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考研論壇發了第一個帖子,內容是求問有沒有考金磚非全的小夥伴一起備考之類的。當時我才剛剛萌生了要考研的想法,連廈大的院系設置、哪個金融專業有招非全都搞不清楚。現在一年過去了,我已經考上了研,再回頭看也是非常感慨。當時的我非常迷茫,針對非全的招生信息實在是太少,備考經驗更是寥寥,不知該從何入手。將心比心,我知道你們現在一定也很希望有個過來人來說說經驗。也希望我的一些經驗可以對你們接下來的複習備考有所幫助。

(一)寫在前面:複習心態和時間分配

在具體談複習經驗之前,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自己覺得我這次考研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心態。這次考研我的目標很堅定,但又沒有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備考過程一直在堅實、沉穩的節奏中進行,情緒也沒有大起大落。我一直在淡化備考過程中的得失成敗,而是反覆告訴自己,我很久沒有認真做一件事了,我只需要認真把它完成、儘力把它做好就足夠了。所以,回顧這一路,我覺得自己的心態一直很穩,所以最終也如願取得好成績。情緒管理方面,我認為考研過程中有任何情緒,一定要自我面對和自省。不管是好的情緒還是壞的情緒,不要逃避它。也不要陷入消極的情緒不可自拔,而要正向地積極地去強化它改變它。比如,我今天做題正確率很糟糕,是的,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每個人都會出現錯誤率很高的時候,這反而給我機會讓我去調整學習方法,多做題目進行訓練,慢慢地正確率就會提高的。這就是一個積極的想法。或者我今天學習老是不專心,沒關係的,沒有人能一直高強度學習的,人的大腦總有疲憊期,今天就當給自己休息一下好了。這也是一個非常包容性的想法。考研是個長久戰,所以眼光一定要放長遠,怎麼樣綜合把握好這一整段時期才是更明智的。

在學習時間分配上,因為考非全的大多數是上班族,我也是,所以我白天是要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學習,到備考後期,因為我是朝九晚五,所以有時候早晨會六點多早起學習。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對於上班一族來說,上班已經很累了,下班回家的時光是多麼難得(哈哈哈)。我還要做飯吃飯遛狗洗澡打掃衛生等等,有時加加班,所以每天基本上能保證2-3個小時學習時間已經很不錯了。後來我就不再要求自己以學生把學習作為主業的方式來備考,而是想要更好地平衡生活、工作和學習,盡量保證每天兩小時的高效率學習就足夠了。正常來說,每天兩小時複習對於考研人來說的確是有點不夠的。但我後來越來越覺得,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能夠兩個小時的學習做到不受干擾、不玩手機、專心致志已經很不容易了,兩小時專心致志的學習比你耗在書桌前胡思亂想五小時更高效得多。另外,我想說,學習必須有連續性,盡量保證每天都抽一些時間出來複習,即使很短的時間也勝過三天打漁兩天晒網。所以我即使當天出門玩,回到家也會抽哪怕半小時的時間看看書,確保自己的學習記憶有連續性。對時間分配的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足夠了,我今天認真完成自己既定的學習計劃,保證了集中高效的學習時間,那麼剩下的時間就放下焦慮,休息一下,勞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接下來的複習做準備。還是那句話,考研是一個階段的事情,不是某一天或者某一刻的事情,要長遠規劃。

(二)廈大非全日制金磚的情況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廈大非全日制金融專碩的情況。廈大只有經濟學院的金融專業碩士招收非全日制,一般招生名額為50人,王亞南研究院的金融專業不招非全。考的科目和全日制一樣,四門:政治、英語二、396經濟類聯考、431金融。英語二、政治的單科線為50,396、431的單科線為75。非全和全日制統一划線,2018年分數線為335,2019年分數線為340,依照規律分數線是逐年上漲的。這個統一划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340分以上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過線了,但是還要按分數高低的名次排序,在複試比的名次內的考生才有資格進入複試,其他的只能等待有招不滿的專業選擇調劑。於是,去年的招生情況是這樣的,非全340以上過線的只有9人,遠遠小於招生名額50人(因為去年專業課難)。那怎麼辦呢,從全日制超過340但沒進入複試的考生中調劑唄。全日制他們也才招幾十個人,可是上340的有一百多號人了,所以全日制沒進入複試就被調劑到非全過來了。當然調劑之前是會問意願的。所以,非全要實打實地考上分數線,不要期望分數線會降,因為學校是會把過線的全日制調劑到非全的,而且以今年的經驗來看,完全錄得滿。所以你們是跟全日制一起競爭的,然後全日制內部是按名次競爭的。2019年廈大非全金磚最後的錄取結果是,9人為第一志願非全日制錄取,41人是其他專業調劑過來的全日制。

(三)各科複習經驗

接下來說說每個科目的複習經驗吧。我是有報了培訓班,報了聚英的在職金融面授班,他還有線上班可供選擇。但是我不是報全科的,我報了單科,數學、政治、金融專業課三門,單科報會相對貴一些,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吧。對於報培訓班,我認為對於自制力較差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或者比較懶惰像我這樣的人來說,也能節省不少的時間。報數學是我的初衷,主要是女生會比較害怕數學,而且我丟下數學有點久了,自己複習感覺壓力比較大。然後專業課方面主要是涉及的內容和參考書目較多,剛剛備考時會很迷茫,報班的話能夠幫你系統性複習、濃縮考點、比較有針對性。報政治主要就是為了讓老師來幫我抓重點,節省自己準備的時間,騰出時間來複習其他科目。最後我還是對培訓班評價比較好的,在我備考過程中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同時跟著老師的節奏複習,幫我節省了不少心力和時間。如果覺得自己自制力比較好,不報班的,建議網上搜搜一些視頻課程也是很有用的。

首先我想要強調的是,不需要買太多的複習材料!沒有用的!我考研初期是充滿熱血和雄心壯志,一次性買了很多課本和材料,一個科目就想把所有網上推薦的老師出的教輔都買了,結果到考研結束,很多書連包裝袋都沒拆……後來我慢慢調整自己,爭取每科跟定一個老師,選定一個系列的複習參考書,就跟著這個老師的複習節奏,從複習、鞏固到最後衝刺、押題,然後把自己做的這個複習參考書吃透。我覺得這樣完完全全就足夠了,好過你買了很多書,知識面鋪得非常大,可是重要的知識點卻囫圇吞棗地過。

【英語二】:最後我的成績是86分,英語我的基礎還可以,所以我用了最少的時間複習,基本上是規律地每天安排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做1-2篇閱讀理解保持語感和做題的手感,此外我是沒有多花時間。自己的強項科目只需要每天規律地安排一點時間學習我覺得就很足夠了。英語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辭彙量,我覺得我自己考英語的優勢就是辭彙量比較大,一篇文章的單詞幾乎都看得懂,理解下來也就沒什麼問題,所以英語複習最重要的就是刷自己的單詞量,然後每天規律地保持做閱讀理解的語感。英語基礎比較不好的,我的建議就是多背單詞多背單詞多背單詞!因為我背單詞非常快,所以我一般是用app利用零碎的時間背的。但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請一定不要(!)用app背單詞。把背單詞這件事,當做一個完整的學習項目來完成,坐在書桌前,好好地打開一本單詞書,好好地背,用筆抄下來。我初期背單詞就是這樣的,我有專門背單詞的筆記本,專門用來抄單詞,抄過的單詞印象比較深刻,自己用紅筆做筆記標註出不熟的單詞,反覆去複習。英二的複習材料可以用蔣軍虎,難度比較適中。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像我一樣用零碎的時間擴大單詞量,然後可以用英一的題來訓練自己的思維,張劍的黃皮書我覺得解題思路特別好,但是難度挺大的,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用來訓練但不要太把結果當回事,主要學習他的答題邏輯。英語寫作考前再背點模板就可以,時間要花在刀刃上。

【政治】:我最後考了77分,政治我就跟著肖秀榮,過知識點、刷1000題,然後肖八、肖四,能做得完已經很不容易了(我並沒有做完哈哈)。政治真的不需要買太多老師的材料,不要去猜測哪個老師押題準確率高,心無旁騖地跟著一個老師完全就足夠了!!我覺得政治的考點是相對集中的,最重要的就是濃縮重點,把重點搞透記熟、弄通到無論換什麼形式出題都能回答得出來的程度。其他非重點的部分但考試中又會碰到的,只需要通過刷題訓練就可以,做過一遍就有印象了,不需要專門去摳它。然後,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政治因為是一門幾乎所有專業都必考的科目,所以網上實在是有太詳盡的資料了,基本上都有老師、學長學姐幫你歸納好邏輯結構、知識重點、必背必考、時政熱點,特別是肖秀榮八套卷和四套卷出來以後,還會有一些心地善良的考生把自己對肖八、肖四歸納的重點都放在自己微博上,大家一定多上網搜一下資料,自己撿一些歸納得好的看看,自己就不用再歸納了,能夠提高你的複習效率,節省你的時間。

【數學】對於許多女生來說建議還是要花多一些精力去學習的,畢竟非常拉分。但是數學不好的同學也不要太害怕數學,因為考研數學和平時數學學習有一個區別就是,考研的數學解題方法、做題技巧都是非常程序化的,不是那種你完全摸不到方向的。題型幾乎都是練習題中有碰到過的,解題思路也是平時會訓練到的,所以在做數學題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注重歸納,不要因為它是一門理科就不去歸納解題邏輯和方法。我的數學筆記本就是,做題的時候遇到某個解題技巧我隨時都給它記下來,有時候甚至是完全文字性地在表述一道數學題該怎麼做。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只是記錄我錯了什麼題目,不是做這種類似於錯題集的東西。記解題方法和作歸納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會專門做一節「求極限時的注意點」的筆記,歸納一共哪些情況在求極限的時候要想到:比如出現根號要先有理化;非零因子只有乘除時可以代入;遇到分式要通分;有公因式要先提公因式;式子中出現X→1要特別敏感等等。就類似這樣的一些筆記,是我自己在做題中歸納出來的遇到的題型和對應的解題方法,等到考試遇到這一類題目的時候,先判斷它是考察哪個知識點,式子是什麼類型的,然後回想一下自己的這些歸納,一條條在腦海中過一遍,去套這道題是要引導你用哪個方法來做題,有哪些坑不能跳,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一定要記得。推薦一本複習參考書《經濟類聯考綜合能力核心筆記 60天攻克800題》,藍皮的書,我覺得講得挺清楚的,做題方法都有歸納到,難度也挺適合很久不學高數已經把基礎知識都忘光了的……當初的我和現在的你。

【邏輯】邏輯的話,抱著機械工業出版社的邏輯精點把知識點過一遍就夠了。邏輯就是要學習它的那個解題方法,其他的就是依靠語文語感,和從題海戰術中總結出來的解題經驗(以及積累經常會重複碰到的題目類型)。掌握了邏輯的做題方法,做題時就是會做就大家都會做、不會做就大家一起錯。這時候比的就是做題的速度了,做題的速度會給考試發揮帶來很大的影響,畢竟邏輯是396中的一門,如果你做題速度快可以為後面的數學贏得更多的時間。所以邏輯做題訓練,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思考的速度,大家後期刷題時一定要掐表。還有看到有同學說,396的邏輯題經常出199管理類聯考的真題,這個我是不知道真假。但是遇到似曾相識的題目的頻率還是很經常的,也許邏輯考來考去就是那些題型吧,所以綜上,「訓練思考的敏捷度、避免會做的題做錯」是複習邏輯的兩大要點。

【論證有效性和寫作】我都是考前兩星期才開始複習的。主要就是看看真題,去摳真題的標準答案,思考它是怎麼發現邏輯漏洞的,用什麼理由。論證有效性和寫作都像「八股文」,有模板和制式,所以要應付考試、節省時間的話,首先就是把文章結構歸納一下,再把經常分析到的一些邏輯謬誤類型歸納一下(比如偷換概念、自相矛盾、存在他因等),最後把常寫的一些套話記憶一下。寫作的話就是多準備一寫通用的論據,我有一個小tip,就是你可以完整地去了解幾個歷史人物、或者一些社會事件,注意從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比如完整看一個人物的自傳,了解他吃穿住行、生活工作學習等等,這樣不管遇到什麼題目,都可以有角度切入作為論據。還有,經濟類聯考的論證有效性和寫作都偏經濟類熱點,和管聯的題目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市面上很多教輔材料沒有把兩類聯考的題型分開,自己要有意識地多去關注商業或經濟事件,鍛煉經濟思維。

【431金融】首先要知道專業課考的題型,一般分為四塊: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金融熱點論述題。去年提高了計算題的比重、增加了計算題的難度,減少了簡答題的比重,一下子讓眾考生猝不及防,所以專業課成績慘淡。專業課我主要跟著聚英的老師在複習。因為專業課的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理清楚框架以後再學習,專業課主要分為兩大塊,一塊是金融、另一塊是公司理財。金融部分主要包含:利率、匯率(古典理論)、資產定價(債券、股票、衍生金融工具)、貨幣(貨幣需求理論、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國際金融等內容;公司理財部分主要包含:投資決策、籌資決策、資本結構、股利分配政策、財務計劃和財務報表分析等內容。名詞解釋、簡答題等,出題是很有規則的,重點是很明晰的,可以看看歷年真題,是重點的就一直都是重點,不是重點的也都沒有考到過,所以複習過程中把基礎打紮實,注重理解內涵而不是死記硬背,重點記得歸納。歷年真題考過的一定要弄透,因為金融不是考過的就不會再考,反而是考過了會一直考的一門科目。計算題,由於去年試卷突然變化,所以我沒有太多可以分享給大家的經驗,主要想告訴大家,去年的計算題偏公司理財,題量增多,可以參考一下CPA財管的例題,考試的難度一下子加大了。體會廈大經院的風格,是很注重金融專碩的數學計算能力的,所以大家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練習計算題、鍛煉自己的計算能力。論述題是圍繞這一年的金融熱點展開的,通常是讓你分析央行的貨幣政策、或者分析經濟金融形勢、或者對一個熱點經濟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這些熱點的歸納,大家可藉助萬能的tb,一般都會有很多那種替你歸納好一整年金融熱點出售材料的店鋪,花點小錢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大大節省自己的時間。但是我還是最後誠懇地跟大家說,從你要打算考金融碩士開始,還是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金融經濟的思維,多關注金融時政熱點,多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經濟現象、經濟金融政策。你會發現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這個能力、增加自己經濟金融方面的積累,在初試乃至複試都是你過關斬將非常珍貴的財富。最後說一下金融的參考書,我認為以張亦春的《金融學》為主(黃皮、基礎知識、一定要吃透);博迪的《金融學》為輔(近幾年常考課後原題,難度有往這個教材傾斜);國際金融部分可參考姜波克的《國際金融新編》;公司理財部分建議參考羅斯的《公司理財》。

我最後初試的總成績是378分,成績出來以後覺得幾個月的辛苦都很值得了。「萬事開頭難」,我依然記得我剛剛決定考研時的搖擺不定和無所適從。所以請你們硬著頭皮走下去!慢慢的這條路就會越走越通達。考研是學習方法、心態的綜合磨練,大家都很優秀,最後決定你能走多遠的只有你的心態和你的視野。盡吾之者不能至也,其孰能譏之乎?最後在此希望,所有依然在努力追夢的人,每一個夢想都開花結果!每一個人都收穫成長,也收穫成就。

(文章原創於聚英學員,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