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宇轩/综合报导

野马集团董事长陈志峰出品的《邓缵先》纪录片中,将新疆当时的腐败全盘托出,亲眼见证各族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历史过往。邓缵先在诗中写下的「半生多感慨,一死竟从容」,恰巧印证了巴楚之难,无私奉献新疆的事迹流传于世。

▲▼邓缵先。(图/野马文化提供)

▲邓缵先无私奉献新疆。(图/野马文化提供)

据野马集团介绍,邓缵先在一场为新疆选拔的县委书记统考中,成为295人榜上有名的其中一位,从广东到新疆从政。他在南北疆交替任职18年,先后在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处等地担任知事或县长,为官清廉勤政,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为当地维吾尔族人民造福。虽然只是当个小官,但做大起事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边疆史学家、西域探险家、民国边塞诗人、爱国志士。

▲▼新疆,邓缵先。(图/翻摄自野马集团微信公众号)

▲邓缵先。(图/翻摄自野马集团微信公众号,下同)

邓缵先不为钱、不为情、不为色,他把戍守边疆的空闲时间全用来写诗赋词,可见「悬壶济世、心忧天下」的体现,更为了新疆长久的治安,清廉官吏从自己做起,百姓疾苦为重,家中妻小为轻。

不料,在1933年的战乱之中,无情的大火使土地荒芜,畜牲也遭到滥杀,在生产力被严重破坏的当下,人民死伤惨重,流离失所。但时任巴楚县长的邓缵先选择率众守城,面对分别来自和田、喀什、阿克苏三边的叛乱势力,最后不幸殉职,享年64岁,其长子、儿媳、孙子等5人也接连遇害。

▲▼新疆,邓缵先。(图/翻摄自野马集团微信公众号)

邓缵先在新疆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善民生,除此之外文学造诣颇深,包括史学著作《乌苏县志》、《叶城县志》,游记《叶迪纪程》,以及《毳庐诗草》、《毳庐续吟》、《毳庐诗草三编》等3部诗集,诗词近2000首,奠定了在西部边塞诗坛上的地位。其中,《叶城县志》在1962年爆发的中印战争里,其记载的边情报告发挥重大作用。

▲▼新疆,邓缵先。(图/翻摄自野马集团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