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先生1918年於北京大學哲學門畢業, 1923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對於中國、西方哲學精神都有著比較深刻的了解,使他能夠站在比前人更高的起點上來審視、研究中國哲學。先生所著的《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是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影響都極為深遠。

此3本書的區別簡單概括為:

《中國哲學史》是馮先生在國內任教時寫的課本,3本相比較而言,此書更加系統全面,價值更高,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中國哲學史》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史專著,書中很多觀點皆屬創舉,一直被學界公認和沿用。

《中國哲學簡史》根據先生在國外講學的英文講稿整理而成。因為是講給外國學生聽的,所以內容明白易懂。《中國哲學簡史》的漢譯者是塗又光,趙復三。該書雖然篇幅有限,卻不乏智慧與洞見,是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的橋樑,是了解中國哲學最著名的大眾讀本。

《中國哲學史新編》(共三冊)是先生老年時應某種需要而寫的哲學史籍。該書結合了馬克思主義,融入了時代思潮,突出了中國特色。書是好書,恕不評價。

說說《中國哲學史》

國學大師陳寅恪稱:《中國哲學史》「取材謹嚴,持論精確」。

《中國哲學史》是先生利用當時西方哲學最新的研究方法寫成的中國哲學通史。

該書分為上卷子學時代和下卷經學時代,從先秦的孔子一直講到清末廖平,較為系統的梳理了儒家、墨家、道家、名家、陰陽家、法家等中國哲學史上的幾個重要流派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演變及更新。該書內容的時間跨度在當時來說是最長的。

在這之前,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冊只講到先秦,沒有下冊。

用先生自己的話說《中國哲學史》有兩點可以引以自豪:

一是把先秦名家的辯者區分成兩派,即合同異、離堅白兩派;

二是分辨出了宋代程顥、程頤兄弟思想的差異和特點,換句話說即朱熹繼承發展了程頤思想,陸王繼承發展了程顥思想。

先說到這裡,再說就扯太遠了!

這3本書的區別不知你是否明白?其實這3本書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