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鱸鰻1 大尾鱸鰻2  

 

《大尾鱸鰻》(David Loman)的片名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若沒有看到預告片,光是看到中文和英文片名,一定不知道葫蘆裡到底是賣什麼藥;其實《大尾鱸鰻》就是臺語的「大尾流氓」,但若不懂臺語的話,相信無法理解片名的意思。《大尾鱸鰻》充斥著低俗笑話,搭配著臺語雙關和中文、英文的錯譯,延伸了許多笑果,加上所謂的市井小民的通俗語言,有著粗話連片的髒話「語助詞」或「問候語」,讓《大尾鱸鰻》成了一部低俗的喜劇片。

 

大尾鱸鰻3

 

在觀賞《大尾鱸鰻》中,自己有種錯覺,以為自己正在和家人觀賞綜藝秀,像是「豬哥會社」、「萬秀豬王」…等,我想,大概是因為由豬哥亮率領主演,使得本片蠻有豬哥亮的調調,有著豬式秀場幽默和綜藝語言,彷彿將整個秀場文化搬到電影大螢幕,這些從本片中的橋段以及呈現模式便可一窺究竟。

 

大尾鱸鰻4 大尾鱸鰻10  
 

《大尾鱸鰻》裡用到的的雙關語運用,可說是整個運用到極致,比如說國語「冰的啦」變成臺語「翻桌啦」、「一隻白色的老雞」變成臺語「老雞白」、「集八點換草泥馬」等,用很多諧音創造出許多笑點,達成笑果,讓人不得不佩服豬哥亮的搞笑功力、滑稽口條,但是聽久了這種語言,其實會讓人有些反感,甚至是厭惡。再者,一些三字經五字訣,或者不雅動作,如抓別人的下體或者是用手指搓別人的屁眼,實在是不適合帶小朋友進電影院觀賞,一方面是沒有什麼教育意涵,另一方面則是可能因此教壞小朋友。

 

大尾鱸鰻5 大尾鱸鰻6  

《大尾鱸鰻》的情境與戲感經營的不好,讓人無法感動進而入戲。唯一可以感覺到情感的部分,大概就是豬哥(本名朱大德/豬哥亮飾)與女兒朱小芹(郭採潔飾)的情感戲碼,不管是父女倆先後砸車(藉砸車修補關係),又或者是當小芹誤以為父親過世時說的話,這部分洋溢著思女和思親情節,讓人感受到父女情感,這似乎也反映豬哥亮的真實人生。但是不免也讓人覺得是否在消費與謝金燕的父女情感,如「豬哥聽到小弟手機鈴聲是〈練舞功〉,鬱悶的說:放這首我聽了會傷心」,大打親情牌顯而易見。

 

大尾鱸鰻8 大尾鱸鰻9  

此外,《大尾鱸鰻》也使用卡通化的奇幻手法,如豬哥英雄救美的橋段「不要遮,不然我們都會死掉」,特別使用漫畫來呈現。再者, 小賀(楊祐寧飾)總是幻想自己是超級英雄和小芹、豬哥組成「DL特攻隊」一同上街行俠仗義,讓人覺得劇情倍感無釐頭。「DL特攻隊」合力打擊犯罪的過程中,不僅拉近了父女之間的距離,也讓小賀與小芹產生了愛的火花,楊祐寧和郭採潔這對情侶也成了本片另一個賣點,不論是兩人的吻戲或者是郭採潔演黏膩人妻。

 

大尾鱸鰻11 大尾鱸鰻12  

《大尾鱸鰻》整體而言來說,讓人感覺較為低俗,甚至是低級,不論是臺詞用語,又或者是某些不雅的動作,大致上脫離不了豬哥亮的那種風格特色,有如綜藝節目的秀,只是不同的是搬上了大螢幕上映。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在中南部票房比較好,可能是比較適閤中南部鄉親們的的胃口吧,加上臺灣羣眾的本土意識以及由綜藝秀天王豬哥亮飾演,使得本片以至於在中南部上映了一個月仍未見下檔的原因吧。

 

 

大尾鱸鰻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