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是唐朝的名將,一生功勛卓著,特別是三箭定天山、遠徵遼東、降伏高句麗,使得他的聲望在民間急劇飆升。歷史上的薛仁貴卻有其人,也是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但也遠遠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麼神奇,為什麼薛仁貴會被神話,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薛仁貴抵禦外辱,為民間百姓所喜愛

自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無功,後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戰爭不斷,在內鬥中綜合國力大幅度下降,李淵父子也是藉助突厥的力量才得以一統全國。當時國家疲敝,民生凋零,國讎家恨積聚。薛仁貴在對外戰爭中有勇有謀,以橫掃千軍的姿態打得突厥、高句麗節節敗退俯首稱臣,自然容易贏得老百姓的認同。

二是老一輩名將漸漸故去,薛仁貴一花獨秀

薛仁貴展露頭角的時候已經是李世民統治的晚期,先前開國的名將如李靖、李績、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等人大都已經去世,在世的其他將領也都年老體衰不堪大用。而薛仁貴既用兵如神又年富力強,自然很容易得到關注和重用。就連李世民自己也說,「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三是民間故事、傳奇、戲劇代代相傳,薛仁貴的任務形象不斷豐滿

薛仁貴的事蹟被神話,主要得益於民間通俗小說《薛仁貴徵東》,在本書裏,薛仁貴有情有義,封王后仍不忘糟糠之妻和窮困兄弟;勇武過人,從軍十三年打得東遼國丟盔棄甲望風而降;瀟灑偉岸,掌中方天畫戟胯下賽風駒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以說薛仁貴的形象近乎完美。並且隨之產生的《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薛雷掃北》中將薛仁貴的後代也被塑造成了個個英雄,之後的戲劇、評書也是層出不窮,甚至還從中衍生出了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故事。

四是人民需要這樣的英雄

中華民族歷來是安土重遷的民族,幾乎沒有主動侵略別人,但也在抵禦外辱的鬥爭中能夠同仇敵愾,眾志成城。薛仁貴正是這樣一個符合人民樸素價值觀的英雄,他的人品、能力都得到人民羣眾的認可,方能與關羽、嶽飛等人一樣代代流傳。


薛仁貴作為唐史中真正存在的人,三箭定天山被廣為傳頌,被神話只是為了襯託他的非凡,在演義中被描寫成白虎轉世,力大無比,有子丁山,其兒媳樊氏梨花更是梨山老母弟子,其孫薛剛反唐,硬是活生生演繹了四代傳奇,真是配服民間的評書小說,敢於書寫傳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