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粄,是清明粄中的一種,是客家人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美味的傳統小吃,每逢清明節前後,農村客家人都會做艾粄。客家地區流傳着一句民俗:“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色澤墨綠,清香宜人,散發着濃濃艾葉香,具有祛溼、暖胃等功效,是客家人的特色小吃,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也是客家獨特的清明文化。艾粄,有艾葉的清香,香甜可口,是客家人清明最愛吃的時令美食。清明吃一口艾粄,客家人的味道,你吃過嗎?

清明吃一口艾粄,客家人的味道,你吃過嗎?

每年清明節前後,也就是艾草長得最鮮嫩茂密的時期,客家人喜歡到山野間摘一些艾草,將它們製成美食。艾粄一般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客家人一般將艾粄壓成扁圓狀,甜味爲主。客家人喜歡吃鮮嫩的艾草,清明時節天氣陰溼,用艾草製作的艾粄便可祛溼溫補。清明踏青的季節來了,山野上遍地綠油油的,經過一番春雨洗禮後,更是添了一點嫩。特別是清明前後,似乎嫩嫩的帶點清新氣味的草兒都能讓人有種捧在手心,放入口中的衝動。

每年清明節前後,也就是艾草長得最鮮嫩茂密的時期,客家人喜歡到山野間摘一些艾草,將它們製成美食

這種從小吃到大的美味,是許多客家人,每到春天艾草生髮的季節,都會不由自主想起來的美食。帶着一絲艾草的清香與甜糯,那纔是小時候的味道。艾粄是清明節前必備的傳統小吃,每年清明節踏青都會摘一些新鮮的艾草,洗乾淨切好後,加上白糖和糯米粉一起揉成小團,再裹上花生芝麻等,或蒸或炸,味道都十分清香可口,綠油油的清香的艾草中還夾雜芝麻花生的噴香,確實讓人愛不釋手。

蒸熟後的艾粄色澤翠綠喜人,又帶有艾葉的清香

蒸熟後的艾粄色澤翠綠喜人,又帶有艾葉的清香。新鮮出鍋的艾粄,打開鍋蓋時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艾葉清香,一口咬下去,不僅讓人感覺非常有勁道,而且因爲有艾草的緣故,吃到嘴裏會有一種淡淡的清香。咬一口,有艾草的香氣,又不至於苦澀,還帶有淡淡的甜味,裏面的餡料則香甜可口。

艾粄咬一口,有艾草的香氣,又不至於苦澀,還帶有淡淡的甜味,裏面的餡料則香甜可口

艾粄的味道簡直就是美味佳餚,美味又充飢。那味道清香中帶點苦味,苦中又含甘甜,令人回味無窮。記憶中,媽媽做的艾粄始終是最美味地道的,清明吃艾粄能祛溼、健脾胃,老人小孩適當吃艾粄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的。艾粄,有艾葉的清香,香甜可口,是客家人清明最愛吃的時令美食!小夥伴們,你喜歡吃艾粄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