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地方性小喫,一旦離開了發源地,就很難保持原汁原味,甚至味道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給人很差的印象。我第一次喫煲仔飯是在學校裏,啥感覺呢,還不如煎餅果子好喫吧,我真的是更願意喫煎餅果子,因為學校裏的煲仔飯真的很難下嚥啊!

我分析了幾個原因,這個是我們這邊的飲食習慣,我們這邊都是喜歡喫煎餅或者饅頭,很少喫米飯,而且北方,尤其是我們這個地方的米飯,味道也真的不咋滴,有一次在火車上聽一個南方人講他們那裡的大米,真的是聽饞了啊,相信一定會很好喫吧。感覺靠南或者靠北的大米都應該很好喫,我們臨沂這中間地方,味道就差很多。

還有就是用料,老闆真的是能省就省,所以喫到的都是低配版的煲仔飯,能喫飽就不錯了,更別說好喫了。再一個就是學生消費水平不高,它價格又那麼貴,所以賣的也不咋地。

所以啊,地方性代表小喫,如果離開了發源地,除非當地人外出經營,否則真的很難保持原味。


煲仔飯屬於粵菜系,是廣東地區的特色美食,地道的煲仔飯主要流佈於港粵地區,正宗的煲仔飯還是很好喫的。只是現在很多地方的都不是真的煲仔飯,是把煮熟的米飯舀到瓦煲(或者砂鍋)裏,把肉菜蓋在米飯上。

正宗煲仔飯的做法是:(1)將淘好的米加水放入瓦煲中,水量很關鍵,一般超過米一個手指節為佳,水多了米飯太軟就不好喫了;(2)加蓋用明火(最好是炭火)煮至七成熟後,加入肉菜(香腸,臘肉,鴨腿,調好味汁的排骨、田雞等)煲熟,直至用微火煲出鍋巴,最後再鋪上青菜這些,即可起鍋。(3)香腸、鴨腿這些比較大塊的肉需要用刀斬成小塊,即可上桌。

真正煲出來的飯:米質甘潤,米飯充分吸收了肉油,尤其是文武火煲出的飯,特別有質感,齒間留香。

在重慶,只發現了一家是真正的煲仔飯,在重慶大學老校區大門口附近。所以要喫煲仔飯,還得去港粵。


謝謝邀答。

作為北方人,小時候喫到煲仔飯的機會並不多,因為煲仔飯用的肉一般都是臘肉,以其獨特的口感和慢慢滲透進米飯的油脂的醇香而知名。後來去深圳、去香港旅行,就愛上了煲仔飯。

這是一種很平民的美食,價格當然超級實惠,經常是一份飯、一碗湯才二十元,喫的就相當飽。煲仔飯的店門口總會懸掛著各種臘肉製品,店鋪門面都不大,裡面六七張桌子,卻總是能吸引附近的老居民、路過的揹包客駐足品嘗。尤其是在香港,這樣的小店還經常是明星光顧的場所。不是隻有米其林餐廳纔有最佳的美食,一道煲仔飯總能喚醒你對美食最原始的期待。

不過在北京,煲仔飯的小館子還真是不多。好在我身邊的南方朋友,時常能給我帶來老家做的各種臘肉,可以說現在一年四季,我家竟然也是常備各種臘肉製品。更多時候就是炒菜的時候喫,不過有食材在手,就不愁沒有煲仔飯喫。

上桌花兒用武漢好友寄過來的臘鴨做了煲仔飯,有飯有菜,米飯裏滲透有臘肉油脂的醇香,底部的米飯還有少量的鍋巴,脆香脆香的。我喜歡用勺子把米飯從底部翻拌開來,翻騰出飯菜的香氣,也勾出胃裡的小饞蟲。

【臘鴨煲仔飯】

需要準備:

米150克

臘鴨200克

芥蘭適量

冬筍80克

蔥絲薑絲適量

食用油、生抽、魚露

做法:

1、整隻的臘鴨放入清水中,中火煮半小時左右。

2、煮好的臘鴨,不僅能去掉一定的鹹味,還能讓乾硬的臘鴨變軟,便於分割。

3、大米150克左右放入砂鍋裏,淘洗乾淨。時蔬用有菜、菜心、芥蘭、芹菜,什麼都好。此外用爽口的冬筍或者濃鬱的香菇都能讓一碗煲仔飯的味道更升級。

4、砂鍋煮飯前在底部先刷一層食用油,這樣不容易糊鍋。

5、蒸飯的水,和用電飯煲蒸飯,放的量是一樣的。保持中小火,蒸米飯到米飯微軟的狀態,也就是米飯的水汽剛剛收乾的時候。

6、利用蒸飯的時候,把冬筍切片再沸水焯1分鐘去掉草酸。筍片和臘鴨一起平鋪在米飯上,撒上適量薑絲,繼續煲飯。

7、將生抽與魚露以2:1的比例配製,只需要一小碟,澆在臘鴨上,這調味汁混合油脂一起滲透進米飯,這味道太香了。

8、等五分鐘的時候,放上焯好的時蔬、少許香蔥末,關火再燜3分鐘即可。

如果是做一家三口以上的量,用電飯煲是比較好,但如果是一人食,一定要用這樣的砂鍋小火慢煲,味道才更香,更正宗。做起來並不難,簡簡單單不過十來分鐘就可以美美的享用了。


你每天披星戴月,去佔教室裏最前排的位置,去搶自習室裏的安靜角落,別人在談戀愛,你在書海中左手牽右手。

你每天疲於奔命,為了一個業績犧牲無數個日日夜夜,為了一個成果把自己逼成了永動機,別人在喫喝玩樂,你在工作中忘記了自己。

你每天起早貪黑,辦公室裏最後一盞燈留給了自己,家裡沒有溫度的飯菜留給了自己,別人早已入眠,你把自己鮮活的味蕾變得麻木。

換我來照顧你吧,松桂坊精選大米經過恰當的火候變成了香噴噴的米飯;來自湘西大山臘味,湘菜大師精心烹調之後,你的胃不再孤獨。

累了這麼久的你,是時候好好犒賞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頓飯的時間,感受一點點生活的小確幸。

一頓好飯,是安全、美味、愉悅。 為此,為了陪你喫上一頓好飯,我們精選每一道食材,尊重菜餚的生命週期;我們邀請湘菜大師,反覆研究更出眾的口味;我們設計更有趣的環境,讓每一個環節都溫暖。我們主要販賣的不是臘味,而是一種心情。這裡的臘味都是為你準備,讓你好好喫上一頓飯。

黃豆燜豬腳

黃豆油油糯糯的特別香,豬皮的油都燉出來了,一點兒也不肥,營養又美味。

小炒牛肉

酸蘿蔔和牛肉兩個菜和在一起,大愛,酸味將牛肉變得更好喫,有了蘿蔔的加入,讓重油的肉也不膩。

煙筍臘肉

趁著春筍才剛冒頭5-10公分開始採挖,將竹筍切至四瓣用開水煮過,經炭火烘焙烤乾,入口筋道,香辣適中。

招牌臘味三拼

臘肉、臘魚、香腸三種臘味交融在一起,卻又保留了各自獨特的香味。一入口就彷彿回到遙遠故鄉只有過年間纔有的大魚大肉的時節。

酸辣雞雜

老饕們都知道長期霸佔湘菜江湖高排行榜單的酸辣雞雜的重點其實不是在酸辣,酸辣只算這個傳統家常的基本調性,它的靈魂所在是脆爽!這纔是讓人慾罷不能的誘惑。

湘西外婆菜

古時湘西女兒出嫁,母親都會為她做一道酸甜鹹辣的離家菜,女兒喫罷,便開始自己體會雜味人生,這道菜,充滿著母愛囑託。外婆菜嚼之有勁,品之有味,憶之有情,一碗家常,念切思親。

更多菜品,等你來發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