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是把北斗介紹給‘外國人’,”突尼斯女工程師娜達對新華社記者特意強調,“我可不把自己當‘老外’,我和北斗早就是一家了!”

4月1日,第二屆中阿北斗合作論壇在突尼斯開幕,在“家門口”迎接“家人們”的到來,娜達特別興奮。

從突尼斯到馬來西亞,從印度尼西亞到日本,像娜達這樣與北斗結緣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不僅承載着“酷酷的”先進技術,更飽含着暖暖的愛與希望。北斗走向全球的過程中,也吸引更多人走近中國。

2018年11月19日2時7分,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長時間曝光照片)

“很有成就感”

一年前,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突尼斯建成開放,45歲的娜達作爲阿方工程師、講解員,開始了與北斗的“親密接觸”。這項來自中國的先進技術,能爲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定位導航服務,在農業、交通、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給民衆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讓娜達興奮不已。

“我特別驕傲,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熱情。”娜達每天要接待多個參觀團,有學生,有專家,也有企業代表。從整理資料、佈置展品到悉心修改解說詞、策劃專題培訓活動,她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娜達所說的成就感,在於北斗的國際化進程。作爲北斗首個海外中心,以及全面展示技術應用的窗口和開放合作平臺,中阿北斗/GNSS中心見證着北斗走向全球。

去年12月27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儘管還不到早上8點,收到中國同事的喜訊後,娜達就直奔中心,下載了中方遠程推送的最新版北斗藍皮書和服務性能規範,並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佈:“今天,我在阿拉伯又‘北斗’了!”

因爲對北斗的熱愛,娜達目前正申請到中國學習的機會,希望能掌握先進的技術拿到衛星導航方面的學位。

瞭解娜達的更多故事,請戳視頻

“希望爲北斗貢獻力量”

有人推介北斗,有人研究北斗。馬來西亞彭亨大學教授薩比拉就是這樣一名研究中國北斗、希望優化北斗應用的“老外”。

馬來西亞彭亨大學教授薩比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2017年,彭亨大學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協議並建立了衛星導航聯合實驗室。薩比拉團隊主要負責測試北斗系統在熱帶氣候條件下的運行狀況,研究如何減少延遲、提高精準度。

她說,馬來西亞有大面積的棕櫚種植園和稻田,要邁向“精準農業”離不開衛星定位系統,而現階段廣泛使用的美國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難以滿足精準度要求。“希望北斗系統能夠做得更好,我們已經看到它具有很好的潛力。”

一輛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動駕駛設備的農用拖拉機

北斗系統不僅給中馬兩國之間學術研究合作架起橋樑,還在東南亞所有參與國家織起一張“合作網”。薩比拉說,聯合實驗室給她和同事們帶來許多國際合作新機遇,“我們可以針對北斗在新加坡、印尼等鄰近國家的應用展開研究”。

作爲科研人員,成果頻出令人欣喜;作爲教師,培養人才更有成就感。薩比拉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她的學生已經參與發表了高水平論文、提出了相關應用模型,將來他們會是馬來西亞衛星導航領域的新一代專家,並有機會從這裏走向世界。從這個角度說,是北斗讓他們與世界相連。

“希望能爲北斗衛星系統作出貢獻,讓它更有效地在全球範圍內應用!”

“產品好用,生意好做”

雖然在印尼土生土長,但作爲一名華人,楊國順始終爲中國的每一項成就感到驕傲。這兩年,楊國順的“中國驕傲”又多了一份,那就是北斗。

據介紹,印尼國土資源部門近兩年加大力度採購中國的北斗系統,用於國土面積測量、海岸線測繪以及自然資源探測等。除了政府採購,北斗在普通消費者中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也越來越高。

這一點,作爲北斗產品代理商的楊國順有發言權。“我每年賣出的產品數量都在增長!”他說,目前在印尼,一些需要衛星導航服務的設備,如果沒有安裝北斗或者不能兼容北斗,可能就不那麼受歡迎。

只有“好用”,才能“好賣”。楊國順說,價格公道的北斗設備不僅爲用戶提供了新選擇,而且相對GPS系統,北斗在印尼提供的服務也更有優勢,“尤其是在動態定位和測量服務方面”。比如要給城市中兩座高層建築中的移動物體定位,北斗就能體現出更大的優越性。

楊國順的誇讚,在日本同行口中也得到印證。北斗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合衆思壯日本分公司營業部長若澤·布里塞尼奧告訴記者,現在覆蓋日本上空的北斗衛星越來越多,信號也越來越好,隨着北斗系統的不斷完善成熟,北斗產品和服務在日本也將更具競爭力。

“如果能很好地運行下去,北斗系統的全球應用將會增加,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布里塞尼奧說。

-END-

策劃:楊駿 劉石磊

記者:黃靈 馬迪 林昊 樑輝 華義 羅國芳

編輯:沈浩洋 唐志強 鄭凱倫

剪輯:樑愛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