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字形,絕大多數都是由古代漢字演變過來的。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東漢,著名漢字學家許慎,就在《說文解字》中,提出了「六書」的理論。所謂「六書」,亦即是指事、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個方法。

許慎

1. 象形字,字與所代表的事物很相似,例如︰月、魚。

設計圖片

2. 指事字,是用了象徵性的符號表示,例如︰上、下。

3. 會意字,字的意思與組成字的部分有關,例如︰焚這個字,看上去是用火燒兩塊木。

4. 形聲字,便是形符和聲符組合而成,例如︰銅字,便是金屬的其中一種,其發同和「同」字是一樣的。

5. 轉注字就是部首和意義都相同、相近的字,之後再衍生出來的其他字,例如北和背、考和老這些字。

6. 假借字,便是一詞多義。因為有些詞語,最初出現時只有音沒有字,於是人們找個發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寄託其意義。例如重要的「要」字,便是借用了古代用來形容人體「腰」部的「要」字。

設計圖片

簡單來說,「六書」可說是後人對漢字規律的歸納和總結,前四個是造字方法,後兩個是用字之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