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使用 CODING!

這份最佳實踐將幫助你掌握 CODING 敏捷管理工具,更好地實踐敏捷開發流程。

什麼是敏捷研發

敏捷研發是涉及整個軟體工程的理念與實踐,它的核心是迭代和增量式軟體開發方法。開發者快速發布一個可運行但不完美的版本投入市場,在後續迭代中根據用戶的反饋改進產品,新增一到多個用戶可以感知的完整功能,從而逼近產品的最終形態。迭代就是整個理論的核心,坦白的說迭代開發並不是新鮮辭彙,但是敏捷研發理論大大完善了迭代開發的理論,使之能夠被廣大的軟體開發團隊認可,並開發了具體的實踐方法如:Scrum 等。

敏捷研發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它是組織文化,流程以及工具的結合體,在敏捷研發介紹中要著重強調三者的同樣的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工具,流程,組織文化」。缺少工具支持的敏捷研發無法實現「高速」;缺少組織文化支持的敏捷研發會讓團隊成員之間無法團結一致完成共同的目標。

如何使用 CODING 進行敏捷研發(SCRUM)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承載了最先進的敏捷研發理論,能夠幫助您和您的團隊快速入門敏捷研發,並通過標準化的流程和完整的信息統計成為企業實踐敏捷研發的好工具。

創建項目

敏捷研發的第一步是確認敏捷團隊的人員構成,並選出對此次項目最為瞭解的成為 SCRUM 負責人,負責人不一定是團隊中職級最高的那個人。

在確立好團隊成員之後,在 CODING 研發管理中創建一個用於此次敏捷研發的項目,創建完項目之後將團隊中所有的成員都加入到該項目中。CODING 的敏捷研發模塊主要是由 5 個核心功能構成:迭代、需求管理、工作管理、缺陷管理和測試管理。同時在迭代中還有完整的統計功能,方便負責人實時查看整體研發進度。

需求管理

首先要由本項目的產品經理在需求管理模塊中制定項目的產品規劃並負責維護和更新。因為接下來的產品迭代都是建立於需求之上的。

在規劃需求的時候,優先順序越高,時間要求最緊的需求文檔需要越完善。同時可以使用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的文件功能上傳原型圖等必要文件,並關聯到需求中。

當然整體需求是需要整個團隊配合的,每個功能都需要經過團隊評估。團隊的其他成員在看到需求的時候可以通過線下會議或者線上討論的形式(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的需求管理模塊支持團隊成員之間在需求下留言進行討論,並由產品負責人實時更新內容,同時支持版本控制,方便溯洄)進行需求討論。

迭代規劃會議

在團隊已經到位且產品規劃已經完善後,就是時候開工了。

這個時候需要 Scrum 負責人組織整個項目中至關重要的會議-衝刺規劃會議,Scrum 負責人可以通過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中的項目公告功能提醒大家並同步會議的整體信息。這個會議是所有敏捷會議中最重要的會,因為它是接下來很長時間工作的基礎。一個好的計劃會議基本代表著整個迭代成功了一大半。通常這個會議的時間較長,所以需要各個成員提前做好準備。在會議中整個團隊需要把之前做的初步產品計劃進行更細顆粒度極的細化,把需求拆解成可以執行的事務,並對每個工作進行工時的預估。如果整體工作量超出了團隊的產能,需要適當的將一些需求放到下個迭代;如果低於產能,需要將後續的需求前置。所以產品經理需要確保儘可能多將需求準備完善。

第一個迭代

在會議結束以後,所有的工作都定義清晰之後,Scrum負責人就會把規劃好的需求、缺陷和工作添加進迭代中,並設定好開始和結束時間,同時 Scrum 負責人還可以在迭代中實時查看整個迭代的進度和距離此次迭代結束還有多少天等信息。

接下來就開始第一個迭代週期了,這個過程中,迭代模塊中的統計面板將是所有團隊成員最為關注的地方,根據進度調整自己手上的工作,而如何確保迭代按照原計劃進行則是 Scrum 負責人所最關心的。

在迭代開始後,團隊需要通過每天早上開站立會議來討論和解決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每天的站立會議儘可能的精簡,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團隊成員每天早上需要描述昨天做的事情,今天要做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問題。當有問題出現,相關的人需要一起協力解決。每天的會議紀要可以使用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中的 wiki 功能進行記錄,方便查閱。

在迭代模塊下的事物狀態趨勢通過堆疊式面積圖的方式來展示事物(需求、缺陷和工作)的狀態以及隨時間而變化的程度,可以進一步幫助 Scrum 負責人瞭解每天哪些任務的進度。

結束第一個迭代

當到了迭代預設的結束時間之後,就意味著迭代週期的結束,無論是不是所有事務都完成了。

在迭代真正結束之前,需要由相應的產品負責人對所有的成果進行評估,確保事務完成情況和計算最初設想目標的達成率,在所有事務評審完成之後。Scrum 負責人就可以點擊迭代中完成迭代的按鈕,正式宣告本次迭代的結束。

最後整個團隊還需要進行一次回顧會議,回顧這次迭代有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並列出下次的可執行任務,便於改進整個團隊的研發效能。

測試管理

一般來說,每次迭代會產出一個可上線的版本,在正式部署之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測試。

現在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的測試管理功能由 18 年收購的專業測試工具飛蛾( FEIE.WORK)承載,現已實現了企業賬號打通,可以直接在測試管理中點擊跳轉到飛蛾的工作界面。

在飛蛾中測試工程師可以根據功能情況,編寫測試用例、規劃和執行測試計劃。在測試計劃的執行過程中,會有多多少少出現一些問題,稱之為 bug 或者缺陷。所以後續的迭代中,除了需求,我們需要將另一個任務類型考慮進來——缺陷。

缺陷管理

在測試環節和正式上線之後,發現的問題,都可以在 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的缺陷管理模塊中歸納統一,並排出優先順序作為下一個迭代中的工作來源之一。不過這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緊急程度高的缺陷需要第一時間反饋到產品進行修復,優先順序不高的會安排到接下來迭代修復。缺陷管理也具有強大的統計功能,對缺陷類型、優先順序、模塊、發現時間等關鍵指標進行全面的統計,方便測試工程師瞭解項目的整體進度。

開啟新的迭代

敏捷研發講究的就是在可控的情況下進行一個一個短頻快的迭代,每個迭代環環相扣,快速反饋,快速驗證。

想要更好的實踐敏捷在選對合適的流程和工具之外,組織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敏捷研髮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更靈活的組織架構,要適應新的體系遠沒有上面說的那麼輕鬆。而且每個團隊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但是好在實踐敏捷本身就是一個迭代的過程,每一次回顧都會發現一些問題,並在新的迭代中改進。

歡迎試用CODING 研發管理系統。體驗敏捷研發,擁抱變化!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實踐案例更新中——

CODING 敏捷實踐完全指南?

mp.weixin.qq.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