些在关键职位上,愿意被双倍薪水聘请的人,如果是要靠工作薪水致富的人,通常也是这类的人。

 

反过来说,如果第一份工作看起来薪水多一点,却什么都没学到,十年做下来,可能还是原地踏步。我曾经面试过这样的人,他们已经在职场打滚不久了,但水准比起刚毕业的学生高不了多少,却多了些职场上养成的坏习惯。因此有些公司宁愿培养新鲜人,也不愿意录用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年人,也是这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我不是要每个人都去挤google,脸书这样的大公司,而是自己和自己比,和与自己同条件的人比,只要做到每几年就往上一阶,也是可以突破自己原本的阶级,赚取自己从未想过的薪水。人生工作的时间很长,实在不该为了毕业前几年的薪水,而放弃人生大半辈子的发展,虽然我知道这样说,刚毕业的时候很难熬,但我经历过那段时间,现在的我,非常希望告诉当时的自己「相信自己,这段期间不会太久,只要知道自己每天都是在进步,那就对了。」

那如果每个人都去收入低一点却非常好的公司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我发现无论我在新加坡还是上海北京,在乎每个月多1万的人比注重自己成长的人多太多了,而这就能给有志气的也选对努力方向(往高价值的未来奋斗)的人留下绝佳机会了不是吗。

 


艾儿莎的新书「穷忙世代的翻身准则」电子书上市啰

请大家多多支持,在海外的朋友也可以避免运费寄送的问题了!

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