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商业化育种的商业本质

来自专栏农学劝退4 人赞了文章

商业化育种的2个必要条件

1、大规模的表型测试系统

2、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植物育种与动物育种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植物数量性状表型有显著的环境-基因型互作效应。所以每个地点都有它最合适的基因型。大型的国际化种子公司拥有大规模的表型检测和数据处理能力,对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筛选和测试后,他所选择出来的产品表型往往就能很接近这个地点的最优值。当然,最优基因型不一定只有一个,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拿玉米育种来说,不同的测验种所选择出来的最优基因型是不一样的。育种的本质就是通过不断的轮回选择,逼近那个最优解。如下图,出了一个全局极值外,还有两个局部极值,很多育种家干了一辈子没出品种,失败原因就是困在了那个局部极值上,站在局部极值上,往哪走都会下降,但受限于客观物质条件,中国的作坊式育种科研单位根本没能力组织大规模的筛选来寻找到那个全局最优。而外国公司能做到这样大的规模,所以偷取国外公司先进自交系再开展组配就成了中国育种者最重要的走捷径的方法。

所以,一个大型种子公司的某种产品占据了某个生态区的市场后,后来者再想超越是非常难的。该公司可以凭借推广该品种持续盈利,以弥补研发该品种的巨大成本,用获得的利润投入到持续研发中,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如果你想超越这个品种,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原来亲本的基础上进行轮回选择,但这是品种的开发者的育种程序所正在进行的育种工作。在国外,自交系受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他公司直接或间接使用该品种的亲本是禁止的,侵犯了原来品种公司的知识产权。但是国内混乱的品种和自交系保护则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一个品种只要有2个分子标记位点有差异就算不同品种,要是位点完全一样我们就再搞一个以表型鉴定为主的DUS测试,总会让这两个品种有所差异然后被判定为不同品种。

而过内很多育种工作者是在没搞懂育种方法与原理的情况下,靠爱国情怀「搞科研」,誓要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种子公司赶出中国,不能让外国人赚中国的钱,让民族品种种满大地。但资本不分国家,利润被外国资本赚走和被中国资本赚走,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来说,有什么分别?

中国式科研育种丝毫不讲究作物育种科学的方法论的情况下,浪费大量的科研经费去超越那个基本不可能超越的极值,结果就是干了几十年,对照还是原来的那个对照。为什么不直接等20年的自交系保护期限过了,直接拿来用不就行了嘛,还能节省下一大笔科研究费。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