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首部曲的《饥饿游戏》,被媒体誉为是近年最忠于原著的改编电影。笔者不曾读过此系列小说,但光就电影版的《饥饿游戏》,其精致、流畅,令人惊艳!

       《饥饿游戏》呈现一架空之时代背景:在「施惠国」里,由一富饶进步的都城及环绕四周的十二个行省组成。都城为维持其威权统治,强令各行省每年交出十二至十八岁的少年、少女各一,参与只留下一名「胜利者」的「饥饿游戏」,互相残杀,致死方休,都城并实况转播至全国。而这次,Katniss自愿参加此猎杀游戏,以代替不幸在「抽签日」被抽中的妹妹……。

        首先令笔者眼睛一亮的是电影精致的美术、服装的视觉设计。

        都城富庶奢华,所有建物地景都在标示其掌握了所有政治经济命脉。身处其中的人(甚至宠物),皆身著各式夸张华服,既繁复又简约;以现实眼光观之,皆是只会出现在时尚杂志而非日常生活中的造型。身为电影观众,很难不被其炫目前卫的美术服装吸引;但同时如同从行省来的少年少女们,在惊叹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悲哀。电影以视觉语言突出了都城与行省的差异:相较于夸艳的都城,偏远行省不论在地景色调、人物穿著,皆是黯淡贫穷。奢侈无聊的都城人,视穷人的性命为草芥,把观看年轻生命互相残杀的过程当作游戏;而被压迫剥削至极的行省百姓,甚至愿意在致命签筒里多放几张签,只为了多换一点食物。小说电影打造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施惠国」,但这难道不是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缩影吗?

        除了美术服装的视觉设计,电影也以其优秀的特效,创建了都城不可思议的进步科技。在这被唤作「游戏」的残杀过程中,游戏设计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少年少女者的原始战场中,随时放下火球、怪兽、物资……,宛如线上游戏的真实版。虚拟与现实交错,令观者目不转睛,而道德、科技与人性,复杂与隐忧,缠绕其中。

        电视实境秀、年轻生命被迫互相残杀……此种主题,在文学小说与电影里,都见相关创作。除了日本的《大逃杀》外,参与此次电影版编剧的原著作者Suzanne Collins,就曾表示《苍蝇王》是她至今不断重复阅读的小说,而Theseus的希腊神话、电视上播的实境秀节目,都曾引发她创作的想法。然而《饥饿游戏》,仍是全新的创作,在相似却仍有不同的背景设定上,其更复杂及反映了当代的环境议题。当媒体、极权、贫富、反叛,相互交织在一起时,已经不只是小说/电影中参赛者的生死关头,透过电视看转播(甚至影响情况的「投资」)的都城人、行省百姓也参与其中,而电影萤幕之外的我们,又真的置身事外吗?《饥饿游戏》在残杀情节上,以较低调的镜头处理,害怕血腥场面的观众不用太过担心。此电影重点在探讨政治、经济、媒体权力的互相缠绕、剥削、隐瞒、表演;人类生存的原始欲望,结盟与反叛;善恶的先天与后天;以及希望与绝望的恐惧双重陈述。其中一场戏里,总统问游戏设计师「为何游戏要留有一名胜利者?」,总统的问题以及说出的答案,令人印象深刻。

      Jennifer Lawrence的表现到位,表现出女主角的坚毅、不安与崩溃,以及身为从小照顾寡母、妹妹到如今在生死竞技场求生,所必须有的谨慎以及心思的算计。整部电影在叙事上十分流畅,角色也都立体;然而,或许是因为相较小说,电影篇幅稍稍不足完整交代好各角色间的心理、情感变化。不过,这些变化,似乎在足堪玩味的结尾几场戏中,又透露出端倪。无论如何,笔者个人认为《饥饿游戏》的完整度,不会缺首缺尾的让人感觉只是作为「首部曲」的托词;而能成功视之为一部独立完整的作品。并且,因著角色塑造的魅力、架构完整的世界观、令人玩味的结尾,让人期待续集,甚至想找来原著小说阅读。

     《饥饿游戏》,流畅、精致、好看。而电影片尾的音乐,犹有余韵,如同电影里呈现的现象、道德观,寓言或者预言,引人深思。

图片来源:YAHOO电影

by 阿青

※本影评只限露出在in89豪华数位影城相关网页中,若有需求,转贴文章需事先提出使用说明、用途,著作权保护实施中!

饥饿游戏时间表

in89 豪华数位影城
in89豪华数位影城官方部落格
地址:台北市武昌街二段89号
TEL : 02-2331507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