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海底人,說好的每天發文跳票了,但別急著打我,今天在下我要跟大家介紹一個很特別的小村落,打我照片就會自動屏蔽喔(誤

P_20151108_152559.jpg 

咳咳~故事是這樣的今天立冬11月8號根本夏天,阿海我一般是躲在海底的,由於我的姐姐(以後簡稱海姐)就要去南寧高中實習了,但他是一個大路癡,阿海偏偏又是一個人體GPS,所以只有帶路的份。由於南寧不是今天的主角所以就暫時SKIP,我只能說眼見為憑真的重要。

P_20151108_133306.jpg 

老街阿貓鎮樓

話說到我們離開南寧後因為有些時間我們一致認為要去以前小時候最愛的黃金海岸看看整修後的樣子

P_20151108_152253.jpg 

哈哈 這張是有點照騙了 臺灣西海岸大部分都是黑沙灘跟滿地垃圾 但海邊就是海邊你懂得,對各年齡層都很有魅力

P_20151108_152314.jpg 

快要吹東北風了,蚵農正在趕製蚵棚

P_20151108_145432.jpg 

沿著海堤散步,眼睛立刻被鮮明的色彩吸引

P_20151108_132906.jpg 

走進小巷子,還是不知道發生啥事

P_20151108_133046.jpg 

接到旁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地圖板,痕跡還很新

P_20151108_133412.jpg 

P_20151108_133623.jpg 

 走出巷子的大馬路就是喜樹路,印入眼簾的是市圖的喜樹分館,大黃色非常醒目

P_20151108_133741.jpg 

經過一番按圖索驥 來到了這個裝置藝術的前面,表達的是以前喜樹地區到市區的交通方式,以人力車為主,往左邊看到的公車亭就是人力車站的遺址,不難想像這裡對喜樹人的重要性

P_20151108_133613.jpg 

往對面望去,喜氣洋洋的的紅色大牌坊向各位看官們招手

P_20151108_133641.jpg 

非常喜歡入口的彩繪藝術,充分利用建築和道路的繪圖空間

P_20151108_134115.jpg 

貌似是喜樹居民平時大聚會的地方萬皇宮,跟代天府是同個廟系,廟埕上有一間迷你版的傳統市場

P_20151108_140015.jpg 

大井,日本時代到近現代喜樹人的用水來源,因為自來水普及,目前已經不再取水,但跟水井有關的習俗還是有再繼續

P_20151108_140810.jpg 

薛家碾米廠,四周幾乎都是磚造的老房子

P_20151108_141002.jpg 

前柑仔店,經過藝術家的巧手,讓它在一次的復活

P_20151108_141713.jpg 

老屋不死,只是絕頂,即使如此吉他老師還是願意在此獻唱一曲

P_20151108_141915.jpg 

不是你想的那種老街,喜樹老街的風是恬淡而舒適的

P_20151108_142943.jpg 

看到絲瓜很多人不免會想起阿罵親手熬煮絲瓜粥絲瓜湯的那份溫暖

P_20151108_143255.jpg 

阿婆在洗澡少在那邊偷看拉!!

P_20151108_143447.jpg 

這間可以算是整個喜樹老街改造的總部

P_20151108_143612.jpg 

跟裡面的貌似是屋主小聊了一下,原來今天是在舉辦喜樹老街的文創市集,而且剛好是最後一天

P_20151108_143909.jpg 

這張於魚缸和桌子的結合很有意思,謝謝阿伯的普洱茶

P_20151108_144141.jpg 

疑?流水席???

P_20151108_144320.jpg 

其實這是在賣古早味碗粿的小攤子,1碗20元非常親民,平時在萬皇宮前的市場擺攤,已經賣30多年了,但其實他們是第三代!!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但因為下一代並沒有興趣接手,估計能再喫到這樣好喫的碗粿的時間大概不久了...

P_20151108_145237.jpg 

鄭家古厝,道盡了人去樓空的滄桑

--------------------------------------------------------------

有時候       僅僅是離開家裡      也能找到另一片天

親自來體驗後  可能你會覺得  並沒有所謂老街的影子    但仔細回首   失去味道的  何嘗不是  所謂的老街呢?

----------------------------------------------------------------

交通方式:

騎車自火車站約15-20分鐘

公車可以搭1路公車在喜樹下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