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篇文章討論的是肉眼不能分辨的情況。比如,有的人會裝成富人,吸引身邊的人的注意力,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是真的有錢,還是裝出來的呢?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他的言談舉止進行初步判斷,因爲一個人的內在品格和修養短期內是難以改變的。比如,一個樂意把時間用於提高自己、改善生活質量的人,往往擁有更多的財富。

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虛榮心,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爲,追求更完美的、鏡像的自我,是人類的行爲驅力。所謂虛榮,即自我滿足,最終迷失在金錢裏。

虛榮心重的人可能有以下表現:囤貨、透支信用卡、過度購買、工作狂。 在他們內心深處是堅信金錢可以緩解焦慮的,當他們想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感時就會去消費或者賺錢,但是這可能又會讓他們的慾望變得越來越多。

這類人拒絕面對自己現實的財務狀況,儘可能讓自己“縮小”自己的金錢問題,他們會拒絕整體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以逃避焦慮。比如,故意不查自己的銀行餘額,還有拒絕支付信用卡賬單,這些都是典型窮人的表現。

而對於真正有錢的人來說,他們不需要這種“虛榮心”。因爲自己擁有的足夠多,購買奢侈品只是爲了更好的產品體驗而不是那個亮閃閃的log。

他們花錢是爲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拼命向別人證明自己。從這個角度看,真正富裕人,心態往往也更加處變不驚,金錢只是爲他們服務的工具罷了,他們不會被金錢控制。

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裝”富不僅會讓我們離財富自由越來越遠,還會讓我們心態更加糟糕,患得患失。社會心理學家總結出了富人之所以富裕的原因。

1、在人們衆多的經濟決策中,投資理財決策所獲得的收益,纔是造成高收入羣體的資產與中低收入人羣拉開幾何級數量差異的原因。即投資理財纔是決定個體收入水平的關鍵因素,富人擅長用錢去產生更多的錢,這也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根本原因。

2、研究發現,相比於窮人,富人在消費決策上更加理性,他們幾乎不會過度消費,他們不會用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舉個例子,富人對於必需品的購買不會猶豫,而窮人則熱衷於打折物品,他們經常會購買一大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只是因爲便宜。

3、富人更喜歡思考未來,他們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建立長久的理財計劃,他們不會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逞一時之快,他們在乎的是長久的、穩定的增加儲蓄。

4、富人和窮人在心態建設上差距巨大,富人永遠相信自己有能力讓自己過上理想的生活併爲之付出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讓自己活在幻想當中。相比之下,窮人則異常缺乏信心,於是他們喜歡通過炫耀自我滿足。

而富人則幾乎不會刻意去炫耀自己的金錢,越愛炫耀的人可能越是“空殼子”。如今的網絡時代,我們經常看到所謂的“成功人士”輕輕鬆鬆月入百萬,這讓很多人開始焦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其實我們不必過分焦慮。

網絡時代,真真假假,你看到的“白富美”可能也只是被網紅公司包裝後的結果,而你家門口的燒烤攤老闆可能早就月入數萬了,更多行爲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第一心理哦~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行爲心理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