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憶先輩

連一醫1951年創院以來

一批批先輩們爲醫院付出了青春

灑下了熱血,築強了發展的根基

清明前夕,讓我們徜徉於思念的文字

追憶醫院部分科室的奠基人

銘記是爲了更好的前行

今天我們來追憶

婦產科奠基人——郭淑英主任

(1915-1997)

連一醫婦產科奠基人——郭淑英

說起郭淑英,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是誰!

但“生孩子找到郭老太就安全了”,老一輩港城人都深深記得。

這個郭老太,就是連一醫婦產科奠基人郭淑英,1915年出生於河北省衡水縣東葛村,早年畢業於河北省張鎮醫院護校,1947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在槍林彈雨中救治傷員,爲巾幗英雄!

1951年11月,郭淑英從新海連市婦幼聯合診所抽調到連一醫前生——工人醫院,籌建婦產科,併兼看外科病。建院初期,郭淑英帶領1個學員、1個衛生員,用自己帶來的1把產鉗、幾把血管鉗,自制產包,用蒸籠消毒器械和產包,開展了婦產科工作。

那時,本市及鄰縣婦產科醫生很少,郊區及鄰縣轉來的難產比較多。從建院初期婦產科10張牀位至1963年前設置25張牀位的12年間,婦產科只有郭淑英1個醫生,病房—產房—嬰兒室—門診,裏裏外外一把手,喫住在醫院,隨請隨到,她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婦幼事業上。她的女兒朱秋霞回憶,小時候基本看不到母親,早上醒來的時候,母親已經出家門了,晚上睡着了,母親還沒回來,身爲老大的她帶着4個弟弟妹妹,有什麼事兒,要跑到科裏找媽媽,看到的媽媽都在風風火火地忙碌。

1963年以後,雖陸續增加了幾個婦產科醫生,但不論白天黑夜,還是隨時隨地把她請來會診、搶救,就是後來醫生增多了,甚至在她已經辦了離休手續以後,對一些重危病人的搶救,她總是親自守護、指導,直至病人轉危爲安。1971年12月郭淑英辦理了離休手續。由於工作需要,院領導讓她繼續留下工作,奉獻餘熱。於就,她留在了醫院。她的外孫錢林在她的影響下,成爲連一醫的泌尿外科醫生,錢寧上班工作的時候,郭老還經常到臨牀一線忙碌。

工作中,郭淑英總是爲病人着想,對病人勝似親人。1982年一個寒冷的夜晚,有位產婦因產程過長,有子宮先兆破裂症狀,生命危險。於是,郭淑英立即組織醫務人員對產婦做了手術,挽救了母子的生命,這時已就深夜二點。第二天,年逾花甲的郭淑英,天剛亮又趕到了病房,查看產婦情況。

郭淑英是我市有聲望、有威信的婦產科醫生,上門求醫的人也比較多,郭淑英都熱情接待,從不感到厭煩。在門診診療中,郭淑英看到遠道而來的山區婦女看病十分困難,她就主動與其他同志一起,經常到宿城、連島、徐圩等地爲羣衆查病治病。1990年10月,朝陽鄉醫院有一產婦,在產程中出現子宮頸血腫,分娩中如果血腫破裂大出血,產婦就有生命危險,能否順利分娩,鄉醫院把握不大。就在這時,郭淑英等人的諮詢服務小組來到了朝陽鄉,經過郭淑英的及時診治,產婦平安地分娩了。

像這樣幫助救治產婦的事情太多太多,女兒朱秋霞記得有個家住花果山的妹子,因爲郭老救了她的命,一定要拜郭老爲乾媽,並且年年走動,郭老在去世前一個月,她一直侍奉在側,這樣的醫患情深令人感動。

郭淑英還把培養年輕醫生作爲自己的份內事,經常主動向她們講解業務知識,並把自己幾十年的臨教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們。在她的熱情培養和指導下,使一些年輕醫生成了婦產科的技術骨幹。她還認真總結自己的臨牀經驗和體會,撰寫發表了7篇專業論文。

由於她對人民婦幼保健事業的貢獻,1979年10月被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1984年被評爲省政協先進工作者,並多次被評爲市衛生系統、院先進工作者。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