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廚子不看菜譜看上兵法了!

  日前,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齊名的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宣佈成立北斗航天汽車,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並將在5年內投資200億元人民幣。

  一直以來,北斗導航系統在汽車領域,主要是運用在車企導航上,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授時功能,聯合研發精準定位導航地圖技術和適於國內整車廠前裝的精準定位導航系統。

  然而此次卻翻身農奴把歌唱,開始自行生產研究新能源汽車,此舉不得不引人遐想,跨行業製造廠商是否會顛覆當前傳統車企?未來汽車又會是怎樣?

  傳統車企遭遇跨行競爭

  目前傳統車企面對的跨行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於新能源汽車領域。在不少城市有着限行政策和一牌難求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把選車目光放在新能源汽車上,而傳統車企雖有着深厚功力可以造出新能源車型,但是在電池、續航和智能控制等重要方面,還是無法達到如特斯拉的高標準。畢竟傳統車企在燃油車還未禁止售賣之前,顯然是不會花費大筆經費、精力進行產品轉型。

  當傳統車企遇到會兵法的廚子,例如北斗航天汽車,可真是有苦說不出。首先一組很清晰的官方數據顯示,北斗導航申請專利3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佔比達30%以上,四大核心技術“電驅動系統、電池PACK和電池管理系統、整車控制系統、整車輕量化”均具備國家權威認證,並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尤其是電池安全管理系統和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等發明專利,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其次拋開這些數據,有一點需要明白,以上所陳列的東西,基本能在最先進的北斗衛星上找到。比如作爲衛星核心零部件的電池,這相當於行業頂尖技術下放,直接打破新能源汽車格局,傳統車企很難拿出有力的籌碼,與國家軍工級企業進行比拼。假如日後埃隆馬斯克也把自家火箭上的技術,拿到特斯拉上進行使用,那麼傳統車企們是該思考下如何應對了。

  未來汽車進入數據智能

  此次北斗導航進入汽車領域的同時,還比較低調的參與百度Apollo計劃,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及智慧交通技術,打造適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終端器。這也再次證明未來汽車會進入自動駕駛的數據智能時代,不過你真的明白自動駕駛的意義嗎?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統計,每年90%以上的交通事故人員傷亡是由駕駛員失誤導致。如果自動駕駛可以在未來進行普及,將爲美國節省數千億的交通事故成本,還可以大幅度降低交通擁堵並提升出行速度。

  當未來汽車進入數據智能化的自動駕駛後,將會成爲車與車的直接交流,不在需要經人爲反饋後再進行操作。如同人類進行通信時代,不再需要到達可視距離才能進行交談,這樣會大幅度提升行車的安全和效率,畢竟人腦的計算能力還是無法與電腦相比。

  自動駕駛現階段需觀望

  自動駕駛,無疑是確定過的未來趨勢,但是按照當前發展速度,仍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以特斯拉爲例,2016年model s車型出現首例自動駕駛模式下發生撞車事故,導致司機身亡。事故調查最終結果顯示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出現誤判,導致車輛沒有采取制動措施,從而發生碰撞。

  在此後的2018年,優步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動模式下,撞死一位過馬路的女子,這是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導致行人死亡的事件,由此也引起各方人士對該技術的懷疑。再加上近期特斯拉車型,多次出現遇到前方障礙物無主動剎車的事故,更是引起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恐慌。

  由此也證明現階段自動駕駛對實際環境的智能預判,與人腦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那麼在對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升級優化系統時,仍需向用戶聲明,自動駕駛還未達到脫離人工幹預的情況,以免造成麻痹狀態下無謂的傷害。

  結語:當這些處於世界頂尖級別的企業,開始跨行做汽車時,傳統車企既然無法在高新技術儲備上與之比拼,跨行企業短期內又無法擁有製造能力。那麼不妨換個思路,各自放下身段,傳統車企爲跨行企業提供製造平臺,跨行企業利用自身頂尖技術的優勢,兩者達成達成互補,這樣既能讓用戶得到實惠,還能共同取得進步,增快中國汽車行業發展,何樂而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