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每個人離開母體開始,直到生命終結,都必須依賴後天飲食的供養,也就是

說,人這一生都要依靠脾的運化功能來供給營養物質和能量。因此,健脾和胃灸

也就成了人一生十分重要的養生手段。古代無數的養生家們在這方面都積累了極

其寶貴們經驗,今擇其主要而實用的方法,向讀者們做一推介。

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響到體質的強弱,脾運化水谷功能正常,才能

化生精、氣、血、津液提供足夠養料,使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及全身組織得到充分營養,若

脾運化水谷功能減退,機體的消化吸收機能會發生障礙,導致臨牀上會出現因胃失通降,不僅

影響食慾,且因濁氣上蒸而出現口臭、噁心、曖氣、腹脹、便溏、食慾不振、消瘦和氣血不足

等症。當出現這些癥狀的時候就要做一下健脾和胃灸了。

健脾和胃灸如何做?胃脘部堵塞、脾滿的時候,總喫不下東西,喫完以後,總覺得胃口裡

邊有水咣當咣當的響,這說明脾胃虛弱到一定程度了,陽氣虛了之後,水不能夠運化,積存在

這個地方,如果單純的用針健脾和胃還可以,但如果已經有振水聲,說明有陰水在這兒蓄積,

因此需要配合艾灸治療。對於胃脘部治療,主要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這幾個穴位。如

果有腹脹、大便異常癥狀,脾胃虛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以泄瀉為主,也有少數情況是便祕,

這種便祕的反應是排便無力,但是能排出軟便。針對這種便祕,就可以加上天樞穴。

針對健脾和胃灸,具體手法是,點燃艾條之後,與皮膚達到2至3釐米左右的距離,然後在

穴位的上空,像旋著轉圈一樣,以柔和的速度操作,也可以順著經脈的方向,在一條線上圍繞

著轉圈操作。根據個人情況,灸5到10分鐘,感覺到熱力滲透進去了就可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