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太極張三豐》上映,正東公司正直開疆拓土,如日中天。這部電影啟用了逐漸被時代冷落的錢小豪。

董天寶讓錢小豪成功破局,並成為了他演繹生涯最具分量的角色。

在邵氏武俠片的銀幕形象中,錢小豪是當之無愧的正面角色。他朝氣蓬勃、機靈能幹、身手不凡,似乎成為80年代邵氏新一代大俠的代名詞。

或許在早年功夫片中,錢小豪的表演並不需要太多臺詞。而童年練就的功夫,足以應付電影中艱辛又複雜的武術套路。

80年代初,僅著力於功夫片的錢小豪,在演技上並無實質性突破,角色的單一也成為了他發展的桎梏。

錢小豪的成長,伴隨著武俠電影席捲全港的大片場時代。兒時,包括小豪的父親,皆被武俠電影世界中神奇絢爛的場景所吸引。

其中60年代武俠片王者《獨臂刀》成為了每位觀眾的心頭好。武俠片對港人長期的灌輸和影響,以至於70年代初,全港興起了人人習武的浪潮。

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可錢小豪走出了另一條人生軌跡。初中就讀於香港一所牧師學校,枯燥的英文教學下,人生樂趣漸被武術吸引。

10歲,錢小豪拜入一位大聖披掛門名師的門下,跟隨師父練習基礎拳法。在習武過程中,少年錢小豪初次窺得到武術的門徑。

當然,在70年代的香港,好身手有能讓你街頭巷尾所向披靡,卻足以荒廢成就你一生的學業。

因對武術的一腔熱情,14歲錢小豪報名邵氏武術訓練班,成為一名普通學員。

70年代中後期,武俠宗師張徹著力培養新一代弟子,未滿15歲的錢小豪成為了備選的幸運兒。

少年錢小豪機靈好動、身強體壯,身形已於成人無異。

經過兩個月的試訓,錢小豪順利進入了「張家班」,成為了張徹麾下最年輕的演員。

此次選人,改變了錢小豪一生的命運,這是錢小豪最大的幸運,也定了他30歲之前的格局。

1979年,《少林與武當》上映,17歲的他第一次在銀幕中亮相,他飾演少林高手魏星紅,與郭追、孫建等功夫好手打得不可開交。

而錢小豪的成功上位,亦彌補了80年代初邵氏功夫演員的緊缺。

此時金庸和邵逸夫正值蜜月期,在武俠電影《飛狐外傳》中,錢小豪以男一號胡斐出場,血性陽剛更讓雪山飛狐極具野性。

5年時間,錢小豪在邵氏共出了16部電影。

或許成名太過於年少,錢小豪對人物性格的揣摩始終過於淺顯。

除了高難度的武術動作之外,年輕且富有陽剛之氣成為了錢小豪最大的特點。

可惜,80年代並不是張先生的巔峯期,邵氏與張徹不久便共同走下了神壇。

張徹北上開啟與內地的合拍片,兩年後邵氏停產,邵氏武俠的王朝也隨之落幕。

與錢小豪境遇類似的還有同齡的莫少聰,二人或許都會成為邵氏的大明星。但東家轟然隕落,二人有葉無根。

1985年,22歲的錢小豪加盟亞視獲得了不錯關注度,在風靡大江南北的《霍元甲

》電視劇中,錢小豪以第三主角登場。

在霍元甲和陳真之後,錢小豪的霍東閣再度延續了迷蹤拳和精武門的香火。

《霍元甲》在內地一時轟動,可錢小豪並未如黃元申和梁小龍般,讓觀眾銘記於心。

在邵氏還未徹底停擺的年代,錢小豪接到了洪金寶大哥的電話,讓他出演《殭屍先生

》林正英的徒弟、男二號秋生哥。

當時洪家班已在嘉禾公司站位腳跟,嘉禾敢於創新,重用人才,鬼馬功夫、玄幻功夫片等新概念功夫片層出不窮,別具一格。

8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袁家班的《奇門遁甲

》和洪家班的《鬼打鬼》。

可《殭屍先生》在前作基礎上演化而成,殭屍功夫片的大賣,亦讓香港靈幻電影一統江湖。

1985年,由洪金寶監製的《殭屍先生》上映,而錢小豪通過殭屍片迎來了他生涯的第二春。

洪家班安排了140組拍攝團隊,共同造就了這部新類型電影的大賣,《殭屍先生》票房突破2000萬,位列1985年票房排行第7位。

這部靈幻動作片,算是喜劇和動作二者兼顧。殭屍更如功夫道士的活靶子,南拳武術配上降妖術,更讓這部電影精彩紛呈。

錢小豪算是半個捉鬼專家,以靈活身手屢抗屍鬼,並成為了林正英道長最值得信賴的搭檔。

不過在《殭屍先生》中,他與王小鳳的女鬼有一段纏綿悱惻的人鬼戀,依然讓人記憶猶新。

在30歲之前,錢小豪一直以正面人物示人。天生的武者形象,讓他無法進一步突破,探得月之暗面。

直到他化身為董天寶,方展現出細緻和專註的表演方法。

1993年,錢小豪已在劇組打拚16年,看過了邵氏的起落和嘉禾的興衰。從職業生涯來說,轉投正東的他,無疑是李連杰演戲的前輩。

在《太極張三豐》中,錢小豪霸氣外露、陰險霸道,更把人物的情緒全寫在了臉上。戲裡戲外,董天寶的演技更勝張君寶。

在正東的兩年,他與李連杰合拍了兩部功夫片,皆以第二主角出現。

他身上既有董天寶的霸氣和邪氣,又有霍東閣的善良和軟弱。正反兩種身份間自由切換,也成為了他表演生涯的巔峯。

但錢小豪的成名正如曇花一現,《精武英雄

》是他在正東的最後一部電影。結束後,正東分崩離析,不久香港電影也隨之末落。

從邵氏到嘉禾,從林正英到李連杰,錢小豪都是最親密的見證者。直至香港電影浪潮的褪去,錢小豪方如夢初醒。

21世紀後,香港電影式微。錢小豪跟隨張之亮導演深入內地,與劇組內外一手抓,導演、主演、武術指導幾乎由他一人掌控。

說到年紀,歲月並沒有在錢小豪面龐引下太多痕跡。反而多年的演技歷練,帶給他堅毅的眼神和更具層次感的表演方法。

其實,正東的兩個角色是不成體系的。但殭屍片中那個抓鬼高手,卻成為了錢小豪演繹生涯真正的情懷和落點。

2013年,錢小豪應青年導演麥浚龍之邀,於新片《殭屍

》中演他自己。此時林正英先生已經仙逝16年,徒弟錢小豪無疑為整部電影的頂樑柱。

恐怖片《殭屍》滿是懷舊的情緒,錢小豪以真身入影像世界,更拉近了現實和幻境的距離。

在電影中錢小豪彷彿又看到了20歲的模樣,那個意氣風發、與殭屍鬥到你死我活的少年。

在除掉所有魑魅魍魎後,電影被再次拉回到了現實世界。

結尾,錢小豪因生存困境被迫自盡,這樣的結局,是對80年代殭屍片的緬懷,對往日港影輝煌的悼念,也是對當下電影產業困境的諷刺。

之後,50歲的錢小豪以疲憊的身軀,拖著港產殭屍片一路前行,可影響力已於30年前無法相比。

近幾年,他出演了《陰陽先生》《新殭屍先生2》《救僵清道夫》等殭屍片,算是真正接了恩師的班,成為了新一代捉鬼大師。

從1979至2019,錢小豪以演員身份出道40年。他的人生,見證一波又一波香港電影的起落,見證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沉浮。

期間最讓觀眾震撼的,便是《太極張三豐》董天寶放下的豪言壯語:我命由我不由天!

此時,港影早已不同以往。年過半百的他,不得不受產業的左右、接受人生命運的妥協。「我命由我不由天」,更似對他50年人生的逆向解讀。

在戲外,錢小豪始終是樂觀的。不論在採訪和日常見面中,錢小豪始終以最溫和的姿態,去對待媒體、對人家人,對待朋友。

對外謙遜,內心強大,或許是外人對錢小豪最直觀的感受。

戲內的命,他由了天。但戲外的命,他早已通達明澈、隨心而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