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都希望通過閱讀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和學習成績。但是對於孩子閱讀書目的選擇上面,很多家長往往存在著一些思想觀念上的偏差。

很多家長認為,看書就看一些關於學習方面的書,比如作文範文以及語文課本,或者課堂上老師推薦的書目。孩子在看與學習無關的其他書目時,往往會被家長認為不務正業。其實廣泛的閱讀能迅速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那麼對於孩子看言情小說這件事情,家長們應該怎樣對待呢?

首先家長不要焦慮,畢竟你孩子愛上的是閱讀,這是一件好事。要明白,沒有一個孩子希望自己讀的書是很爛的作品。上小學的孩子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受眼界心智等等因素的侷限,有時候很難區分書的好壞,這就有賴於家長平時的引導。所以家長在放平心態的同時,要思考一下是自己平時引導哪方面做的不到位。

其次作為負責任的家長,有必要把這本書提前翻閱一下,瞭解一下這本書的大體情節和內容。同時肯定孩子讀書這件事情,試著與孩子聊聊,是怎麼找到這本言情小說的?是如何看待這本書的?同學中是不是也在流行看這樣類型的小說?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這樣纔能夠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孩子才能願意將心裡話告訴家長。教育學家尹建莉老師的女兒,在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讀過金庸先生的作品,尹建莉老師甚至會和女兒討論其中的情節。當然她女兒的語文成績是相當的好,閱讀能力也非常高,其實這都是有賴於平時的閱讀功底。

最後也是重要的一點學會如何引導孩子讀好書。如果孩子確實很喜歡看言情小說,可以試著引導孩子看一些類似於《紅樓夢》,《傲慢與偏見》等等這些大師級的作品,讓他學會比較自己讀的言情小說和大師級的言情小說有何區別?語言文字有何差別?要讓孩子學會鑒賞文字之美。慢慢引導孩子讀一些更有水平和層次的作品,提高孩子的鑒賞能力。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相信愛閱讀的孩子,運氣往往都不會很差,希望家長能夠好好引導孩子的閱讀,為孩子以後的成功打好堅實的基礎。


這個問題我們拆成兩個問題來答,一個是怎麼和孩子聊愛情? 一個怎麼和孩子聊閱讀。

聊愛情。

孩子在看言情小說,我們首先不要預設他就是在「學壞」。這樣過於敏感,過於緊張,無論你是問孩子在看什麼,還是旁敲側擊的打聽,孩子都不會說出心理真正的想法。我們就是非常坦誠,平靜的和孩子交流:「你看的這本什麼書?這講得什麼呀?你覺得這個男孩這樣做行嗎?如果你是這個女孩,你會怎麼做?你們學校有種情況嗎?」 就著書中的情節人物,和孩子探討。瞭解他的想法,看法,這就是真實的他對感情的觀點和態度。

如果家長擔心的是孩子看言情小說,過早接觸愛情,那這種擔心有些多餘。我們不要提防愛情在孩子心中萌生,這也是提防不住的。我們要擔心的是不健康的愛情觀念,矇蔽了孩子單純的心靈。

聊閱讀

很多家長發愁的是孩子不愛看書,當孩子看書的時候,又發愁他該看的書不看,不用的書天天翻來複去的看。怎麼讓不愛看書的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怎麼讓孩子享受閱讀?

那就是無目的閱讀。不要為了提高什麼而去強迫孩子去看,不要為了完成閱讀任務而閱讀。因為閱讀是個習慣,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孩子只要是看,就比不看要好。沒有人干涉他,強迫他,家裡又隨處隨手可以拿到書,慢慢就有了閱讀的習慣了,而孩子自己沒有感受到,這是在閱讀,他覺得就是自然而然的,看進去了就會一直看下去了。


孩子看言情小說,首先家長不要批評孩子

不要阻止她看,跟她一起看,大概瞭解一下劇情內容,跟她去討論裡面主人公的感情線,告訴她努力的女孩都會收穫好的愛情,適時去引導她,跟孩子討論的時候潛移默化的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自己也會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前提是我們要先讓自己變的足夠的優秀,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


喜歡看言情小說說明對於讀書孩子的認識是不足的,不瞭解讀書真正的好處,以及書有好壞之分。

給孩子介紹一些真正的好書。

首先要注意態度,孩子喜歡上言情小說很正常,也是家長之前在讀書這件事上引導不夠,沒有讓孩子有正確的鑒別能力。

態度上尊重,要抓住好的機會給孩子介紹一些對她有益更好的書,這是一個慢慢培養的過程,不可著急,用正確的示範慢慢引導。

多和孩子溝通,聊聊讀書,注意是溝通交流,而不是說教,對孩子來說說教是最不管用的,只會讓孩子更走向極端。用正向的行為引導「催眠」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才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改變。


與其禁止孩子看不如和孩子溝通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引導孩子看一些高品質的言情小說


孩子青春期萌芽的階段,也是世界觀慢慢形成的階段,他們對任何事物都存有好奇心,對異性、對愛情的好奇心也不例外。尤其是一些早熟(實為半成熟)的女生,正需要這種虛幻愛情的安慰,來滿足她們童話般的幻想。她們常常羨慕小說裏主人公的生活,幻想久了,甚至還會創作言情小說,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孩子的語文寫作。同時,女生之間還會討論故事情節,促進交流溝通和相互認同。

按成長規律來說,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確實不適宜閱讀言情小說,可就心理能力的發展來說還是有利於孩子們的情感培養的。比如《牛郎織女》這樣的愛情故事也被編進了小學六年級的課本,跟孩子講美好的愛情,也屬於情感教育。所以,當孩子看一些情感類書籍時,不要害怕,這說明孩子有成長的慾望。對於孩子看言情小說這種自發的情感發展方式,家長們要懂得引導孩子,這也是對孩子在「愛」這樣一個話題方面的教育,因此,不能一味地禁止,否則,只會讓孩子好奇心更強、逆反心更強。

老師和家長作為最直接的引導者,可以引導孩子明白言情小說的實質是什麼,為什麼有人去寫,為什麼有人愛看,它的內容現實嗎,它和其他書籍的區別有哪些。很多東西都可以被引申出來作為一種知識的探討。或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不妨有意選擇一些適合孩子成長階段和心理需求的言情類書籍,並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閱讀,讓他們學會判斷從這類書籍中可以吸取的精華,以及學會如何區分故事內容和生活實際。閱讀行為也同樣可以引導孩子,在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距離等方面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


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中必然經歷的時期,媽媽要首先給與孩子充分的尊重,如果媽媽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的心裡就會減輕。媽媽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聽孩子的想法,關鍵在於我們處理的方式,要心平氣和,靜下來心再去面對會比怒氣沖沖處理要理智的多。在媽媽眼裡,子女似乎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溫暖的回應,不要在吵吵鬧鬧中瓦解。


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孩子沒錯,閱讀言情小說對孩子來說不僅僅是閱讀能力的提升,只要正確引導同時也能提升孩子的情商。


沒孩子,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