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8年10月14日訊】(雪花新聞記者林燕、郭曜榮颱北報導)中國大陸新創公司近年成為熱錢追捧的對象,成立10年內市值逾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成為當紅炸子雞。不過,《華爾街日報》指齣,部分企業的估值過於離譜,一旦失控,20年前的網路泡沫恐將在中國重演。

根據美國市場研調機構CB Insights今年第1季的調查,中國有64傢獨角獸企業,約佔企業總數的27%,僅次於美國的116傢(49%)。不過,北京對民營科技公司影響力的警惕正在增加,許多科技公司靠價格戰佔領市場、幾乎看不到未來可盈利的跡象,這些因素都在進一步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

《華爾街日報》提到,中國新創公司的榮景背後,具有中國國內監管繁重,以及全球貿易局勢緊張所帶來的各種威脅,最大的風險是重演網路泡沫,美國科技股在1990年代因投資客炒作造成股價飆升,但2000年泡沫破裂,給全球經濟帶來係統性風險;而過去一週全球科技股重挫,也帶動陸股暴跌,尤其是以科技股為主的深圳指數跌幅更達到10.1%。

此外,美中衝突加劇,華府近日指控北京從事科技間諜活動,一旦實施製裁,中國科技産品將麵臨市場保衛戰;而中共官方施壓力道日益加強,中國知名的獨角獸企業包括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等在麵臨內外緊張局勢以及公司股價下跌之間,“突然發現自己處於兩難境地”,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科技分析師崔奧洛(Paul Triolo)錶示,“這些問題隻會變得更糟”。

除瞭上述的幾傢網路巨頭,近期在陸股、港股上市的獨傢獸企業紛紛麵臨“破發魔咒”,包括在大陸A股上市的鴻海旗下工業互聯網(FII)正式跌破發行價,成為瞭A股首檔破發的獨角獸企業;小米在港股上市首日,股價開盤即跌破發行價,之後更一度跌至16港元(約新颱幣63.8元),較17港元的承銷價下跌5.88%。◇

責任編輯:蕓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