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4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子瑜 李沐子 朱驊超)“原來的綠地被破壞、公廁被推倒,私自建成了停車場。”連日來,浙江在線新聞熱線(0571-85311890)及杭州市12345分別接到多位網友投訴反映:位於杭州餘杭區良渚街道的南莊兜東苑小區變更小區規劃綠地用途,在未經居民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建設了上百個停車位對外出租。

  接到線索後,浙江在線記者隨即進行了實地調查。

  小區入口處設立的限高杆

  投訴:

  規劃綠地和公廁,爲何變成停車位

  4月2日下午,記者在南莊兜東苑小區看到,小區的南北門已經安裝自動車牌識別收費系統,同時豎立着限高2.5米的限高杆,南門入口處的LED顯示屏上,正在滾動播放“關於小區實施停車收費的通知”。

  看見記者拍照,近百名居民圍了上來。他們說,南莊兜東苑是回遷小區,屬南莊兜村委會管理,近期村委會突然通知,小區內將設立停車場並於4月15日開始實施收費。

  村民茹先生拉着記者參觀了小區內的停車場。記者看到,車位分佈在小區主幹道旁和小巷裏,大部分白色車位線是剛剛噴塗的。“這裏以前全部是綠化,現在都被改成了停車位。”村民茹先生說,小區建成時的部分綠化被改建成車位,連三個公廁也都被拆掉改成車位了。

  “停車位收費也很貴,”在南莊兜東苑開設農家旅店的蔣女士稱,按照現在規定,每輛車包年1200元,每小時5元起,旅店最近半個月內流失了大批長租客。

  道路兩邊新劃的停車位

  疑問:

  修建停車場,徵得村民同意了嗎?

  採訪中,大部分村民表示,憤怒還源於“建停車場前,沒經過大家同意”。“我們都是合作社成員,這麼大的事,應該徵得我們同意。”村民馬女士說,村委堅稱召開過小組長會議,但大部分村民根本不知情。

  在良渚街道南莊兜村村民委員會,記者見到了村支書吳躍其,他說:“停車場的修建都經過村民同意的。”隨後,他向記者出示了三次會議的簽到表,分別是2018年6月、2018年7月及2018年10月召開的“關於南莊兜東苑、西苑修建停車場的工作會議”。記者數了下,會議表上累計14人簽到。“我們一共13個組,13個組小組長都來開過會。”吳躍其說。

  吳躍其表示,開會時,大家都同意修建停車場和現行收費標準。但當記者要求查看相關會議紀要和表決資料時,吳躍其及村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卻沒有提供。“大家當時就是舉手錶決同意,我們村裏不可能把每項工作都做的那麼細緻。”村委辦公室一名負責人說,但記者詢問是否有表決確定書時,該負責人說“沒有”。

  解釋:

  好心辦了壞事,村“兩委”覺得很無奈

  接受記者採訪時,吳躍其不斷搖頭嘆氣。他說:“我現在的感覺就是好心辦了壞事。”

  吳躍其介紹,南莊兜東苑、西苑建設於2008年,目前常住人口超過了2萬人,其中外地人4000餘人,建成時一個車位也沒有規劃。伴隨着家庭條件不斷改善,10多年間幾乎每家一輛汽車,但只能在小區內隨意停放。2016年開始,小區內部就不斷有事故發生,以至於到2018年,南莊兜村委因小區內部事故頻發被上級單位通報批評。

  “也嘗試管理過,但是我們自己力量有限,管不好。”吳躍其說,2018年下半年,村委決定徹底改變小區內亂停車的狀態,通過公開招投標,聘請第三方運營公司管理小區停車。“這家公司運營5年,付給村裏30餘萬元承包費作爲村集體經濟收入。村民停車是不收費的,他們只對外來車輛收費。”吳躍其表示,小區內確實有大量餐飲店和旅館,也理解村民的想法,“但如果不管理,最終會影響到整個小區形象。”

  記者又詢問,收費來的錢是否歸屬集體經濟所有?吳躍其說,第三方收取的費用不屬於集體經濟。“招標是嚴格按照程序執行的,不存在問題。”

  他同時解釋,綠地和公廁的變更是經過良渚街道及區有關部門同意的。後來,記者從良渚街道瞭解到,小區內的規劃變更確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當初規劃、國土等部門也實地勘探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和村委會進行了溝通,要求村委會能夠進一步做好村民的解釋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