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遠瑣憶——紀念洛夫克拉夫特

46 人贊了文章

寫在八月二十日先師誕辰之際:

雖然在國內鮮有人知,但洛老在文學上的地位堪比肩愛倫坡、斯蒂芬金等在國內聞名遐邇的大師。其開創的克蘇魯神話體系在國外亦影響深遠,我們至今仍能在電影動漫乃至遊戲中覓得蹤影:

《魔獸世界》的古神軍團,克蘇恩,亞煞極等;《上古捲軸5》中的戰慄孤島;《輻射4》中的敦威治恐怖事件,克林維之牙等皆為對克蘇魯神話的致敬。3A大作《血源》和DND《暗黑地牢》更是完美繼承了洛老的文學元素與藝術風格。

從文學上說,愛倫坡堪為恐怖小說與哥特風格的開山祖師,以卓絕的想像力,將古老而詭祕的中世紀元素連綴成一篇篇傳世傑作,也開創了影響深遠的哥特藝術。

在此致敬愛倫坡大師,他的名篇《黑貓》與《烏鴉》如醇厚老酒,歷久彌新

而洛老的作品則衝破了人類既有認知的桎梏,與獅身人面的斯芬克斯,九頭蛇美杜莎,人身的希臘諸神與耶和華不同,洛老筆下的「神袛」形象,突破了人類認知的束縛,混沌無序,不可名狀。他們洞悉人腦無法理解的知識,視人類如蟲豸,對人類命運漠不關心,而少數人類出於對力量的敬畏與貪婪崇拜著這些「神袛」。在洛老筆下那個墮落的世界中,人類蜷縮在平靜有序的認知孤島上,宇宙的祕密如浩瀚的無光之海,充斥無盡的未知與潛藏的真理。人腦無法理解這些「神袛」及其掌握的宇宙真理,更遑論那個表面有序實則混沌的世界本身。人類對未知的探索將招致認識的崩潰,窺見一絲真實的人被視為瘋子。

洛老創作的時代,正是驚世駭俗的相對論與波粒二象性被視為洪水猛獸的時代。隨著現代物理學發展,尤其七十年代後混沌理論的發展,洛老的作品有了新的哲學意義。或許洛老正是他作品中主角的原型,在機緣巧合下瞥見了世界的本來面目。

對洛老的成就,一言以蔽之:

I AM PROVIDENCE(吾乃天命之子)

——洛夫克拉夫特墓誌銘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