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迪生留声机普遍地被应用于记录古典音乐,但几乎没有任何艺术家直接使用留声机进行创作。1935年德国赛璐璐磁带的可操作性较之爱迪生留声机时代更有长足进步,无论从观念或技术角度来看,似乎声音实验的大门已开,但录音的创作风潮仍不存在。1939年爆发的二战推进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彻底扫除了录音品质与剪辑能力的限制。到了1948年的夏天,解放未久的法国广播公司,开始专注于新录音美学的发展,任职于法国广播公司「实验俱乐部」的年轻工程师Pierre Schaeffer(终于出场了!撒花~~~~~)在这个转折点上扮演了关键角色。

具象音乐的诞生

事实上,Pierre Schaeffer幻想著一种他自称为「具象」的音乐(Musique Concrete);也就是将来源各异的录音,以创造性的后制技术,制作出传统乐器所不可能表现的音乐。这种录音不强调发声音源物,却强调声音的抽象造型性,其方法与造形艺术的几何构成、拼贴手法贴合,却远离了当时Arnold Schoenberg的12音列理论。相对于古典音乐乐器只能够在固定的音色中进行音量、音高和有限的速度变化,磁带录音科技可以将声音切碎重组,将之加快、变慢、重叠、反复,从而任何的声音,只要录制到录音带上,就变成了一种可加工的材质。

Pierre Schaeffer的早期习作包括《铁道练习曲》(Etude aux chemins de fer)、《漆黑练习曲》(Etude Noir)、《紫色练习曲》(Etude Violette),这些作品的音源取自于铁路噪音与乐器录音,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loop技巧。这些短小的作品完全脱离了广播剧写实主义的再现叙事,呈现出一种前所未闻的奇异声音氛围。

1948年底,具象音乐首次于国立师范学院高等音乐学院公开发表,吸引了一批重要文化人兴会,法广台长十分钦佩Schaeffer的实验,指派其领导新成立的「具象音乐研究小组」(G.R.M.C)配置以专属空间与器材,并吸引了一大批法国作曲家前来制作作品。其中有Olivier Messiaen、Arthur Honegger,还有当时还是学生的Pierre Boulez、Stockhausen等等,几乎囊括了现代音乐数代重要人物。1952-1956年,Schaeffer任命Pierre Henry担任创作指导,Philippe Arthuys负责行政,但因Pierre Henry在任期间制作了大量跨足电影与剧场的作品,Schaeffer认为其背离了研究的初衷,遂于1958年将二人驱逐,并改名为「GRM」(Groupe de Recherches Musicals

1960年起Schaeffer逐渐以「Electroaccoustique」之名重新定义具象音乐,过去以拼贴为主,叠音回声为辅的简单手法被大幅革新,滤波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拉近了法具象音乐与德西广播电台「纯」电子音乐的距离。但此时Pierre Boulez的「后序列」音乐成为法国音乐学院现代乐体系的唯一代表风格,具象音乐基本被高等教育排除,只在电子音乐中心保留了一小块领地。诚然Schaeffer对音乐学院少有影响力,但在学院之外,Schaeffer作为音乐采样方法的祖师爷,其影响遍及20世纪后半叶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及电子音乐。

具象乐器

在具象音乐的创始时期,真正可以成为法广独具的专业器材,仅是一间以玻璃相隔的控制室和演奏室,与一间可以产生自然回音的录音室。当时法广配置最先进的「试验俱乐部」(Club d『essai)也不过是4-6台软碟录音机,一台单声道多轨混音机、三只麦克风和一台三角钢琴。软碟录音机可以控制转速,用来改变音高。在赛璐璐磁带录音尚未普及之时,今天所谓的剪接技术并不存在。此后俱乐部又得到三台滤波器,终于能够创造「滤波旋律」的效果。直到1958年以前,作为当时科技先驱的法广还是单声道机器的天下。

为解决传统电子器材缺乏音乐演奏能力的问题,Schaeffer开发出了「循唱片」(Sillon Ferme),可以自动反复播放同一段录音。此技术用于1948年的《锅子研究曲》中,这是最早的人声取样音乐,堪称电子反复音乐之祖。在1951年工程师普兰的帮助下,Schaeffer的「创声机」(Phonogene)终于成功发明,这是一种专门为具象音乐设计的机器,可以消除突兀的起奏声(attack),还能调整频谱。Phonogene共有三种版本:「音色创声机」,可控制音阶变化;「推杆创声机」,以推杆自由调节磁带转速;「通用创声机」,能够将循环取样的不同音高以同样的时间长度播出。「转音机」(Morphone)则是使用音磁头来创造出延音(delay)和余响(reverberation)效果。

50年代后磁带录音取代了不便的唱盘录音技术,赛璐璐磁带只需用剪刀和胶带即可进行剪接,这使具象音乐的制作流程大为简化。此后50年间,具象音乐所确立的基本创作方法学并没有被改变。

Pierre Henry

由于Schaeffer在作曲和演奏上并非行家,在制作了一批短小作品之后,他决定寻找合适的助手。这时年轻作曲家兼打击乐手Pierre Henry来到了试验俱乐部,两人一拍即合,Henry加入了「一个人的交响曲」(Synphonie pour un homme seul,1951)的录音工作。

Schaeffer对他们的合作成果一度十分满意,这得力于Schaeffer专业的录音工程背景与具象音乐创作架构,加上Henry永不休止的音色发明。他善于以各种方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声音,特别是各式各样人声的应用。在合作中,Schaeffer将「一个人的交响曲」称作「以人的孤独和人体噪音为主题,伴以少数朗诵文字之声响剧」。在技术上,其内容取材自各种人声噪音,再将这些声音施以各式各样的变形;在曲式上,Schaeffer是小心翼翼的使用了古典音乐的结构来进行实验,结构为呈示部、变奏、华彩乐段等。

对于Schaeffer而言,具象音乐的聆听必须削减其他感官的刺激,特别是视觉性。而Henry拒绝这种纯粹聆听的单一感官摄取,他的个人作品不受限于严格的具象音乐发表模式,而多见于舞蹈、剧场、电影配乐之中。而在与Schaeffer交恶离开法广之后,他依然运用大量类比器材创作,将具象音乐之初的工作方法延续至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