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加納的傳聞我們聽聞不少,盛產黃金被稱爲黃金海岸,資源豐富引來殖民者的覬覦,同時這裏是全球最大的可可出產和出口國,是很多喜歡可可的人心中的夢幻可可王國,可以說說這裏的富饒的,不過我們國人比較少認識到這個國家,或許瞭解黃金海岸的名頭,但是卻不知道加納這個國家,可是你知道嗎,這個國家和我們的國家的聯繫比想象中還要密切。

  加納於1960年7月5日於中國建交,但是1966年,政變上臺的加納政府單方面中斷過於中國的外交關係,不過在經過平息後,阿昌龐政府主動恢復了於中國的外交關係,此後兩國就和諧共處至今,多年來兩國的領導人都有親自去對方國家訪問,相處融洽,

  在民衆階層,雖然中國人不怎麼熟悉加納,但加納人卻很熟悉中國了,在加納的首都阿克拉市中心,就有一個龐然大物坐落在此,這棟高大的建築就是由中國提供貸款,中國建築師設計建造的加納國家劇院,這裏不少居民在遊客來此參觀國家劇院的時候都會提及這一點,對中國的建築能讚不絕口,雖然這個建築如今也有20多年的年頭,卻依然閃亮,與獨立廣場並稱首都阿克拉的兩大美景,而位於機場附近的加納外交部辦公樓,也是由中國政府援建的,所以大多數加納人對當時雪中送炭的中國羣衆還有政府都抱有好感。

  孔子學院是我國面對世界各地區提供漢語教學服務的非盈利機構,深受各國民衆的喜愛,尤其是在加納,加納學生特別喜歡中國文化不管是剪紙,京劇臉譜,變臉,還是漢語文化文學等等都十分接受,據說西遊記在這裏特別流行,風靡整片加納地區,據統計,加納有6500名交流生目前在中國留學,是非洲在華留學最多的國家,對於中國文化的喜歡讓他們走出國門來到遙遠的中國。

  儘管如此 還是有一些不利的言論和行爲,讓部分加納人對中國反而持有懷疑的態度,加納的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基礎設施比較匱乏,中國援助加納,貸款給加納建築基礎設施,讓加納得以快速發展,但是這個行爲卻被西方國家抹黑成事新殖民主義和債務陷阱,絕大多數的加納人都不同意這種說法,但是仍然有一些被動搖對中國抱有懷疑態度的人在,

  還有一點就是採礦的事由,因爲加納的礦產資源豐富和治安相對良好,所以吸引了很多中國商人來到這裏投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爲了洽談礦產的合作,但是卻有人沒有節制的將這裏的資源全部開採完畢,導致很多加納人對中國淘金者的印象慢慢的有了改變,往壞的方向,

  不管如何,加納和中國的關係不管是政治方面還是民衆方面都相當良好,希望兩國能夠繼續這樣友好共處下去。也希望國人在外表現能夠多注重國家臉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