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卡的绘画中,除了被称之为寂静相的佛菩萨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任务题材叫做忿怒相本尊。其中便有一种被称之为金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神祗,以其狰狞、恐惧的面目向世人彰显著对护持佛法的决心和无比的破坏力。

而「金刚」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印度经典《梨俱吠陀》,是因陀罗大神武器闪电的名称。相传大神因陀罗在一次与阿修罗战斗时候,用闪电猛力击打阿修罗的头部,碎裂的阿修罗最终化成美丽的钻石,因此现在钻石也被称为金刚石。被佛教吸收后,金刚便代表了法界中坚固无能截断者,代表著不可毁坏和不可摧毁。以及能够击破一切邪见与束缚的般若智慧。

而大威德金刚则是藏传佛教中殊为重要的金刚之一,藏密认为大威德金刚石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化身,属教令轮身,是事业的根本。属于无上瑜珈部、格鲁派(黄教)中,与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同为主要的本尊,称其为「五大金刚」。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青史》曾记载关于大威德金刚的来历有这样一段描述:「普传称依于藏王(松赞干布)语教而来的密法教授」。

这位文殊菩萨的忿怒相的化身曾经降伏过死神阎魔天子,因此其梵文名为「阎曼德迦」意为「死亡的征服者」。在西藏各个教派都对其十分重视,尤其以格鲁派和萨迦派最为重视。畏怖九首,代表著九种镇压阎王的契经。三睛,意为千里眼,无所不见。居中头是黑色,表压阎王,长两水牛角,表示两真二谛;右三头, 中青、右红、左黄,象争著愤怒、权势、安静三德能; 左三头,中白、右灰、左黑灰(死色),表示清净、死亡、愤怒;居中再上为红头,象征著吃人夜叉,名为"参怖";最高一头为黄色, 呈现文殊本像,象征著慈善和平。除最上的菩萨面头戴华丽珠宝冠(菩萨装)外,其余八面都戴五骷髅冠(护法装)。水牛脸和两个牛角,代表幻身雨明光的教法,这是密续教法的精髓。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三十四臂,再加身、语、意、 表菩萨佛的三十七道品,即为八正道、四念柱、四神足、四正断、五根、 五少威和七觉支等。三十四手均都有持物,右手由上而下分别持: 高扬、月刀、白筒、杵、勾刀、标枪、月斧、剑、箭、勾刀、棒、 人骨杖、法轮、金刚杵、椎、匕首、手鼓;左手自上而下分别持:象皮、 人骨碗、天王头、藤牌、鲜左腿、长绳、弓、人肠、铃、鲜左臂、 丧布、三尖矛、炉、颅器、人左臂、军旗、黑布。拥抱著明妃「罗浪杂娃」(汉译为死尸复起)。 十六条腿,压阎王十六面铁城,亦象征十六空相。右八腿屈, 压八天王,象征物为男人、水牛、黄牛、鹿、蛇、狗、绵羊及狐, 表示是八成就;左八腿伸,压八女明王, 象征物为鹫、枭、鸦、鹦鹉、鹰、鸭、公鸡及雁表示八自在清净 。该尊身相寓意总义为精通三十七道品,彻悟十六性空,障魔消尽, 成就殊胜,得道大涅盘。又称为阎曼德迦、六足尊、怖畏金刚,俗称 牛头明王,藏名多杰吉杰。亦为无上瑜伽部本尊, 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现相。格鲁派(黄教)之主要的本尊。东方称其为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的忿怒身, 为了解一切众生的烦恼繁缚的明王。由于本尊威德极大, 能制伏毒龙、断除诸障,对治阎罗死魔等,因此亦称降阎魔尊。

大威德金刚以降伏过阎魔死主而被称为「死亡终结者」,意指脱离生死轮回的迷妄。他有怖畏九头,居中是水牛眼,两个牛角代表幻身与明光的教法,这是密续教法的精髓。34臂象征佛教所说的智慧、勇猛、精进和坚固无比等;脚下一边踏著水牛、黄牛、鹿、蛇、狗、绵羊、狐狸等,象征八位天王;另一边脚下踏著鹫、枭、鹦鹉、鹰、鹊、鸡、雁等,据说是象征脚下八位天王的八位明妃,喻示修习佛法过程中,人们内心还没有完全克服邪魔与愚昧。

对大威德金刚,一世嘉木样活佛在一本叫《吉祥金刚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胜成就库》中有系统阐述,他认为,大威德金刚有十五个特点:

1、自生:一面二臂大威德金刚可以根据不同的调伏对象应化相应的形象,以达到调伏的目的。

2、顺从安住:被调伏者能遵从调伏者的意愿安顺守己,不再为非作歹,制造障碍,侵袭众生。

3、大威德金刚能调伏八大天王到阎罗王之间的所有众生。

4、头发竖起,形象可怖,使人见而生畏。

5、巨型大口,可吞食三界。

6、眉有怒纹,显现黄色,极似烈火。

7、双足有大威力,可压履世间。

8、双手持期克印,以示威胁,能发布命令,令世间出世间畏惧而遵从。

9、右腿收屈,左腿伸张,能调伏男女八天,男女阎罗。

10、能用遍布天空的八种威猛暴笑降伏梵天等。

11、从本面化现的一切口中能发出「啪」「咤」等威猛咒声。

12、其残暴心能做身语二金刚的本性,空性与大悲无别的菩提心是金刚大威德。

13、在大寒林曼荼罗中,能役使恶魔及阎罗王等。

14、作为大自在曼荼罗中的主供本尊,能运用各种神通讲授十万经续。

15、事业宏伟。因为大威德金刚「事业宏伟」,能协助修道者成就无上事业,故「奶格五金法」中将它做为诸佛事业的总集代表和体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