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產後憂鬱症,教養影響跨三代(圖/pixabay.com)

▲嚴重產後憂鬱症,教養影響跨三代(圖/pixabay.com)

作者/婦產科 曾翌捷 醫師

經歷了會陰嚴重裂傷和母乳哺育的雙重壓力,心力交瘁的曉雯(化名)被精神科醫師診斷罹患了產後憂鬱症。在醫師與家人的支持與努力下,曉雯的情況雖然漸漸獲得改善;但是,醫生仍然耳提面命適當休息與規律回診的重要性。曉雯與家人不禁疑惑:不是只是「產後」憂鬱症嗎?都生完那麼久了,應該不必再擔心了吧!

嚴重產後憂鬱恐影響子代心理發展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精神醫學團隊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科分冊( JAMA Psychiatry )的研究報告:嚴重產後憂鬱症若未獲得妥善治療,其憂鬱症狀可能將持續數年;影響所及,甚至可能增加子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由雅芳親子世代研究(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資料庫所收集的龐大資料中,挑選了 9848 位不同程度的產後憂鬱症患者及其生育的子女共 8287 位進行長期追蹤。研究結果發現:經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 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 )診斷為產後憂鬱症的患者,如果症狀持續超過8個月以上未獲改善,其憂鬱症狀可能將長達 11 年之久。

此外,子代追蹤結果也發現,嚴重產後憂鬱症患者的子女,行為發展異常,數學能力低下,甚至成年後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較一般族群顯著增加。相關研究也指出,憂鬱症對子女教養的影響,甚至可能橫跨祖孫三代。

產後憂鬱需長期追蹤以防復發

根據統計,憂鬱症常見好發年齡為 20~40 歲,這段期間同時也是女性生育的高峰期。因此,許多專家認為產後憂鬱症應視為憂鬱症患者受到生產與育兒的壓力而導致發病,而並非只是一種侷限於孕產期間的特定疾病。

因此,產後憂鬱症患者在症狀緩解後,除了針對憂鬱症要有正確的認知與了解以外,日常生活仍需注意生活作息的規律與身心壓力的紓緩,而家人的耐心陪伴與支持更是不可或缺。必要時也可就醫尋求協助,並與醫師充分合作,以減少憂鬱症對個人與家庭所帶來的巨大衝擊。

同場加映:關於憂鬱症,你以為的可能錯很大!

搜尋附近的診所:婦產科

加入照護線上LINE好友,健康不漏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