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長春人最喜歡的公衆號

  講述者 落花(化名)

  離婚兩年,前夫對兒子不聞不問,每月撫養費一分不拿不說,就連兒子上小學擇校他也是用一句“兒子歸你,跟我沒關係了”來打發她。她本來對他沒有任何奢望,只是希望他能夠給予兒子一點兒父愛,可現實是,離婚之後,兒子的這個親爹變成了假的。

  我和我前夫關係一直不好,我們倆離婚已經兩年了,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當初爲什麼會嫁給他。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孽緣吧,上輩子欠了債這輩子總得還上。

  我們離婚完全是性格不合,沒有第三者,我們倆同在一個屋檐下就是互相折磨。婚姻持續了9年,到最後發展成他在我身邊我就煩得要命。

  我是做生意的,在桂林路開了兩家家居生活用品店。離婚之後,他分得一家店。朋友們都覺得我吃虧了,可當時我只想快點兒跟他離婚。因爲我經濟上還可以,撫養費這塊兒我對他沒要求,他可倒好,從此真就一分錢也不給孩子。我不想孩子恨他,在孩子面前從來沒說過他壞話,我希望兒子能夠得到應得的父愛。可我前夫對兒子特別不上心,有時候幼兒園開家長會,我忙不開他都不能替我去。

  我兒子該上小學了,前一陣子我選了幾所學校,想問問他的意見。我只是想讓他能更多地參與孩子的成長,結果他冷冰冰地告訴我:“兒子歸你,跟我沒關係了。”一句話就把我給噎住了,氣得我掛斷電話。想想真是沒意思,跟他惹一肚子氣。冷靜之後我也反思,我不希望因爲我們失敗的婚姻而妨礙孩子得到父愛,可是我該怎麼做呢?

  讓孩子的世界 充滿陽光

  ——對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尹航

  記者:夫妻離異後面對共同的孩子,雙方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尹航:離婚不可避免會對孩子帶來傷害,雙方要清楚地告訴孩子,父母之間的感情雖然出了問題,不能繼續在一起生活,但父母的感情問題和孩子無關。父母仍然像以往一樣愛着孩子,有困惑和問題可以向父母請求幫助。分開的兩個人要對彼此尊重,讓孩子感受到一致性和統一性,不至於因爲父母的互相攻擊貶低,讓孩子內在產生自我攻擊。沒有獲得撫養權的一方要多和孩子聯絡,表達愛意,獲得撫養權的一方也要儘可能創造促進對方和孩子感情上融合的機會。孩子不是父母之間互相攻擊的工具,他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父母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對話,包括用開放式提問的方式,明白孩子心中的真實想法,發現問題及時化解。分開的兩個人,尤其是陪伴在孩子身邊的那個家長,要更加提升自己愛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爲孩子樹立起自強自信的榜樣,培養陽光孩子,從自身做起。

  來源:長春晚報微信 記者:劉冰

  本期編輯:雙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