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性这词是翻译过来的,国内普通老篮球教练,不会嚷嚷“打出侵略性!”

最多在场边说:“打狠点!打凶点!”

当然了,英文所谓play aggressive basketball,说穿了,也就是……打狠点儿。

怎么算有侵略性呢?

KG一向被誉为打球充满侵略性,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keep intensity,保持紧致。

霍金斯说乔丹打球有侵略性,“他不止是击败你,他要打倒你,杀死你,当着你的面挖出心脏”。这么说有点吓人了。

里弗斯1991年夏天说得更直白:“乔丹每个回合都像在打这辈子最后一个回合。”

每个回合都跟你拼命。这就是侵略性。

当然,嘴上说说挺玄乎,我也不是鼓励人打篮球时打架。

侵略性是有些具体举措的,比如说:

——打球果敢,主动追求身体接触。

——倒地救球。

——卡位保护篮板。

——不犹豫。

——掩护强硬。

——打球积极。

——多跟队友交流(对吼)。

——保持自信。

诸如此类。

当然,倒地救球、突破扣篮之类太玄乎,一般人做不到。樱木花道刚开始打篮球时也每天幻想扣篮,结果就是天天五犯离场——那侵略性表现得也不大对。

一般打篮球的诸位,是否有侵略性?

我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

重心低不低,胳膊高不高,嗓门大不大。

进攻时有侵略性,体现为强硬突破、强硬靠打,那就要下腰压重心

历来进攻端打得硬的人,从巴克利到鲨鱼,从乔丹到韦德,都是下盘压低,一脑门子扎过去。重心站得高高的,飘飘忽忽的人,侵略性就差很多。

韦德盛年时那份“我半月板是不行了,但还是下重心跟你干”的劲头,就是侵略性:谁见谁怕。

怎么打球才算是“有侵略性”呢?

防守端有侵略性,靠什么?不靠垃圾话和挥肘子,而靠压重心卡位咬步子。

莱纳德和阿泰斯特单防时,为啥看着就吓人?看那重心低得!“你过来扛啊,我不怕!”

NBA老派风格里,真汉子都是对着干,冲着上篮去;能逼得对方中投settle for jumper,就算是防守成功了——《SLAM DUNK》里,樱木能吓得泽北突破流川后急停中投,宫城认为那就算是防守成功。

怎么打球才算是“有侵略性”呢?怎么打球才算是“有侵略性”呢?

所以教练场边,会经常提醒初学者:下腰!下腰!!下腰!!!

擡胳膊很容易理解。防守基础好的人,都知道随时挥动胳膊:防投篮,控制传球线路。如果手再活跃点,所谓active hands,就更好了。

嗓门大,不是用来跟对方对骂,而在于积极跟队友交流。普通人打篮球,如果有人嗓门挺大,“我的!”“换防!”“传!”“过来了!”氛围会好很多。反之,闷葫芦一个的话,协作也协作不好。

而这里头,重心低不低,是重中之重。

在街头打篮球的都知道:较劲的人,会随时压着重心,进攻端突你,防守端卡你。一两个回合还好,如果持续半天,人家还是盯着你,对你压重心,你情不自禁地,就会想绕他远点儿。

所以咯,外行看热闹的,会觉得打篮球狠不狠,体现在嗓门、肘子、撞、犯规、垃圾话上。但那些玩意其实是点缀。

如果一个人在场上,胳膊肘凶猛、嗓门巨大、犯规狠辣,但脚步虚浮,大家就不会忌惮他:都知道这就是个银样镴枪头,直接下盘捣得你步步后退就是了。

而真正的狠人,就是下盘压重心跟你一直磨着,在膝盖跟两条腿跟你较劲。力从地起,你过去也要你揭层皮!

怎么打球才算是“有侵略性”呢?怎么打球才算是“有侵略性”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