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们的梦想,帝王贵族们为求长生不老而费尽心机,然而,看看周遭的人,不禁疑惑:「长寿真的是福吗?」

 

IMG_1221.JPG  

      老何从公家机关的工友退休后,夫妻俩靠著退休所得,勤俭度日,生活还过得去,但上有老母,这位老母亲因老年痴呆症逐渐退化成接近植物人的状态而住进了安养院,兄弟几人,每人每月要负担一万元的费用,老何退休后只好又去兼差,经济的压力使他苦不堪言。


    老母拖了七年后,终于病发,这时,兄弟中有一位讲话了:「母亲是自己的,无论如何都要救!」于是又是电击又是插管,拖了几个月,还是走了,那几个月的煎熬,老母如有知,她应是最痛苦的…。

 

IMG_1161.JPG  
    下面这个例子更加悲哀:在苗栗乡下的一户人家,母亲六十几岁便中风了,渐渐地失去意识,孩子们为了要谋生无暇照顾,便送进了安养院。


    如此过了三十几年,母亲已九十几,孩子们也都成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庞大的费用成了他们沈重的负担,为了让老母安然离世脱离苦海,有人教他们一个撇步:为身体仍活著的老母披麻戴孝举行告别式。但如此这般前后办了两次,老母却仍一口气还在,这真是一个令人鼻酸的故事!


  IMG_1183.JPG  
   台湾正急速迈进老人化的社会,四十几年前,医学不发达,大多数人也穷,请不起医生,老人家生了病,只要无法进食,便只好任其逐渐衰弱而过世,所以那时能活过六十便可以交代了, 超过七十岁更是「古稀」。

IMG_6428.JPG


    而今医学进步,种种急救方式:电击、插管、气切…,所以活到八、九十岁的人比比皆是,但其中大部分是靠著打针吃药度日的,早晨的公园常见的景象是:外籍看护们兴奋地聚集吱吱喳喳,轮椅里的阿公阿嬷神情呆滞,彼此视而不见相对无言,木然的眼神里找不到一丝生之喜悦。

相片0643.JPG  
    当然,也有部分身体硬朗的老人家,活到近百,仍行动自如,但他们快乐吗?年复一年,朋友一个个走了,自己的儿孙有的也先自己而去,甚至要开始担心:万一身边的人都走光了,剩下自己怎么办?那种心境毋宁是凄楚的多吧?

    长寿是不是福,牵涉到生命品质的问题,年老而久病缠身,不仅累及子孙,自己更是痛苦,整个社会为了老年照顾而付出的成本是无法估计的。


IMG_6433.JPG  

    凡事有始必有终,有生便有死,此为大自然不变的定律,生时好好珍惜自己生命,死时坦然面对死亡的来临,这是「豁达」。活著便该活得有尊严,过度无当的医疗使人活在世间有如槁木僵尸,反而是不人道的。

IMG_6447.JPG

 
    其实,那些儿女在父母病危时是有权放弃无谓的医疗的,但他们不敢,因为怕被外人贴上「不孝」的罪名,那是一种不敢承担的懦弱,而用一张嘴批评别人不孝的人则是无知,世间最苦莫过于陷入病苦中而「死不得」,最大的凌迟莫过于「不得好死」,「得以善终」是许多人步入老年之后最大的期望。


IMG_1205.JPG  

    生命是自己的,未雨绸缪,提早为将面临的老年生活做规划是绝对有必要的,当此生该负担的责任已了,为自己签下一份「预立安宁缓和医疗暨维生医疗抉择意愿书」可以防止在重病无法治愈时仍得忍受插管、电击、气切的痛苦,也免除了家人陷入天人交战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片0640.JPG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乐于与人互动、常保一颗乐观好奇的心、勇于求知,可以使老年生活品质更加美好,如果有一天,离开的时间到了,就欢喜地向心爱的人道别,感谢这一生有他们相伴,并豁达地踏上回归于大自然的路。

 IMG_6228.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