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諸葛亮和許庶誰厲害?正面分析,真得看不出來,兩人畢竟是好友,並未正面有過智力競賽,所以只能從側面分析了。

許庶投靠劉備時,並未用真名,而是用的「單福」的名字,戰敗曹操的人馬後,曹操從手下謀士的口中,得知了許庶的相關信息,並且把許庶的母親騙到了許昌,進而把許庶也騙了過來。

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曹操也想把孔明的家屬也抓到許都,但諸葛亮早防到了這一招,提前把家屬搬走了。使得曹操無計可施。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許庶的心機比諸葛亮略遜一籌。


謝謝您的邀請

他們應該實力在伯仲之間,而在三國演義裏把諸葛亮說得都不是人了,都說成了神。其實徐庶是很厲害的,是一個天才,同在水鏡先生門下,應該說他們都是旗鼓相當的天才。

再來說一下第二個問題:如果徐庶忽然改編價值觀,把孫劉聯盟這一系列的計策全部告訴曹操,而曹操加以採信的話,那麼曹操當然是不會遭遇演義中這種火燒連環舟,慘敗得只剩20多騎的局面。曹操可能加以有效應對,比如不要連環戰船,或者在連環戰船中做好防火設備等等。這些舉措未必能避免失敗,但一定能減少損失。

最後愚下認為,諸葛亮有他的謀略,徐庶也要他自己的才能,其實這兩個人很多方面都很厲害,不相上下,只是兩個人選擇的方向不一樣。


謝邀

在演義的金字塔裏,似乎諸葛亮獨佔塔尖,其餘謀士只能往下排。所以說起三國時期你喜歡的謀士,出場非常少的徐庶幾乎不會被人提及。有人說他被高估,有人說他被耽誤;在我看來,徐庶更像是一個被耽誤的天才。

一出場就破了讓劉備眾人毫無辦法的八門金鎖陣,但卻也因此被設計騙去曹營。我記得當時曹操問程昱徐庶其才如何。程昱說十倍於吾。雖然不知道有沒有誇張,但至少不會比程昱差。

後來的赤壁之戰前夕,龐統的連環計,曹營似乎沒人看出計謀,唯獨徐庶卻看了出來。

雖然正史裏沒有列傳,但是後來他能當秩比二千石上的右中郎將和秩比千石的御史中丞,可以看出能力的確有。

為什麼說是天才,因為徐庶不像諸葛亮、龐統這些人。徐庶早期是個遊俠,後來才開始學習,在佔用資源極少的情況下,卻發育成一個大手子,真真是天才。

要說徐庶跟諸葛亮誰厲害,這不好說,諸葛亮其實更像是個政治家,徐庶更像是個戰陣謀士,擅長的領域不同。

徐庶幫曹操赤壁之戰會敗嗎?不會。


我覺得徐庶的水平跟諸葛亮差不多。

之所以徐庶把自己比喻為星火,諸葛亮是皓月,那只是他一種自謙的表達。

其實徐庶的表現很顯眼,新野一把火,燒得夏侯惇兒狼狽不堪……此後更是精準無比判斷局勢,建議劉備見好就收,得了便宜就跑……

後來徐庶自己也說過來歷,少時好俠義,故而殺人遠遁,為避免連累家人,故改名換姓……

其實從很多細節裏可以看出,徐庶和諸葛亮的性格完全不一樣。諸葛亮總體來說,有些清高,有些裝!徐庶完全不一樣,這傢伙太接地氣了,而且性情豪爽。

我梳理一下。

徐庶是主動投奔劉備的,諸葛亮是裝了三回逼請出來的。

徐庶為人豪爽,好俠義,說明嫉惡如仇,這一點跟關羽的情況一模一樣,關羽當年販棗也是因為在家鄉殺了個惡霸才跑出來的。所以徐庶最起碼跟關羽合脾氣。

反觀諸葛亮,三顧茅廬的時候,三爺就已經炸了窩,關羽雖然沒發作,但也表現出對諸葛亮的這套做派很不以為然的暗示。

其實赤壁一戰前,別說徐庶,龐統看了一眼就知道諸葛亮和周瑜要用火攻,實際上曹操也知道,但盲目自信,認為冬季嘛,只有西北風,哪來的東南風。所以與其說曹操敗在大火,不如說敗給了東風。

有個細節很體現徐庶的水平,赤壁之前,徐庶一直遵守自己的原則,不為曹操出一個主意,不說一句不該說的話。但赤壁初期,徐庶已經嗅到了曹操失敗的味道,所以第一次忽悠了曹操,說自己雖然不能陪著去打仗,但可以替丞相戍邊……我估計曹操也是感動,其實曹操很看得起徐庶,甚至手下敗將夏侯惇兒也很高看徐庶。無奈曹操手段太惡劣,雖然把徐庶招了來,但無疑,徐庶媽的自盡,已經讓徐庶不可能再為曹操效力。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估計曹操心裡是這麼想的,可算先生有些迴心轉意了,雖然不跟我一起去赤壁,估計是徐庶不想面對劉備等人,這人俠義心腸,碰見故人總是拉不下面子,也罷,戍邊就戍邊吧,也算你徐庶第一次開口找我要差事,不管怎麼說,這也算個好的開始……

其實曹操知道毛,徐庶哪裡是在討差事,躲災還差不多。他料曹操必敗,擔心曹操大敗之後遷怒於他的身在曹營心在漢,所以早早的溜之大吉了……

簡單的說,如果曹操得了徐庶,徐庶又真心輔助曹操的話,徐庶的才華不亞於諸葛亮,可能比諸葛亮的光環更大更耀眼。

其他不說,就憑徐庶的情商,他可以做到代替郭嘉,勸說曹操,令魏國將相和。同志們,魏國軍方其實就是夏侯家和曹家主幹,夏侯惇都愛死徐庶了,你們覺得其他人會為難徐庶麼?

他的情商比諸葛亮高得多。他離開劉備時,真心推薦諸葛亮。而諸葛亮在赤壁,明明見到了龐統,卻只是隨手寫了一篇推薦信,讓龐統自己拿著去找劉備……大家品品,諸葛亮有沒有一點小肚雞腸的意思?

證據還有,龐統後來很低調的投了劉備,劉備不識貨,打發了個縣令糊弄龐統……後來是張飛親眼看到了龐統的本事,這才正式引薦給劉備,這時諸葛亮一看沒法了,龐士元已經壓不住了,所以這纔打著哈哈跳出來說自己早給龐統寫了薦書,怎麼,主公,他來的時候沒給你看麼?看看,假不假?

其實諸葛亮小肚雞腸的事還很多,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

簡單的說,曹操如真得了徐庶,不亞於劉備得了諸葛亮,估計徐庶和諸葛亮的交戰會更精彩,畢竟他倆師出同門,又都是進攻派,下棋的人都知道,一個攻,一個守,雖然好看,但不精彩。碰見對攻棋手,這棋才火爆,才真正好看。

赤壁徐庶若去,估計歷史會改寫。司馬懿估計沒什麼機會,他可能會被曹操安排到大後方去。畢竟,老司馬善守,打野戰不行。


第一問。要說這倆人誰厲害,還真沒有可以判斷的依據。因為兩個人沒有正面對決過,又是知己朋友,這個不好區分強弱。

第二問。個人看來,當時赤壁之戰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打,打就敗,這已經不是誰幫不幫的問題了。首先,當時曹操的水軍實力並不強,大多數是荊州的降兵;其次,當時曹營裏也不是沒有別的謀士,到底還是輸了。

所以,即使徐庶榜曹操,赤壁之戰還是輸。


謝邀!

小陳認為這兩人雖然都是出謀劃策的,但是還是區別的!個人認為諸葛亮是謀臣,主要還是政治方面,治國安邦。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就已經奠定了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才華,對軍事沒有電視裡面說的算無遺策那麼神。而徐庶是謀士,主要還是軍事方面,排兵布陣,臨敵用兵是強項!我覺得都厲害,在哪個動亂的時代能夠脫穎而出,流傳千古,讓後人看到那麼一段精彩的歷史,真的很棒。如果非要分個高下,我覺得還是綜合實力諸葛亮略勝一籌。不為別的就為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心輔助後主治理蜀國的忠心,天地可鑒,值得後人學習。

如果徐庶幫曹操,曹操也會敗,因為當時程昱都給曹操說過萬一東吳用火攻怎麼辦,曹操認為深冬臘月哪裡來的東南風。所以沒有聽進去。(在這裡特別說明赤壁之戰的東風不是諸葛亮借的而且那一天真的颳起了東風。)還有賈詡也說過讓曹操不要著急攻打東西,先安撫荊州百姓在徐圖進取,可是曹操一心想要天下一統名垂青史,當曹操率兵攻打東吳的時候,讓一場東風把他統一天下的美夢徹底打碎了。曹操敗了,敗得很徹底。所以就算徐庶在,曹操依舊會敗,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是沒有謀士而且自以為勝利在望,又有誰的話能聽進去呢!!

個人見解,如果喜歡同意我的觀點關注我或轉發!!多謝多謝


徐庶厲害,三國演義把諸葛亮有點神化了。六出祁山只是局部的勝利,對曹魏一點影響也沒有。而徐庶顯然在赤壁之戰的作用要大的多。


按照演義的說法,諸葛亮和徐庶都是非常睿智的人,徐庶歸屬曹操後基本沒有為其謀劃,心裡是對曹操有怨恨的,不會出大謀劃。

赤壁之戰更多是北方的文成武將,不懂南方天氣變化。古時候人瞭解地域和氣候與現代差別甚遠。信息不全,信息不對等曹操集團謀士也沒有大作為。


徐庶主要還是軍事謀略厲害,適合做軍師。諸葛亮主要是施政能力強,軍事能力也可以,在赤壁之戰時,龐統獻連環計...徐庶識破了,但是沒有告訴曹操,劉備是徐庶第一位主公,離開曾說不會為曹操獻任何計策。

諸葛亮一生太謹慎。龐統,徐庶那樣比較大膽


徐庶好比星星之火但可以燎原,諸葛亮好比當空皓月但可以照亮整個世界,要說哪個更強一些,只能說小卒過河當單使,主要還得很對了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