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哲學,我們每個人都有學習過。有書君最早接觸哲學應該是在還讀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剛讀初中時學的是政治,到了初中三年級的政治課內容就是哲學了。突然感覺有些暴露年齡了。

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學習哲學的目的是什麼?」

先來看看哲學是怎樣定義的:哲學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研究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普遍規律,是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這是有書君在《新華字典》里查到的定義。

從定義上我們不難看出,哲學應該說就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一個人的世界觀跟他學習哲學的程度有關,喜歡鑽研哲學的人,在不斷學習哲學的過程中,哲學思辨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這期間世界觀也會有所改變。如果一個人能對邏輯和哲學思辨有足夠的了解,那麼在與別人的交際的過程中,就很容易發現別人不嚴謹甚至是荒謬的言論,這樣也就可以減少自己重複犯同樣錯誤的幾率。

哲學呢,它不是單純一種知識的積累和凝聚,也不是哪一種認識的結果和升華。哲學其實是很抽象的一門學科,它的主要對象是人類的思想,人們通過學習哲學,來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哲學可以讓人明白自己,看清自己,換句話說也就是更了解自己。哲學是辯證的唯物主義思想,我們接觸的最系統的哲學應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離開馬哲的哲學體系,可以說都不能夠算為真正的哲學。馬克思曾說過:「我們的真理不能顯赫一世,但它會永存的存在。」

其實,學習哲學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的意義都是巨大的,因為哲學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如果能夠學會很好的解決哲學問題的話,那麼現實生活中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學習哲學能夠幫助我們人類理清楚現實生活。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學習哲學來改變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使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好的轉變。

在我們大家讀大學的時候,都知道除了哲學系以外,哲學還是其它專業的公共課,目的就是要讓還在讀書的青年人能夠通過學習哲學後,可以用生活中的語言來表達哲學內容,從而提高人的理論水平,使人們在表達自己思維內容時,能夠脈絡清晰,學會概括。

喜歡學哲學的人,與同一級別的人相比較,可以讓人明顯的感覺到無論是在競爭力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等各方面水平都會更高一級。我們今天只曉得大部分知名企業家的哲學理論都非常紮實。例如,張瑞敏的海爾集團,就有著名的海爾管理學,如果張瑞敏沒有很好的哲學思維,是不會有海爾管理學的誕生的。其實,像什麼李彥宏、董明珠、馬化騰這一類人,無一例外,都是哲學思辨能力很強的人,所以他們才會後今天的成就。這就是哲學的力量。

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雛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春秋以後的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研讀《道德經》,因為它對治國是有很大幫助的。當然,皇帝還要讀其它書籍,應該說是博覽群書,把所學的知識與哲學融會貫通,才有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個明君。

經過上面有書君一系列的長篇大論,相信一些朋友對學習哲學的目的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有書君畢竟不是哲學家,雖說對哲學也有愛好,但是所說的言論,也僅僅代表有書君個人意見,對朋友僅供參考。

如果有朋友,在讀了有書君這篇文章後,突然也有了想去學學哲學的衝動,那有書君推薦先讀哲學類的小說,小說是有故事情節的,讀起來不會顯得太枯燥無味。例如小說《蘇菲的世界》;在讀過一些哲學小說後,就可以讀點簡單的哲學專業書籍例如《西方哲學史》,當然也要看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的哲學是空前絕後的,沒有哪一個哲學能夠超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因此馬哲是必讀的,不要忘記哦!


對比一下霍金說的"哲學己死"→我們可以認為:→馮先生這句話是從哲學家的角度說的,也許以前真可以說:人只有學了哲學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但現在,科學越分越細,很多學科內已經蘊念了豐富的哲學思想,因此:

→→現在的自然科學家,很少有人會花時間去學習哲學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偉大的科學!

→→從1996年"索卡爾"事件所引發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論戰,我們可以看出,當代絕大數自然科學家對哲學家不屑一顧,他們更不可能學習哲學。

在很多大學,哲學是一門公共課,開這門公共課的目的不是為了哲學專業→我們還是用俗話表達一下作為公共哲學的目的→也是非專業人員的學習哲學的目的!1>通過學哲學,教會人思考。

→哲學是認識論,認識論教人如何思考問題→<正面/反面,主觀/客觀>,辯證法教人如何反思、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等等,→人會思考才有思路,而思路決定出路。

2〉通過學習哲學。使人提高理論水平,教人學會概括

→哲學裡有一個金句→"透過現象看本質",面對紛雜的事物/千頭萬緒的現象,如何看本質呢?那就要通過學習哲學,從而提高理論水平,學會概括的方法。

3〉學習哲學,可以增長人文知識和思維知識。

特別是哲學裡的"辯證思維",是通往創新思維的導航器,能為創新思維打開大門。

哲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學問,

如果學知識只是為了功利性地學以致用,那麼往往欲速不達|!

4>學習哲學,會使人在同級的水平上更高一級!

假設A,B兩人學識相同/能力相似,而A學了哲學,B沒學,那麼A一定比B更具有競爭力和思辯力!!

→A與B的區別就象"能文能武"與"一介武夫"的區別一樣l

→哲學使人智慧是一道公理!!信不信由你。

無數事實證明:很多成功的人士往往也是半個哲學家,甚至比半個還要多→你去張瑞敏的海爾管理學院看看就明白了

5〉社會類工作者要學一些哲學。

很多學生畢業後會從事社會類工作,哲學在社會學科知識中,它是NO:1,可以說哲學是社會學科的基礎,因為所有的學科,如果離開了哲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將寸步難行!

特別是一些高級幹部及高級管理者更要懂些哲學!

特別是高層戰略戰術決策者,哲學是必不可少的

毛主席反覆強,黨的高級幹部要學習辯證法,就是這個原因!

附錄"索卡爾"事件<百度資料>

1996年5月18日,美國《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一條新聞:紐約大學的量子物理學家艾倫· 索卡爾向著名的文化研究雜誌《社會文本》遞交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超越界線: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釋學」。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故意製造了一些常識性的科學錯誤,目的是檢驗《社會文本》編輯們在學術上的誠實性。結果是5位主編都沒有發現這些錯誤,也沒有能識別索卡爾在編輯們所信奉的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科學之間有意捏造的「聯繫」,經主編們一致通過後文章被發表(但事實上這篇文章最終並沒有被發表),引起了知識界的一場轟動。這就是著名的「索卡爾事件」。

在隨後的時間裡,「索卡爾事件」被西方各大媒體在頭版廣泛報道。人們稱之為「詐文」、「玩笑」、「一場惡作劇」、「一場騙局」。學術界的大多數人站在了索卡爾一邊,認為這也是他們自己反對學術界中蒙昧和虛偽的鬥爭。

事件一俟發生,就立即觸發了一場席捲全球的科學與人文的大論戰。論戰的一方是由科學家組成的科學衛士;另一方則是後現代哲學家結成的聯盟。世界眾多著名的媒體參與其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這個事件中,科學家普遍表達了對哲學家的不屑一顧!!

人們學習哲學有很多目的,我見到有好些人學了哲學,然後成了抬杠專家,有的人成了哲學史學家,但是我認為這些並不是哲學的最重要的功用。

我在北大學哲學課的時候,曾問過老師這個問題,學習哲學有什麼用?

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回答——學哲學可以使人自信。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回答,因為擁有獨立思辨能力的人,一個能把自己從紛繁的世界中抽離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思考自己和世界關係的人,毫無疑問地,他會變得更加自信。

對邏輯和哲學思辨足夠了解的人,很容易就能發現別人言論中的不嚴密甚至是荒謬之處,這樣一來,他們便不會人云亦云,他們會把別人說過的話,自己再重新思考一遍,然後得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結論。

培養這種思辨能力,學習哲學可以做到,學習科學也可以做到。

但是哲學和科學在解決人類目前問題上還是稍有分工的。科學幫助我們更多地解決現世生活的問題,也即更為實際的問題;哲學幫助我們解決大腦思維自我認知和調控的問題,也即更為抽象精神層面的問題。

科學幫助我們製造汽車飛機電腦,哲學幫助我們思考我們和汽車飛機電腦之間的關係,也幫助我們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客觀地講,我並不建議所有人都深入地學習哲學,我們目前的哲學教育體系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但是對於那些樂于思辨,樂於鑽思維「牛角尖」的朋友而言,哲學肯定是不二之選。

人之所以為人,不是因為我們會種地收穫吃果子,而是因為我們會在吃果子的同時想一想為什麼果子是甜的,不僅從科學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也從哲學層面去思考這個問題。

更進一步地,我們會思考,人活著有很多樂趣,可是為什麼又有這麼多的痛苦。過去的時候人吃不飽飯痛苦,可是今天人吃飽了飯還是會痛苦。什麼是造就人類幸福與苦難的根源?是上帝?是佛祖?是玉皇大帝?是造物主?還是大自然?

對大自然而言,人類究竟是一種手段,一種實現大自然進化計劃的手段;還是一種目的,人類本身就是大自然所服務的對象,一切皆因人類而生?哪種想法更為合理,哪種想法更能讓人解脫,那種想法更能激發人類的潛能?

我們是否足夠聰明來認清自己?還是說我們只不過是高等智慧眼中的螻蟻?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我的讀者們,學習哲學並不能幫助你徹底解決上述任何一個問題,但是,它會賦予你思辨的能力,讓你進入思考這個級別的問題的階段。有了這種能力,你和有智慧的人一起談話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大家說的都是普通的語言,但是那些智慧的東西你能聽懂,別人卻聽不懂,那些深謀遠慮你能看到,別人卻看不到。

最後,如果我的讀者讀到這裡,產生了對哲學更濃厚的興趣,而不是覺得不知所云,那麼你應該試著多了解一些哲學,你會因此而發現一片更大的世界。


謝謝題主的提問。回答問題之前先由衷的為題主的問題點贊!因為這個題目真的很棒!看得出,題主也是一位哲學愛好者。古今中外,哲學大家層出不窮,哲學典籍也浩如煙海。要想全部通讀絕非易事。本人雖常常淺嘗輒止但也拜讀過部分哲學大作,對馮友蘭先生關於學哲學的論點深以為然。

關於學習哲學的目的,不敢與各位專家和大V共論,試著談一下個人的體會。

一是學會安身立命。遺憾但並非危言聳聽的說,很多人活了一輩子直到死都沒有弄清楚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學習哲學。哲學有兩大功效,一則樹立世界觀,也就是正確認識這個世界或者說弄明白這個世界的本質;二則掌握方法論,也就是學會如何認識和分析這個世界。哲學既探索這個客觀世界,又指導人的主觀世界。哲學能讓你更自由的從高處俯視這個世界,也能儘可能的讓你接近真理。很多人認為哲學是虛無縹緲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實則不然。古今中外所有的大家,不管是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還是當今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學哲學、懂哲學、用科學。我身邊有不少小有成就的商人,有的搞金融,有的做投資,問他們成功的秘訣,「竟然」都說是學習了哲學。

二是掌握必備鑰匙。就像憲法是根本大法和母法一樣,哲學是總科學,是科學的科學。所有學科都是以哲學為基礎。哲學也能指導所有的學科。如果把所有學科都比作相對獨立的倉庫的話,那哲學不僅僅是一把總鑰匙掌管大倉庫,而且能打開所有的小倉庫。毫不誇張的說,從意識(人類特有)角度看,哲學一旦崩塌,這個世界就將會隨之崩塌。無數事實反覆證明,任意學科遭遇困惑時,或早或晚都能在哲學那裡找到答案或者方法。一句話,不管你從事什麼學科,都難以迴避哲學。

三是提升人生質量。哲學最大的好處在於教你如何思考問題和看待問題。她能開拓思維和眼光,能讓你具備一種軟實力,從而獲得一種超越現實的獨特力量。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她能讓你從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中發現真相或真理。她能讓你養成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獨立而正確的精神。遇到困惑或遭遇迷惑時,她能有效防止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竊以為,造謠、信謠、傳謠的人肯定都是沒有學過哲學的人。一句話,學習哲學能夠有效提升人的生命質量。

以上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人們一直在從事著兩項基本活動,一是認識世界,一是改造世界。在此過程中,漸漸有了具體科學知識,包括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它們都是某一特定領域中的問題,如物理學、化學、法學、政治學、邏輯學等。

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以具體知識為基礎,研究它們共同的規律,形成了新的認識,關於世界觀的認識,即哲學,就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哲學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外都湧現出無數先賢哲人和他們偉大的思想,如老子、孔子、孟子、蘇格拉底、黑格爾、康德等等。同樣哲學思想也在不斷發展,直到19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出現,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偉大的認識工具。

那麼學習哲學,更主要的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是什麼?應該是以它為指導,更好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體到每個個人,應該是有利於我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有助於分析人生重大問題,指導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前進;有助於搞好人們的學習和指導工作吧!


1. 釐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你是智慧多元的,你的世界就真實顯現。

2. 當生活出現困境的時候,哲學會給我們帶來智慧的指引,讓內心不在迷惑困頓。哲學是人生的擺渡師。

3. 人的一生無非是從青澀到華美的過程。而一路修仙打怪的升級,無不是參局並破無數局,觀坑並填無數坑。只是有人高明,有人拙劣。有人亢奮,有人低落。有人喜悅,有人痛苦。

4. 哲學會讓人心明眼亮,思辨與慧根深種。

5. 用哲學的眼光看世界,會跳出自身的渺小和狹隘。

6. 當你達到了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時候,你的哲學境界可飛升上神。

7. 哲學已經滲透在每一個日常。只是每個人的敏感度、關注度、體驗感、覺醒感等形成了各自的曲線。然後在自己的哲學曲線下生活。


感謝馮友蘭哲學研究院的邀請。謹不揣薄淺而嘗答。

什麼是哲學?翻開詞典,也是我們熟知的,是這樣界定概念的: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學說。是在具體各門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點。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從詞源、起源上講,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人最早創造出「哲學」這個詞,取的是「愛智慧」之意。言下之意,思考哲學者愛智慧,愛智慧的人在思考哲學。這些哲人們主要著眼著力於對世界的追問與思考。早在公元前6世紀,哲學家便開始思考提出世界的本原問題,他們反對過去流傳的種種神話創世說,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質性的元素,如水、氣、火等;他們用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的生成,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代表人物如米利都的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和愛非斯的赫拉克利特等。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萬物的本質不是物質性的元素,而是一些抽象的原則,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是「數」,以巴門尼德為代表的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並認為「存在」是不變的,不生不滅的,運動變化的只是事物的現象。古典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為現代哲學與現代科學鋪設了道路。

為了獲取智慧和知識,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使用了「反思」(reflection)和「沉思」(contemplation)兩詞,認為唯有憑藉反思、沉思冥想才能真正融會貫通,獲得「理性之樂」。這與中國思想家王陽明通過靜坐領悟真相,認清「真己」這個本體,從而獲得「本體之樂」意思差不多。「澄懷觀道」這個實修方法可大致視為人類文化的共識。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的學說。如此,不同的哲學人物、團隊便產生不同的學說,當這種學說達到一定氣候、影響較大時,便可稱為思潮、流派。如科學主義、人本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實在主義、存在主義、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這些思潮、流派以及諸多的身後的哲學家,令人眼花繚亂,甚至望而生畏、望而卻步。但有一點,我們應當確認並堅信,沒有哲學思想指導和滋養的文學、藝術往往便限制其發展的高度,沒有哲學思想指導和滋養的科學同樣會限制其發展的高度。我們知道,牛頓是偉大的物理學家、科學家,他的代表作題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由此可見哲學和數學的重要性。評論家張厚剛先生認為,中國唐代哲學思想比較貧乏,直接限制了詩歌發展的高度。所以,不能對唐代詩歌給予過度溢美之辭。

不要指望學習哲學有什麼實際用處,哲學是最大的「無用之用」。學習哲學,是為了追求智慧,為了提升優化思維,是為了陶冶性情,在把握到一種智慧與抽象性、思辨性、想像性學習中體驗到一種徹骨的豁達和愉悅,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從而受益終生。所以馮友蘭先生說得非常好: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其他的學習是使人能夠成為某種人,即有一定職業的人。這種「成為人」,就是成為天地間一個豐盈飽滿的生命,一個「大寫的人」。

所以我們可說,哲學是使人類生活更進步、更美好的學問。哲學給人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引,它指導方向,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周圍的一切;哲學引導人類真正地思考,而不被世俗的言論所湮沒。哲學的用處在於幫助人調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是一門直接改變人自身而間接改變環境、社會的學問。人們學習哲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超越。

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的精華,引領著時代的進步。一些達到高峰的哲學思想永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永遠指導著後人,影響深遠,影響綿遠。當然,真正的哲學思想是理論化、系統化的,隻言片語的格言、妙語或零散的比較先進的思想,是不能稱之為哲學的。


說哲學沒有用的是沒有學透!

如果學哲學是為了顯擺一下那是扯淡!學哲學就是為了看清、讀懂這個世界。隨便一個什麼東西你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把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重新解讀、結構。

逐光是動物的本能,人雖然已經進化,但一樣具逐光性。 追求光明不好嗎? 好!飛蛾撲火不好嗎? 人比飛蛾肯定要理性得多! 但盲目性也很厲害。逐光時大多數人忘了另一種可能:強光照射下你是看不見對方的,當然對方也看不到你!

黑暗中容易迷失這誰都知道,強光下更容易迷失卻是很多人不懂的常識。 逐光者的躁動不安非常可怕! 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到底需要什麼?那束強光是你的目標嗎?或者真的值得你撲火自焚嗎?

前些年談移動互聯網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如果有眼光五年前甚至十年前你就做好準備,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紅利你肯定已經大有收穫了。

大變局時代,最近的風口就是5G,你準備了什麼?

那個打麻將叫不動、吃酒不陪你的夥伴,突然某一天在網上直播街舞教學了; 你眼裡那個不務正業的「渣男」突然領了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女孩回來,人家早開始搞網路翻譯了; 那個校長不待見同事關係僵的小李老師辭職了,在家開網課比上班工資高多了……

5G時代有太多太多意想不到的奇葩事兒發生,所有的發生都不意外,因為他們提前做了功課。

在大多數人逐光趨熱的時候人家在下冷功夫、坐冷板凳…… 哲學就是那個冷冷的世界,卻讓你具備常人難以想像的洞察力。

快把你腦袋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卸載了吧!智能時代我們需要清零,務必具備熵減的能力,讓哲學幫我們變得清晰、有序……


談到哲學,讓我想起了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這句話是對哲學最精簡,最深刻的理解。

著名物理學家,科學家牛頓把自己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都給了哲學。

蘋果之父喬布斯曾說過:我願意用自己一生的成就去換取與蘇格拉底相處的一個下午。

這些大人物的生命中最終都選擇了哲學。

那麼學習哲學對我們究竟有什麼用呢?

第一:你將擁有最理性的武器,善於思考,敢於質疑,勇於向真理向權威發出挑戰,得到最理想的結果。

第二:你將擁有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這些大人物的哲學思維,強化你的邏輯與獨立思考,理性判斷與決策的能力,為自己也為別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幫助。

第三:你將鍛鍊出思維的複雜性,了解人類思維的變化和發展歷程,同時對於人性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突破日常思維貫式,打破常規,擁有不一樣的視角和立場。

第四:你將獲得批判和重新審視自我的武器。對於自己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有了更加客觀和理性的認識,深入認識自己,取捨觀念,調節情緒,在有秩序和有規律的哲學體系中,不斷更新和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哲學與藝術相似,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又略有不同。一旦進入哲學世界,你思維的廣度,深度,你看待世界的視野都將發生質的飛躍。

雷雨歷史,

帶你解讀歷史,滋潤生活

感謝大家的閱讀,點贊和關注

你們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動力,謝謝你們


簡單翻譯下馮老的話:

1、有些人有某種目的,例如研究人類慾望、研究政治關係、研究經濟學的效應值解析等,希望從這哲學中找到方法去進行研究,也就是為了已有目的而學習哲學;這就是作為人成為人的一種模式(有一定貢獻的人)

2、馮老對於中國哲學這個倫理學大課題研究很深入,也就是通過哲學提高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類社會的認知,這就是作為人成為人的第二種模式(具有智慧的人)

3、有些人沒有目的,沒有興趣,但是從哲學中發現了某些人生的道理,從而開始另一種生活模式,這就是作為人這種生物成為社會中的人這種個體。

尼采解答:這句話是假話時,兩個話實際所指不同,第一個話是前一句話,第二個話是一種概念定義,實際上這是一段陳列的第二句,例如「我剛才說我是貓進化來的,這句話是假話。」

馮老的前後兩個人所指也不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根據馮老的研究方向和興趣以及他的著作,都說明馮老是一個重視道德與智慧的人,有了這個背景,再代入這句話,原意可能偏向於哲學通過提升個人的智慧和道德可以讓人更好的與他人和社會交互(包括觀察),而不是獲得一個職業技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