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金融實際上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服務方式和模式,後來被所有的金融機構廣泛應用。場景金融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成功的是餘額寶和微信紅包。 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是把獨立的流程服務轉變為嵌入式服務,把傳統獨立的金融服務嵌入到各種生活場景,滿足用戶金融需求;二是從單一產品向解決方案轉變,金融服務不再以單獨的產品呈現,而是突出了「按需定製」的特點;三是圍繞場景為用戶提供生活+金融服務。 場景金融是信息技術和普惠金融高度融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產物,解決用戶需求的無縫銜接和便利性,已經成為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


作為一名銀行的產品經理,簡單的為你描述下我理解的場景金融。

這個詞從誕生之初是相對於「無場景金融」的,「無場景金融」最典型的產品就是現金貸。現金貸是各大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及銀行向借款人發放的無指定用途的小額高息貸款。2018年是強監管年,銀監及人行等相關機構都開始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督管控,嚴令停止發放無指定用途的現金貸。

銀行等金融機構就開始尋找其他出路,一邊查看監管規則,一邊摸索,最後發現有場景的貸款纔是出路。回頭一看,阿里也好,騰訊也罷,很多互聯網公司早都在佈局線下場景,其實線下零售也就是場景的主要部分。

銀行這纔回過來味,也開始追尋場景下的貸款。銀行一牽頭,很多依附於銀行生存的金融公司也開始將獲客方式轉向有場景的金融服務。久而久之,各種名詞就出現了,但大都表示的是金融活動必須發生於實際放生的場景之中,不能憑空的發放貸款或吸收存款,否則各種泡沫及金融危機就產生了。

如果有任何關於銀行方面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看到後,我會及時回答。


場景金融和互聯網生態圈一樣,是一個新名詞。在規範互聯網金融文件裏,有一句話,不得發放沒有場景的貸款……但是沒有官方解釋,場景金融。

後來有人專門寫過文章,研究場景金融(不得不佩服新媒體,人人都研究)。當然也有野雞金融到處稱自己是場景金融。

場景金融,就是基於一定場景化的金融服務。金融必須要嵌套在場景中,為場景服務,體現服務功能。……這個定位很準確。

場景金融的場景,是很形象描述……要在臺上講故事,在場景裏搞金融。沒有舞臺的金融服務,就是路邊高利貸,黑中介。

場景就是舞臺…舞臺可以由實業搭建,金融去唱戲,例如產業鏈金融。

也可以是銀行搭建,大家來唱戲,例如廣州建行的房屋銀行。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布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什麼是場景金融?

場景金融實際上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服務方式和模式,後來被所有的金融機構廣泛應用。

場景金融說到底就是從一個我們日常和經濟活動的場景出發,圍繞這個場景把這個場景所有可能的金融需求如存款、貸款、匯款、第三方支付以及其它所有的相關金融產品延伸服務整合成快捷、便利、高效消費服務方式,使金融這些對於日常百姓生活神祕又遙遠同時又離不開的金融活動,融入日常百姓的生活場景。

場景金融在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目前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就是通過場景金融,拓展了更多、更便利的金融服務,從而成為了大眾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場景金融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成功的是餘額寶和微信紅包。

微信的場景金融經典是2014年的馬年紅包。微信以過年紅包為場景,以網路轉賬為載體,通過微信支付的馬年發紅包活動,短短半個月春節期間完成了上億用戶、近乎0成本的推廣,迅速拓展了客戶數量和使用粘性。

而另一個場景金融的典範是餘額寶,把傳統的普通貨幣基金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手段、生態環境、文化、電子商務的場景應用,呈現出讓人側目的高效、便利、透明的客戶新的感受和全新的體驗,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擁有了5000萬客戶,2500多億的資金規模,春節期間每日的轉入量甚至達到百億規模。從而一舉奠定了支付寶在互聯網金融和移動支付的老大的地位。

場景金融已經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趨勢

任何金融交易都必須信賴於一定的場景,金融不會脫離具體的交易場景而獨立存在有的是生活場景,有的是生產場景,有的是交易場景。但是我們過去的單一思維和單一服務方式只是在場景中做到了一點,即取得自己的服務。而互聯網金融卻把整個金融交易場景所有環節裏的服務和交易本身關聯起來,從而把整個服務的各環節本身的價值串連起來,使一個場景的服務變成一個系列化的全面服務,從而提升了一個場景的整個金融價值。這就是場景金融的邏輯基礎和價值鏈基礎。而通過強化支付體驗,整合、打通線上線下全部金融資源,就是場景內金融建設的要素和未來。

如中國平安壹錢包虛擬信用卡的推出,就是把日常生活變成金融場景,將金融服務融入老百姓「醫、食、住、行、玩」的場景,最終實現「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目標。未來,將有更多的互聯網金融通過日常生活融入場景化金融。

銀行角逐場景金融競爭未來

面對互聯網金融場景化的衝擊,銀行也不可能無動於衷,銀行也推出越來越多的場景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因此越來越多的銀行都在不斷嘗試探索金融場景服務並角逐未來。

興業銀行推出的興動力信用卡並配套移動支付手環,通過運動卡路里兌換信用卡積分權益,用戶無須消費,運動就可源源不斷地賺取信用卡積分,通過運動將銀行信用卡粘合起來。

浦發銀行信用卡推出的「夢享貸」系列個人現金9款分期產品,全面涵蓋消費者在「互聯網+」時代下多元化、場景化的金融需求。為有生養二孩需求的家庭,量身定製了「二寶貸」;為熱衷於旅行的人員則推出了 「樂遊貸」;對於80後和90後新婚夫婦,則有「幸福貸」助力年輕人打開新生活。還有「健康貸」、「環保貸」、「國貨貸」、「年薪貸」等多項細分產品。該分期產品授信額度最高可達30萬元,分期數最多可申請至36期,能夠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銀行場景金融將過去複雜的金融需求與各種日常生活場景進行融合,使老百姓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地使用儘可能多的金融產品,不僅僅便利了大眾,也為銀行提供了未來業務的增長點。銀行通過建立各種結合人們日常生活場景化的營銷模式,結合消費場景鏈接多種全面的金融產品和銀行服務,在與傳統的銀行卡、理財產品、借貸產品等多種金融產品更進一步粘合。這就是場景金融的目的和意義。

我是文化評論,財經金融分析評論,歡迎關注並留言


場景,原本是戲劇、影視用語,指在一定時間、空間內發生的行動,或者因人物關係構成的具體畫面。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生活和消費場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以及中國製造2025、工業4.0和物聯網的發展下,消費互聯網開始邁向產業互聯網。這使得企業經營的邊界泛化,模糊了金融、商業、消費等場景邊界,再加上金融對各行各業滲透的趨勢日益明顯,場景金融的未來將更多圍繞全產業鏈、全生命週期提供針對性、定製化的金融服務。「產業鏈+」金融未來競爭的核心是場景,如平安集團圍繞用戶的「醫、食、住、行」四大生態需求,不斷豐富金融、生活場景,提供開放式綜合金融服務。

產業鏈金融平臺圍繞已經建立起來的交易場景,進而打通金融、支付、結算、倉儲、物流的產業鏈閉環。由於整個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都在平臺的監控下,因而對風險的管控和防範更有效,做到了銀行所不能,真正實現資金端和優質資產端的對接,某種意義上充當著專業金融服務者的身份或者說是銀行的前置風控部門。產業鏈金融平臺的發展對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起到優化的作用,降低鏈條上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提升產業運行效率,幫助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提升資金利用率。

以中石油、國家電網、中航工業、華潤、中國五礦、海爾集團、TCL集團、海航集團、三一重工等為代表的產業集團,近年來通過新設、兼併、收購等手段積累金融牌照,數家企業已集齊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基金、期貨、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第三方支付等金融全牌照,並成立金融控股平臺公司,實現金融板塊的整合發展。

未來隨著金融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集團發展金融業務除關注金融業務自身的規模增長與盈利性之外,同時需要從資源整合、提升集團綜合競爭力的角度出發,一方面藉助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為金融業務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另一方面通過金融服務實現產業佈局和產業鏈效率提升。通過整合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鏈,構建「產、融、投一體化」的產業鏈場景金融商業模式。

文/董興榮,來源/《財資中國|財富風尚》雜誌2017年4月刊。更多場景金融相關文章,推薦關注財資一家。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金融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認知的業務範疇,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場景金融就是一個新概念、新方向,是一塊不論是傳統銀行業,還是新興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角逐的市場蛋糕。

場景金融通俗講就是將金融需求融入到日常生活場景中,以場景為核心向用戶提供金融服務。

與傳統金融服務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

一是把獨立的流程服務轉變為嵌入式服務,把傳統獨立的金融服務嵌入到各種生活場景,滿足用戶金融需求;

二是從單一產品向解決方案轉變,金融服務不再以單獨的產品呈現,而是突出了「按需定製」的特點;

三是圍繞場景為用戶提供生活+金融服務。

場景金融是信息技術和普惠金融高度融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產物,解決用戶需求的無縫銜接和便利性,已經成為金融業未來發展的一大方向。

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場景金融,是指利用新型的金融科學技術,將金融活動有機嵌入到已有場景服務中,促使經濟行為高效完成。消費金融的意義,是將金融產品與各種場景進行融合,將複雜的金融需求變得自然,解決了消費者消費需求和購買能力之間的矛盾。場景金融高度關注用戶的痛點,提供解決思路,貼近消費者邏輯和視角、以快速易用的功能設置完成消費需求轉換。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深度研究諮詢報告》分析顯示,因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消費者的行為軌跡和消費方式隨之發生變化,商業模式與渠道也同時進行重塑:消費者由最初的產生消費需求--去往各類實體購物場所--完成購買並運送回住地,到電商興起後的產生消費需求--網路信息搜尋--電商網站購買--快遞送貨上門,再到移動端快速崛起後的產生消費需求--打開手機對應APP功能--線下直接完成交易or快遞送貨上門;因移動端可以隨時隨地的對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產生回應,因而其是否貼近消費者邏輯和視角,功能設置能否在消費者產生消費需求的第一時間完成交易轉換,就成為這類平臺成功的關鍵。

2016年,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從線上資金端轉移到資產端,消費金融行業迎來最好的機會,現在不管是國家政策還是消費者層面,消費金融的前景受到了肯定,整個國家都在逐步釋放消費能力,消費對於拉動經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成為新常態。

我國消費信貸2013年為142萬億元,2014年達到171萬億元,2015年則直逼300萬億元,消費貸款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遞增。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和增長的消費需求,我國消費信貸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是一個十萬億級的市場。市場競爭白熱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業態,在以消費金融切入垂直細分領域的公司,教育、醫療、校園、裝修、租房等領域都是現在創業熱點的領域,深入細分產業鏈,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可構建「消費場景大生態」。


老王的兒子是親生的,已然高一,怎奈成績一般,好大學的夢想恐難實現,老王為此白了、掉了不少頭髮。某天老王路過一家教育培訓機構,通向自由……金晃晃的幾個大字,讓老王有點眩暈,什麼時候我才能通向我的自由?和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聊了聊,老王忽然覺得自己找到了自由之路:如果成績不好,可以參加藝考培訓,書法,美術、音樂、主持編導隨便選,文化不夠,藝考湊;假如成績好,也可以參加藝考,211、985隨便挑,可以更上一層樓。老王覺得,這個可以有,不過培訓費一年五六萬也不是小數目啊,沒關係,培訓機構提供了零首付分期,孩子上學要緊,錢麼,可以慢慢還!老王頓時覺得人生可以有望,頭髮也能復黑了……

如果我們非要說「場景」的話,上面這個故事至少有兩個場景,第一個是考試的場景,第二個是金融的場景,我們要怎麼理解場景呢?說穿了就是「需求」,你有需求,就會誕生相應的場景,比如升學的需求就誕生了考前培訓的場景,資金短缺造就了金融場景。

如今大熱的「場景金融」一詞,也不過是資本在尋找具體應用罷了。 換成以前,銀行一家獨大,金融的遊戲別家想都別想,於是忽銀行在篩選你的場景,比如房貸,然後進行金融服務,你要說買傳呼機想貸個款,銀行會跟你說:一邊兒玩兒去! 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卻顛覆了這種場景篩選,我們可以稱之為:場景植入。也就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場景中,都植入金融概念,最大可能的從中獲取有價值的金融交易,淘寶、京東,在搶你所有購物的場景,滴滴在搶你出行的場景,頭條在搶你獲取信息的場景,微信是社交的場景……每一種場景的背後,都被賦予了互聯網金融的服務。

這種場景,強調的是所見即所得,在你需要的時候,手邊就有,隨取隨用。 這就是所謂的「場景金融」。


場景金融是互聯網發展下的技術成果,推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豐富了金融產品的類型;

場景金融簡單點說就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匹配了各類場景下的金融服務。

比如,某互聯網金融一個合作方是某地鐵,其上線了名為 「盤纏」 的產品,讓乘客通過進場支付刷手機進站,同時將乘客的預存款對接了貨幣基金,相當於地鐵公司讓出這部分沉澱資金,用戶獲取收益。在這種合作中,就是地鐵公司提供場景,互聯網金融公司來提供金融產品介面。

結合企業服務應用的場景化金融,當給企業員工發放工資或給其他企業做薪資代發時,直接將薪資轉化為貨幣基金,自動給用戶計算收益;根據員工的收入水平為其推薦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如根據員工的狀態如出差、旅行等為其推薦出行險、旅遊險等保險產品。這些都是根據場景匹配合適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就構成了場景金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