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5月10,微信公眾平臺的「三隻松鼠官微」發出消息:《三隻松鼠》同名動畫播出一個月,播放量累計破億!

一個做休閑零食的企業拍了部動畫片,瞄準的是哪塊市場?

電商2.0時代,真的是互聯網+文化娛樂,還是企業品牌推廣的套路?

想起幾十年前的《海爾兄弟》,對標百草味的IP推廣策略,突然發現了《三隻松鼠》背後的巨大野心……

章華 | 作者

3min | 時間

2016年,作為網紅經濟直播元年,新型創意玩法轉入電商,給抱著保溫杯的中年企業家們以觀念上的重擊。

三隻松鼠也意識到當下的流行趨勢,不過是歷史現象的「炒冷飯」。今天的網紅,恰如是古代的「四大美女」,而四大名著就是IP,《西遊記》則是最早的二次元……

基於以上認知,三隻松鼠迅速動作,於當年在蕪湖設立「三隻松鼠投食店」,這個被定義為「城市歇腳地」的2.5次元空間,除了堅果和零食,更多的產品是松鼠IP的周邊衍生品,立體化的服務消費者,成立一個獨立的松鼠王國,更進一步塑造了三隻松鼠的娛樂生態。

隨後,三隻松鼠宣佈拍攝3D動畫片,以松鼠小美、松鼠小賤和松鼠小酷為主角,細細深究,三隻小松鼠的命名就代表了現下年輕人的性格標籤。

三隻松鼠同名動畫片火爆

如今這部寄予了章燎原戰略籌謀的動畫片傳來利好消息:自4月9日登陸北京電視臺卡酷少兒頻道以來,收視率穩居同時段動畫片首位。

此外4月17日在愛奇藝等新媒體平臺全線登陸後,播放指數持續走高,百度搜索趨勢處於上升狀態。

這不僅是三隻松鼠戰略意義上的勝利,更是IP現象井噴的表現。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它的本意是「知識產權」。現在國內的很多行業,例如音樂、動漫、影視、旅遊、互聯網等,都在講IP。

IP現象火爆的背後,其實這是一場心照不宣的「合謀」。

也是中國當下進入大文娛時代後,希望借用情感價值轉化為商業價值的新型手段。

這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文化趨勢,正如1985年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評家尼爾·波茲曼所著的《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中指出:通過電視和媒介,娛樂得以達到致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娛樂的方式呈現,人們甘願成為娛樂的附庸。

30年後再看尼爾·波茲曼的擔憂,顯然有些誇大,上世紀80年代正好是美國經濟迅速增長的時期,正如當下處在「大文娛」時代的中國,電商2.0時代被定義為「娛樂化」自有其深層原因

大文娛時代,IP的影響力至關重要,同樣作為休閑零食三巨頭的良品鋪子和百草味也往IP路線上集結,良品鋪子擺出新生小花楊紫,百草味則打出國民偶像楊洋,一場三隻松鼠和兩位當紅偶像的搶位賽正式拉開帷幕。

良品鋪子側重傳統渠道而在廣告營銷上創意不足,而百草味則在去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賺足眼球,劇版中各種廣告植入,而影版更啟用了品牌代言人楊洋為主角。

帥氣多情,人好敬業,似乎就是楊洋的人設。出道多年,在幾乎零負面新聞的情況下,楊洋,自身已成為一個IP,選擇這種完美的國民偶像,自然瞄準了泛90後和泛95後的女性羣體,以深挖「她經濟」為深層目標

經濟學人智庫EIU通過調研亞洲女性購物,給出了「她經濟」崛起的三大關鍵詞:女錢時代、女神消費、女權力量。無論出於哪種原因,「她經濟」成為休閑零食萬億市場的核心驅動。

百草味代言人:楊洋

百草味對創造品牌IP的理解是共情,一方面從產品端發力,推出繽紛果仁系列,主打抗氧化和美肌,富含維生素E、花青素等元素,抵禦自由基傷害;另一方面走懷舊路線,從情懷上給出足夠好的point,讓消費者共情。

橫向對比三隻松鼠和百草味,兩者都瞄準了大文娛時代對品牌IP的塑造,百草味通過國民偶像楊洋,借力「她經濟」,三隻松鼠則以自家小松鼠站臺。

從長遠性上看,百草味的「代言人的路線」會更加動蕩,代言人的更替會對其宣傳策略造成影響,相比之下,三隻松鼠在宣傳側重和用戶抓取上明顯更有野心。

松鼠7000多萬主人中,有近75%的主人是80、90後,很多主人已經擔當起父母的角色……

儘管三隻松鼠官方不避諱他的商業考慮,但鼠政委的話無疑撥開了更深層的迷霧:他們在培養80、90後的下一代成為他們的用戶!

正如當年海爾集團的《海爾兄弟》影響了80、90後的童年,而他們成為主要購買羣體時,自然對海爾電器多了一份情懷和眷戀。

如果說IP在即時性轉化上還有欠缺,但作為文化輸出,長遠地影響下一代人,形成持久的購買動力,則有較為明顯的作用。

新零售商們在將品牌IP化,IP商業化的路子上越走越遠。

從百雀羚走起了民國風,發布民國特工版的長圖刷爆公關圈,到江小白的表白瓶文案大火,繼而江小白人格化,都是自有品牌商在IP路線上的探索。

IP玩法還表現在平臺服務人員的場景化消費上,如各主題購買體驗館,藉助知名的文化IP,植入自己的產品,各工作人員沉浸於角色之中,以角色屬性引導消費者購買。

沒有玩起品牌IP、IP植入的新零售商們,可以在產品視覺輸出上著力,如小茗同學,也可以在產品適用人羣上深入研究,購買該人羣喜歡的現有IP作品進行合作。

自創IP雖然費時費力,但收效長遠,中型企業可以進行這一嘗試,以豐富商品推廣平臺、增加新的創意點和轉化率。

體量較小的新零售商也可以在產品包裝、服務人員網紅化和社羣主題IP化上下功夫。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企業只有處於不斷的探索和摸索中,才能保持長久的動力。

在品牌IP化的路子上,也應如此。

然而,消費者真的可以像企業家們暢想的那樣為IP創意買單嗎?是的!

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多的注重產品的差異性,而非低廉的價格。用紛繁的創意吸引消費者進行「一次購買」,再以產品取勝,是眾多商家的策略。

無論是三隻松鼠還是百草味,他們都沒有放棄產品端的發力,從新品研發到質量升級,手段層出不窮的背後就是基於對新零售本質仍是「產品出售」認知。

IP時代,什麼都可以玩,玩得越嗨越容易被用戶發現,但發現之後的事,纔是我們需要默默深耕的。

雲像數字(FTDitial)以「營銷科技與商業數字化」為核心、「服務+產品+數據「為模式,全力推進全域智慧營銷,打造多行業平臺級SAAS營銷產品,全面助力各行業的營銷解決方案和數字化創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