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廷玉/江丙瑞 臺北─臺東連線報導】金門自中國大陸引水計畫5日正式啟動通水,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5日表示,中央政府給予祝福,金門人用水權利,政府非常重視。

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5日在金門和晉江分別舉辦通水儀式。谷辣斯上午隨同行政院長賴清德赴臺東訪視農業時,回答媒體記者金門通水相關問題。谷辣斯說,政府一直非常重視金門人用水權利,政府從來沒有說不要辦通水典禮,只是說延後舉辦,雖然金門縣政府還是如期舉辦,但是中央政府還是給予祝福,只要金門人用水無虞,纔是政府最大的目標。

谷辣斯指出,這一次通水典禮金門縣政府並未邀請中央出席,金門縣政府也簡化通水儀式,最重要的是金門人用水無虞,通水是最重要的。2018/8/5

金門順利通水 陸委會譴責國臺辦顛倒是非

【記者張廷玉臺北報導】陸委員會對於5日金門縣政府舉辦兩岸通水見證儀式,順利完成通水,再次表達祝福,但對於北京當局藉機以民生議題進行政治操作,意圖將兩岸當前困局歸責於我方,予以嚴厲譴責。

陸委會說,金門引水仍由我方買單,不是免費贈送。政府高度重視金門的民生用水,早在102年就將自中國大陸引水,納入「供水改善計畫」水資源多元化的ㄧ環。經持續推動,編列13.5億元經費,完成相關工程,纔有今日的兩岸通水。日後每噸新臺幣9.86元的買水費用,仍由我方負擔,陸方將雙方購(供)水的商業行為列為惠臺措施,並批評我政府阻礙通水,明顯將民生議題政治化,企圖製造臺灣內部矛盾,遂其分化目的。

陸委會聲明,北京當局打壓臺中市主辦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幹預、阻撓人民期待的活動,嚴重傷害兩岸關係,我政府已強烈表達我方立場及臺灣人民的不滿。此時兩岸舉行盛大通水典禮,和兩岸當前氛圍明顯背道而馳,但政府考量通水涉及金門民生,所以,在不改變既定通水時程下,建議金門縣政府緩辦通水典禮活動,這已是我政府釋出的最大善意。

陸委會指出,面對北京當局一方面對臺灣人民參與國際活動橫加打壓,另方面又企圖透過所謂融合統戰作為對臺拉攏,誰纔是出於政治陰暗目的、人為破壞兩岸和平、損害人民福祉權益的始作俑者,國際社會及臺灣人民都瞭然於胸。加害者妄圖以巧詞歸責被害者,顛倒黑白的作法,無法掩蓋事實真相,也無法冀圖所謂「心靈契合」。

陸委會重申,政府兩岸政策立場清晰一貫,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堅定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現狀,希望陸方理解我方所表達的最大善意。陸委會也強調,維繫兩岸和平穩定是雙方共同責任。2018/8/5

金門通水儀式 陳福海拋出新三通

【本報綜合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正式宣告啟動兩岸通水,達到「共飲一江水」願景。這也是繼小三通之後,金門再次開創兩岸交流新頁。

5日上午9時的通水儀式預計由縣長陳福海主持,金門縣政府強調,金門未來30年不會缺水,陳福海先前即表示,之後還要接電,之後更「接橋」,達到通水、通電和通橋的「新三通」。

婉拒中央暫緩通水典禮的建議,金門縣政府如期於5日在田埔水庫舉行通水儀式,廣邀鄉親用辦喜事的心情,一起見證這歷史的時刻。

前金門縣長陳水在於民國85年金門大乾旱時喊出向大陸買水聲音,震撼中央。89年,經濟部水資源局(現水利署)著手評估自境外引水政策,完成「金馬地區與大陸通水之影響評估與規劃報告」。91年起,兩岸官方進行「金門與大陸通水計畫」,資料蒐集與意見交流,開啟引水計畫溝通橋樑。

行政院在103年覈定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期間,兩岸兩岸歷經3次工作會議及8次技術商談,在104年6月達成供水水源、水量、水質標準、合作模式、購水契約期限等多項共識,並在當年7月20日完成購水契約簽訂儀式,開啟引水計畫重要里程碑。

這項工程計海底管線工程總經費新臺幣13.5億元,中央政府補助85%、金門縣政府負擔15%,並由金門縣政府自來水廠與陸方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簽訂購水契約,購水單價為每度原水9.86元。

引用水源及路徑起自福建省泉州山美水庫,經晉江系統向下遊導入龍湖水庫後,沿陸方配合興建的11公里陸域專管到金井入海點,接續銜接金門方負責的16公里海底管線,抵達田埔端上岸。

為了因應後續水源調度與輸送,金門另外推動受水調節池及導水管等配合系統。相關工程歷經3年,終於在5日通水。2018/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