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jpg 

『市场上能持续获利的产品(品牌),绝对不是价格最低的。』这句话很有意思,崴爷特别想和创业家们分享。

老实说,崴爷也曾经有过「低价」就是万灵丹的迷思。崴爷在开火锅店时期,每年5-9月就是所谓的「火锅淡季」客人几乎少了一大半,曾经尝试过「低价」促销希望拉抬业绩,但几年尝试下来发现了几个「大问题」。

(1) 假象顾客
崴爷发现「低价折扣」所吸引来的消费者,都是抱著贪便宜的心态,很难变成「常客」,素质也相对较低,当价格一恢复正常,这些假象消费者就不见了,有时反而也影响「常客」的感受 (原来平常我都买贵了?!)。

(2) 预期心理
因为消费者已经预期到会有「低价折扣」,也知道产品的「售价底线」,所以这样的预期心理,反而以想到正常价格期间的业绩,「不打折、就不买」消费者宁愿等到折扣期才消费,就像百货公司「周年庆」的消费心理。

(3) 获利评估
通常要能刺激销售量,价格一定要降到「有感」,才可能冲出大量,另外,也需要额外的「广告宣传」才能让消费者知道降价的讯息,常常结算业绩时发现「获利率减少」、「广告费增加」,真正的「获利」,只是辛苦的「工钱」。

崴爷特别提醒:『「网路销售」更是如此!』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当你的产品出现过「破盘价」,这些低价的历史资料,很容易的就留在搜寻资料库中;而习惯「网路购物」的消费者,70%在购物前会先「作功课」(比价),这时候很容易就知道原来产品可以卖到这个「低价」,反而会大大减低「立即购买」的意愿!

这个在崴爷操作自有品牌「双豆水、玉米须水」时,特别有体悟!当决定上「团购网」之后,就注定产品价格就再也『回不来』了。
当时「团购网」活动虽然已经下档,但崴爷发现,产品在自家官方销售平台、其他经销商通路,已大不如前;难怪越来越多老经验的品牌,对「团购网」的态度越来越保守。

「低价策略」可能会是万灵丹,但「绝对」是毒药,如果想长期经营的品牌和产品,千万要三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