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去上学?」

 

第一天的蜜月期,在隔了一周再去幼稚园后,消失殆尽,让我怀疑那是一场梦。正式上课那天,以为一切都很平顺,小孩自己也似乎如此认为。放完书包,检查完口腔与体温,各自挥手道别。

 

中午去接小孩时,哭到在教室的一角睡著。花了一整个下午东问西问,表像是中餐要吃菜很可怕,但小孩终于说出他的心声:「我很想你。想回家」

 

隔天要出门时,费了一些力气。小孩问,为什么要去上学?为什么弟弟不用?小孩很生气,我也急躁起来。即使往学校的途中小孩很稳定,进到教室就哀求我:「可以在这里陪我吗?」

 

这几日观察下来,其实已经是一所不夸张逼迫小孩的安心环境;老师在面对30位小孩(混龄),表现出来的也超乎我自己在同样的状况下所能做到的。小孩在每日结束后,心情其实是愉快的。之所以抗拒,因为是孤单的吧(刚好这一周,唯一熟悉的朋友阿里不在)!

 

 

小孩生性谨慎而慢熟,过去总是靠著我而与(少少的)同侪建立关系。大专的学生则总是毫不犹豫的主动伸手友谊的手。因此,在交朋友的这件事上,很不幸的,像极了我,而不如他爸爸。他害怕孤单,却又不知如何与人交谊。

 

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让他带著家族的照片在身上。流泪想念的时候,至少有些许安慰。我也尽可能的花时间陪伴他在教室内转换心情,直到老师有暇接手──仅管每日仍旧要哭上一回(目前来到第六天)。而每一日,我都必须面对他的抗拒。这让身为母亲的心里非常难受与煎熬。老师安慰我:孩子哭,表示他跟家人的连系很强,这是好事。

 

 

「我为什么要去上学?」是一把利刃,一次次插进母亲肉做的心。这种「控诉」,有时让我动摇,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去上学,因为,在这个已经相对温和、以孩子游戏发展为主的环境,我想要你去面对自己的恐惧跟害怕,我需要你去学会克服它,或是与之共处,这是你一直在我的保护下所很难练习的事。我希望你可以在跨越那个恐惧后,在各样不同的友谊中,经历很多悲伤或美好的事。

 

去上学,因为,妈妈才知道自己有多么需要那两个小时的(相对)安静。我不奢望你原谅这种自私,但是我好需要。对不起,我无法无私地燃尽自己奉献给你,鞠躬尽瘁的那样。终究,只能在理想跟现实之间,做到不让自己再生病的努力。

 

去上学,或许不那么全然是因为你,也是因为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