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鑲紅旗,滿洲,他他拉氏,生於光緒二年二月初三,為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四年(1888年)10月初五慈禧太后選定其弟,副都統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為光緒帝之後,同時封珍妃與她的姐姐瑾妃為嬪,時瑾嬪15歲,珍嬪13歲。光緒二十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

    光緒26年(1900年)8月初,八國聯軍集結兵力進攻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監將幽禁於北三所壽藥房中的珍妃喚出,推入位於慈寧宮後貞順門的井中淹死。當時,珍妃年僅25歲。

    珍妃入宮時,照片技術已傳入中國。但在當時,相機被認為是污巧之物,會取人魂魄,致使人損壽。而珍妃卻能接受照相術,成為清宮后妃中,照相最早者。但從故宮博物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珍藏的大量照片和底片來看,數量最多的是慈禧太后,其次是光緒帝後隆裕,光緒帝妃瑾妃,再就是溥儀幼年及遜位後留居後三宮時期的照片,這當中獨不見光緒和珍妃的照片。

     「珍妃遺像」中的人物不是珍妃,但「貞貴妃肖像」中為何用「貞」而不是「珍」呢?揭開這個迷,首先讓我們看看清代后妃中的幾位貞妃和珍妃。第一位是清世祖順治帝之董鄂氏,滿洲正白旗人,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死,董鄂氏殉葬,追封為皇考貞妃。第二位是鹹豐帝的孝貞顯皇后(即慈安),鹹豐二年封為貞嬪,五月晉封為貞貴妃。當時中國尚無照相技術,帝、後、妃、嬪均有宮廷畫師做畫,慈安太后死時,照相術已傳入中國,但她當時已45歲,與「貞貴妃肖像」中人物年齡不相符。清代后妃中被封為珍妃的也有兩位,一位是道光帝的赫舍里氏,於道光五年四月從珍貴人晉封為珍嬪,同年8月封為珍妃,當時中國沒有攝影術,故該珍妃也不能留下照片。第二位,就是光緒帝的珍妃了。

    珍妃遇害後的第2年,慈禧,光緒帝由西安返京,命人將珍妃屍體打撈,追封為珍貴妃,初葬恩濟莊。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存的清宮檔案中有下述記載:「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初四,貞妃安葬在恩濟莊,過過營地一座」。在追封珍妃為珍貴妃的諭旨中,曾有「上年京師之變,倉猝之中,珍妃扈從不及,即於宮中殉難,洵屬書烈可嘉,恩著追贈貴妃位號,以是褒恤」。將「珍」寫成「貞」,大概有以示崇敬之意。從「貞貴妃肖像」的穿戴來看,應為晚清時服飾,年齡也與珍妃相符。瑾妃與珍妃為同父異母姐妹,對照瑾妃年輕時照片來看,二人長相及臉型頗為相似,由此可斷定「貞貴妃肖像」纔是真正的珍妃像,而北京市檔案館資料所刊的珍妃像是錯誤的.


是真的,這個毋庸置疑


真的,珍妃是後宮很「先進」的人,她也很喜歡照相。


應該是真的,其實你要是看過清朝那些格格、福晉啥的,你就會感慨,去藍翔技校學個美容美髮,穿越回清朝,就能成為億萬富翁


珍妃照片有兩個版本,由故宮官方於1930年和1960年分別發布過,後經過,兩位擔任過故宮顧問的前清太監指認,確認1960版的為真實珍妃肖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