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有点失望。

 

作者巨细靡遗的引用了许多档案文件,但他似乎不知道怎么掌握篇幅跟力道,引用了很多东西事实上对读者来说是相当无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断节奏跟模糊了论述的焦点,感觉变成了似乎只是想卖弄资料而已;或许一个热爱这段历史的会兴致盎然,但我想一般读者应该反应跟我差不多。如果说本书砍掉一半内容再重新修订一下,可读性会高出很多吧。

可惜了王晨老师的翻译。

 

布莱希罗德的命运在大多数的欧洲犹太人身上都可以见到,二十世纪纳粹的那种系统大屠杀之前,他们对于犹太民的复杂情绪是由各种偏见混杂而成,更多主要是利益跟仇富,类似东南亚时不时的排华运动。

不管怎样,俾斯麦的豪赌背后是有底气的,这跟战前日本那种动不动拿国运去换是不同的,也跟今天某国动辄要国民“共克时艰”大相迳庭。:P

看到布莱希罗德跟俾斯麦,我就想起了盛宣怀跟李鸿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