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的3D列印市場漸趨冷淡,許多業者都逐步轉型,有的工作室也消聲匿跡,有許多人也有同感,臺灣過去吵得沸沸揚揚的3D列印熱度到底去哪裡了?

備註:這張首頁圖是筆者去年第一版工作室開幕的時候,邀請到ATOM創辦人李曜任來臺東分享3D列印的開發過程分享與經歷,最後他用這張投影片作結束,表達了ATOM的初衷跟立場,我覺得這是關鍵,雖然接下來本文並沒有針對這張投影片註解,但是通篇都是在闡述這張投影片的概念實現。

 

Atom3D列印市場

隨著這股感覺臺灣3D市場日漸退燒的風聲,臺灣DELTA 3D印表機的先驅Atom近日拋出震撼彈,以非常低的價格出清過去風光一時的DIY套件,並說明要朝向整機的方向邁進!針對這樣的動作,外界聲音相當兩極,一個是力挺Atom的人感到可惜,另一派是覺得Atom的開發速度過慢!

說起Atom,其實筆者一開始也覺得是一間印表機銷售廠商,但是近一兩年觀察Atom在市場上的很多動作跟行為,我覺得比起Atom這一臺機器,這個公司如何在3D列印市場走跳其實更值得關注。

筆者跟Atom的緣分也不算淺,在我投入3D列印圈之前,我就以局外人的身分,撰寫過Atom 2.0推出的報導,也為創辦人寫了一篇專訪。不僅如此,筆者投入3D列印領域,也就是從組裝Atom 2.0開始的,工作室第一臺印表機也就是Atom,雖然過去使用過的Atom已經捐贈給臺東大學供教學使用,加上臺東地區已經有Atom經銷商,目前筆者的公司跟Atom沒有實質上的商業合作跟業務往來,但仍然一直在關注Atom的動向,也不斷思考與學習。

慢慢發現,根據Atom過去到現在的策略,其實跟很多3D列印機業者相當不同,筆者以自身觀察到的現象談談自己的想法。

 

報導連結:  「東西做好不怕沒人要」 DIY 3D印表機 Atom推手李曜任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120907/

 

Atom吹響臺灣3DP自造浪潮

Atom的起步來自於嘖嘖平臺,當年以非常風光亮眼的成績推出第一代的DIY套件,現在回過頭發現,現在許多立足於市場的3D列印業者,不論是代工業者、經銷商、甚至是印表機開發商、工作室,都是過去Atom的玩家。

這是臺灣3D列印玩家從暗處到光亮處的第一個破口點,3D列印開始從這一臺機器開始在臺灣發酵,而自造者運動也在差不多這個時機點,搭著國外的風吹進了臺灣,於是許多的「自造者」投入了3D列印。

在這時間,大概是3D列印玩家,或是稱之為自造者的風口,於是Atom趁勢起飛,把列印件改成CNC套件,並優化了許多地方,再次上嘖嘖打造臺灣3D列印市場的第二個旋風。

憑著這股浪潮,也利用臉書社團打造了一個堅強的社羣,因為一臺可以自己組裝起來的3D機器,不管讓過去檯面下的3D列印玩家浮上檯面,或是吸引到那些對機械電子有興趣的玩家加入Atom的社羣,讓這一羣人足以成為Atom最強的客服、智囊團,甚至是改造者與外掛配件開發者。

隨著Atom的推出,臺灣的3D列印開始推動,在這個期間,由於架構跟軟體開源,造就了相當多的開發商,也讓很多人仿造的打造了一臺屬於自己的印表機。

 

Atom攬下天平兩端極端市場

其實觀察下來,Atom的客羣一直是兩個極端點,一端是毫無藝術設計細胞的理工人技術控,另一端是根本不想搞這些電機接線之類的藝術設計師等。

DIY套件的推出,其實是把3D市場的餅做大,釣出隱藏的玩家,或是那些有興趣但是還不知道如何進場的玩家,目的是把市場拉起來,搭著自造者的風潮,營造出自造者都應該組裝一臺Atom的氛圍。

另一端提供組裝完成整機的販售,一方面讓中間組裝服務可以成為一種商業模式,讓原廠跟經銷商達到雙贏,這端就是攻向那些只想要運用3D列印的設計端。

而後Atom開始逐步開發套件,一步一步的釋放出來,憑著上述的架構,帶動一波又一波的小型高峯,讓Atom成為3D列印市場討論度最高的機種。

 

Atom行銷聚焦產業應用

老實說,其實Atom團隊的強項並不是在軟體的開發,或許知道這一點,因此採用開源的方式,這也是筆者常常跟朋友開玩笑,說Atom其實不是一間印表機開發商,其實更像是一種帶有開發功能的行銷公司,其實過去一兩年Atom的每一個舉動,都在帶動臺灣3D列印的市場。

其實要設計一臺3D印表機,需要的背景知識跟技術相當多,Atom負責人以工業設計的背景切入這塊市場,加上過去兩年開發需要速度,機器的穩定度跟軟體功能貌似不是當年Atom最重視的,Atom3D列印市場,依照筆者觀察,其實比起販售印表機,Atom更像是販售3D列印機的美學與設計產業應用,畢竟這是創辦人的本業。

所以觀看所有AtomCF或是照片文案等等,多半聚焦在機器多麼的美,多具有設計感,打造「你的設計工作室就該有一臺」,「身為一個設計師就該有一臺Atom」的氛圍,但是由於有DIY套件,所以也不會忘記針對硬體特色做突出,似乎也抓準理工人不太看影片看感覺的特性,針對硬體的強項都是圖文的呈現,鮮少出現在影片中。

從集資影片跟宣傳影片來看,都仿照蘋果的手法,彷彿是設計具有設計感的商品,行銷來看,粉絲團分享的永遠都是用戶如何應用,與其他開發者通常會貼一些測試件不同。

除此之外,Atom一直默默的耕耘臺灣與國際的設計跟玩具產業,並以行銷夥伴的方式行銷自己的機器。

案例之一就是被Atom非常重視的日本Cultur JapanSmart Doll,這個案例就是不斷告訴大家,3D列印就開這樣用阿!你看看日本都能跟傳統產業結合,3D列印就是這樣用的。另外也必須提到國外汽車老牌大廠用Atom直接拍攝汽車的廣告。

還有臺灣近一兩年很多集資的商品,打樣都是用Atom的機器,也策略聯盟的在這些設計商品的宣傳影片中露出Atom與打樣過程,藉由這樣的方法打響在設計界的知名度。而不是專注在強調機器的穩定度與性能等等。

而到了後期,到了Atom 2.5推出的時候,其實3D列印市場已經逐漸冷卻,許多軟體背景強大的印表機也開始推出,這時候Atom開始聚焦在檯面下的開發合作,就像專注陶瓷3D列印的築房數位,改良的機種的原型就是Atom,筆者也與築房的開發者詢問過,的確是Atom協助架構的開發,築房利用自身的程式背景開發出屬於自己的陶瓷列印專屬軟體解決方案。

不僅合作夥伴,筆者也發現,Atom很少參加國內的Maker相關活動,例如自造者嘉年華之類的,反之,出現的場合都是設計展、玩具展、動漫展等,或是國外的MakerFaire

 

市場轉變 Atom專注轉型

不過,2017年開始,臺灣的3D列印機市場開始轉變,PING默默的悄悄的進入市場,XYZ架構的X1也進入市場,Flux也是在差不多的時間點搶攻臺灣的3D列印市場,都是以不同的策略攻臺灣3D市場。

不管是誰利用什麼進入市場,不可否認的都是這些都是以整機的方式進入市場,都用不同的方式希望讓3D印表機可以走入居家。價格都比Atom的套件來的低,可列印範圍也比較大,需要保養調校的精神也相對較少,而且由於多半都是Atom套件培養出來的開發者,所以相對功能上已經針對Atom不足的地方進行改良,也因此Atom在這波浪潮下突然失去過去的地位,2017年,大概是3D機器市場從DIY套件跨入整機的破口。

Atom當然也觀察到這件事情,把DIY套件改良之後,推出了2.5FX機種,針對企業用戶,推出完整的整機方案跟解決方案,也將噴頭模組改良成為快拆噴頭,但過去的定價就已經偏高,因此FX機種的價格更是高。

仿照Apple Care的概念,AtomFX機種上新增了Atom Care的服務,解決了Atom過去被外界認為需要花很多心思調校或是故障排除的問題,對於企業用戶來說,的確是相當吸引人的方案。從這一點,其實Atom也認識到,當前3D市場的用戶,已經不會想要花任何的心思在解決機器的問題,對於企業來說,生產力跟時間就是金錢,對於一般用戶來說,FXCare服務價格或許高昂,但是對企業或是工業設計工作室而言,似乎不是太困難的支出。

 

套件走入歷史 玩家聚焦Atom 3

之後,業界開始發現,Atom開始銷聲匿跡,雖然曾經一度放風聲要推出光固化套件,但是在預定發表時間之後,還是沒有推出,Atom突然安靜下來,大家都在等待,究竟Atom下一次發聲,是SLA套件還是曾經在社羣討論下透漏風聲的Atom 3

結果Atom近期放出的聲音是要讓套件走入歷史,這個決定讓Atom社羣引起騷動,筆者得知消息,第一個反應是好險我有保留Atom的說明書(誤),除了訝異之外,其實更多的反應是「不意外」。

誠如上述,其實套件的定價堆高了組裝整機的價格,在組裝KIT的基礎下,FX組裝成機還包括維修服務的定價不可能低,除此之外,組裝套件的成本相對高昂,當然在市場反應上,現在會購買DIY套件的人數也相當有限,殘酷的現實是,PING在這個時候,成為臺灣三角架構3D印表機的龍頭。

套件走入歷史,其實的確是Atom解套的解決方案,官方也說明未來會朝向整機方案發展,而Atom 3的樣貌,也在社羣討論中曝光,大家開始期待,Atom 3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定價跟關鍵應用?筆者猜測,或許針對玩家,以Atom 3的一般整機方案切入,價格可能會落在市場同等機種可接受的範圍,同時針對設計工作室等企業用戶,延續FXCare的尊榮服務。

 

AtomPING 宣告軟體與應用戰開打

在網友提供的Atom國外參展影片,Atom 3的架構,基本上跟PING的主架構相當相似,引起玩家跟社羣的一陣討論,不過筆者認為相似並不是重點,重點在這兩臺機器的相似,已經宣告3D印表機的市場已經到達一個新的階段。不妨回顧一下蘋果跟微軟的戰爭。

蘋果跟微軟這兩個科技巨頭的抄襲論戰,始終沒有停過,以最一開始的視窗系統來說,雙方的論戰就相當多,最後雙方針對視窗系統簽屬協議才落幕,到近代一直是死對頭的微軟跟蘋果,大家還在討論軟好還是蘋果好的時候,筆者當時在記者就談到過,其實根本早就是合作關係。

過去是分平臺的戰爭,蘋果跟微軟各自擁有擁護者跟策略,不過微軟新任執行長納達爾上任之後,大喊行動雲端優先,並讓自己的關鍵應用跨平臺,也難得在computex上,用ipad展示微軟的應用。

那時候筆者就分析過,其實微軟這樣做是宣告跟蘋果在硬體、系統上現在不再是競爭關係,一部分是電腦硬體的已經到了瓶頸點,軟體突破不夠,就轉戰軟體,其實雙方硬體達成一定的妥協共識,在軟體層面搶灘纔是重點。至於系統誰抄襲誰,這個現在討論也沒有意義,蘋果跟微軟目前都朝向自己的關鍵應用前進。

回過頭來看AtomPING,就算最後Atom 3發表根本就跟PING一樣也罷!都宣告一件事情,就是3D印表機的硬體已經到了頂點。3D印表機技術專利過期到現在,只剩下用用料等級堆砌穩定度,列印精細程度已經到了FDM機器的頂端,下一步,就是應用、軟體、佈局策略的戰爭。

軟體部分,Atom目前還沒有太過關鍵的應用出來,這塊目前市場上已經開發出斷料檢測、斷電續命、暫停續印、觸控螢幕、固定層高換料等應用,不過Atom軟體層面還沒有成績,這是Atom讓人擔心的部分。

應用層面,Atom深耕產品設計與動漫公仔等產業,PING目前則是低調的聚焦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與進出口,雙方都有自己的隱藏市場。

機種應用廣泛部分,PING已經推出大型的DELTA機種,並針對DELTA機種最頭痛的校正部分提出關鍵技術,讓校正能夠精準。相對Atom,特殊規格的Atom都是需要訂製的。

創新應用部分,PING八月底即將推出雙色跟混色的全新機種,不以套件的方式推出,則是以全新的機種推出,目前也逐步釋放出雙色列印的應用,已經在3D設計圈引起熱烈討論。

相對於Atom,曾經推出的雙色套件,紅極一時,卻因為混色問題目前已經冷卻,光固化套件也不知道何時才會推出,只能期待Atom 3Atom是否能夠提出屬於Atom風格的應用與功能呢?也或許Atom 3的關鍵應用就是與光固化的結合,如果是這樣,那勢必會在國際3D市場中引起討論。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鮮少提到其他的3D列印機品牌,包括FluxXYZ三緯等,其實每個廠商的定位都不一樣,本篇聚焦在臺灣DELTA品牌兩大龍頭AtomPING而以,雖然筆者目前僅有與PING有商務合作,目前商用跟教學用的機種也都是PING,但是筆者對Atom仍然有革命情感在,雖然沒有商業合作,但仍然期待Atom能夠有新的策略,為臺灣的3D列印品牌能夠更多的火花與創意。

其實原本是要跟臺灣的Maker文化一起探討的,但是由於議題太過廣泛了,就之後分篇探討的。之後也想要寫一篇關於印表機市場的區分跟線材市場的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