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从2002年起,就从房地产商转向,专营产业地产领域。定位与产业新城服务商。华夏幸福与其他房地产商不同之处在于,不需要通过招拍挂方式拿地,土地储备是通过与政府合作开发的PPP方式,园区土地是排他性的,华夏幸福是随需取用,这样就不需要在土地储备上占用大量资金。

房地产开发拼的是现金流以及资金周转速度。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开发模式,优势获得了极大体现。公司营收从2013年的740亿,猛增到2017年的3758亿。

目前,各大房地产商也纷纷效仿华夏幸福,做产业地产开发,但产业地产与传统住宅地产开发有很大区别,华夏幸福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招商运营体系,却不是短期可以建立起来的,招商运营人才储备,也是一大困难。

所以,华夏幸福经过十五年沉淀,所累积的先发优势,在最近两年产业地产爆发增长的大背景下,有了迅猛发展。其他房地产商短期想要补足行业壁垒,并不容易。


产业新城。产业新城的PPP模式可以用一张图来描述:

在华夏幸福PPP模式下,地方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决策者,拥有规划、土地等的主导权,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质量实施监管,并专门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与华夏幸福进行相关事务的对接。华夏幸福作为投资开发主体,设立SPV公司,负责园区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做到无缝对接,成为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创造出「1+1>2」的效果。

2017年华夏幸福共实现销售额1522.1亿元,同比增长26.5%,保持了自2011年上市以来年度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营业收入596.4亿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87.8亿元,同比增长35.3%。

从主要营业收入来看,华夏幸福2017年产业新城业务收入达284.6亿元,占营收总额47.7%,较2016年提升15.6个百分点,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产业发展服务实现营收230.9亿元,较2016年增长110.4%。

下图是2017年华夏幸福主营业务收入及其毛利率(数据来源:企业年报,中国指数研究院综合整理)

为什么产业新城的占比这么大?我们看一下目前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布局:

在环京及京津冀区域的产业新城布局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华夏幸福在积极推进异地复制,加速全国化布局之路,目前在全国共布局50余座产业新城。从新城布局的地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均有覆盖,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华夏幸福在长三角布局了近20座产业新城,在中部城市群(郑州、武汉、长沙)亦布局十余座。


我不知道华夏人有多么幸福。

不过我们华夏人吃苦耐劳,敢拼敢干敢闯,勤俭持家,善于积蓄。造就了一些幸福的家庭。仅有这些不够,还须政策的引导。国力的昌盛,科技的振兴,文化的崛起,国防实力的雄厚,不然这个幸福难以实现。

国富民强,才能显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在税收养老,住房,看病教育方面倾斜于民。大河无水小河干,就是这个理。

在科学发展这块,一直是我们政府抓得紧你地方,不然就没有今天的繁荣。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享受和时代背景的写照。我不敢想像,一个没有文化或文化一蹶不振的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其中道理,大家也明白。

放眼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科技与国防实力雄厚与否,决定著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至少没人敢欺负我们国家了。小的摩擦难以避免。不用我们操心,安心于手下的工作,就等于支持了国家。遥想当年,帝国主义列强公然在我境内大上海,写出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何等狂妄。

今天,无论哪个国家,老美也不敢啊!就是在他的境内,他敢吗?前几年,西方战争危机,撤侨足以证明做一个华夏人的幸福。

不过希望大家也不要骄傲,莫说我们国家与大国有差距,就是没有差距,也不能骄傲。塌下身子,做好手下工作就是为国家建设增砖添瓦,让我们华夏人更幸福一些不更好吗?!


首先华夏幸福-孔雀城给予的居民是生活,八大配套体系,开始之初3000起步的价格,配套完善时五星级酒店,图书馆,运动场,业主公园,星级物业,名校分校只要是业主不限小孩读书条件,幸福医院,社区公交等等,绿化46%,居民都以高知人群为主。谁不愿意花钱能买到这么多配套的小区呢?

二产业新城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孔雀城建设配套园区,政府招商合作开发,园区市政绿化交通等等!


看到过无数研究华夏幸福这家公司的人的言论,恍然一看,说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儿,但是仔细一想,也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啊。仔细想想,谁在哪儿看到过这家公司把自己称为房地产公司的呢?他从不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事,被专家们谈得头头是道!为什么他宣称的都是项目地请他去开发呢?不是他去竞拍土地呢?为什么事他和当地合作开发呢?如果你没有搞明白这中间的事儿是怎么一回事儿,那你说的其他都不是这回事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