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Respawn Entertainment開發、EA發行的戰術競技遊戲《Apex Legends》在今年2月初橫空出世,在短短8小時內就收穫了百萬玩家,並一直保持着熱度。也許是這款遊戲的本名不方便中國玩家理解,不少人在給朋友“安利”時,都用“守望+喫雞”來形容它玩法的獨特之處。結合遊戲中神似《守望先鋒》的角色形象和技能設定,這樣說似乎也沒什麼問題。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比如這個選角畫面就很像《守望先鋒》的風格

《Apex Legends》和《守望先鋒》當然還是存在很多區別的。在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是被稱作“傳奇”(Legends)的競賽選手,“Apex”則是他們參加的大型生存賽事的名字。比起《守望先鋒》中肩負責任的英雄,活躍在諸王峽谷中的傳說們更像是武裝僱傭兵,他們沒有量身定製的武器,每場戰鬥都需要像傳統的“大逃殺”遊戲那樣拾取隨機資源來武裝自己。傳說們自帶的技能也無法逆轉戰局,對槍纔是擊殺敵人的最有效手段。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當然也有選手在跳傘時“夾帶私貨”(技能可召喚額外裝備)

對於第一次接觸Respawn作品的玩家來說,《Apex Legends》的武器裝備讓人充滿新鮮感,特別是槍械身上形態各異的LED讀數器,更是給人一種黑科技的感覺。這些讀數器有的安裝在槍械的機匣末端,有的安裝在瞄準具上,隨着彈藥的消耗,讀數器的數字也會相應減少,當彈藥接近消耗完畢時,顏色還會變得更加鮮豔並輔以閃爍效果,提示玩家及時更換彈藥。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就算是在快速移動中,彈藥量過低的紅色警告也能被玩家一眼識別出來

不需要刻意觀察彈藥數目,僅通過顏色變化就可以瞭解武器狀況,從而決定是否更換彈藥,在《Apex Legends》爭分奪秒的快節奏對戰過程中,這意味着更快速的反應和更大的優勢,因此這一設計受到了玩家好評。當然,對於不少習慣觀察屏幕右下角的射擊玩家來說,還是傳統的彈容量顯示方式更適合自己,但有時它會被好友發來的遊戲邀請徹底遮擋住,這時,LED讀數器的作用就更爲凸顯了。

來自泰坦

《Apex Legends》並不是一個全新IP,它的世界觀繼承自“泰坦天降”系列,所以,裝載了LED讀數器的槍械也被一同繼承下來。《Apex Legends》的背景設定在《泰坦天降2》的30年之後,這些繼承的槍械也隨着時間變化,在外觀和命名上發生了變化。

比如,《Apex Legends》中難用程度僅次於“莫桑比克霰彈槍”的P2020,在《泰坦天降》裏叫做P2011,在設計中融入了許多款現代手槍的特徵。在《泰坦天降2》裏,P2011更名爲P2016,槍身上象徵“舊時代科技”的擊錘被移除,更換成了更具有未來感的電子顯示屏。在系列兩部作品中分別被稱作R101和R201的突擊步槍,因爲已經自帶了讀數器,到了《Apex Legends》中只是更名R301,外觀則沒有太大變化。按Respawn的邏輯,這也許意味着電子顯示屏在未來戰爭中正被逐步重視起來。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泰坦天降》中的P2011,套筒末尾的凸起處即爲擊錘,整體造型和現實中的USP手槍很類似(圖片源自“油管”播主Cycu1)

有意思的是,《Apex Legends》對於“泰坦天降”系列延續下來的武器並沒有太多改動。比如EVA-8、RE-45、噴火機槍(Spitfire)和深受諸多玩家喜愛的“小幫手”(Wingman),它們的命名方式和特徵屬性都沒有變化,只是在默認皮膚上做出一點調整。變化稍多的,也只是像R301和P2020那樣改變了一下編號。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人見人愛的“小幫手”,造型和“泰坦天降”系列前兩作中幾乎一模一樣

直接使用和前作中極其相似的槍械建模和命名方式,並非Respawn偷懶,實際上,“泰坦天降”系列在武器演變方面很大程度上參照了現實世界裏輕武器發展的路數。越戰之後,就算是美俄這樣的超級大國也很少整批更換自家的制式武器,在無數射擊遊戲中常常露面的AR槍族(M4、M16等)和AK槍族,也基本上按照“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思路,除了增加導軌(類似於配件槽)來適配不同的瞄準具,或是針對戰場環境不同變更槍管長度、進行可靠性改造等,外形和骨子裏都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槍。

之所以沒有整體換裝,一方面是士兵對現有武器已經十分熟悉,如果全部更新,相關槍械的訓練方式要重新制定,老兵們對武器的熟練度也都要從頭累積。另一方面則是出於整體換裝成本的考慮,畢竟在大規模的現代戰爭裏,隨着重型武器(飛機、大炮、導彈等)的打擊更加精準有效,輕武器的地位已經變得沒有那麼重要,整套升級不是很划算。

爲科技感而生

類似《Apex Legends》中的設計,當然不是電子遊戲第一次把數字化顯示設備結合到輕武器身上,2001年的射擊遊戲《光環:戰鬥進化》中,斯巴達戰士使用的“MA”系列突擊步槍就搭載了類似的LED讀數器,後面的續作中同樣延續了這個設定。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不光可以顯示武器搭載的彈藥數量,“MA”系列突擊步槍還兼具顯示地圖指向的功能

不僅是《光環:戰鬥進化》,隨着電子遊戲的畫面中可容納的內容越來越多,類似的LED讀數器出現在了更多FPS遊戲中,這些遊戲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世界觀架設在不那麼遙遠的未來,熱兵器也還是戰爭的最佳選擇。

比如2014年的《使命召喚:高級戰爭》把背景設定在2054年,來自那個時代的士兵不光擁有可以切換模式的智能手雷,還有類似現實世界中的機械外骨骼,展示槍支彈容量的方式也變成了全息影像投射,這種似有若無的顯示方式,顯然要比“光環”系列中內部植入顯示屏的方式更帶有科幻色彩。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同樣被集成在槍械上的還有玩家的電池狀態和手雷數量

到了2016年的《守望先鋒》裏,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各種黑科技幫助英雄們上天入地,能量盾、瞬時轉移位置,甚至通過鐵球擾亂心智都不再是夢。不過在戰鬥中,英雄們最常用的裝備還是通過物理輸出的槍械,因此部分英雄也對LED讀數器有着一定的需求。

比如老派作風的士兵76,他手中那支未來感十足的自動步槍就安裝着類似進度條的讀數器;“法雞”手中的火箭發射器內置了數字面板;身爲黑客的英雄黑影使用的則是和《Apex Legends》類似的顯示系統,彈藥量統計和顏色提示都集納在她的衝鋒槍上。

有意思的是,黑影的LED讀數器使用了16進制算法,比如滿載60發子彈時,讀數器上顯示“3C”,這種小細節非常符合她黑客的身份。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按照安裝位置來看,黑影的LED讀數器應該是隻作爲讀數器而非瞄準具使用

設定在2035年的遊戲《掠食》(Prey)講述了一個平行世界的未來故事,在故事中,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從1963年的刺殺事件中倖存下來,推動了更多資金執行太空計劃,最終讓人類成功在外太空建立了據點。

既然科技已經允許人類進入太空,那麼給槍械安裝更直觀的讀數器自然也不是問題。在遊戲中,全息投影和LED屏幕讀數器均有出現,在《掠食》陰暗恐怖的環境下,這些亮着光的數字總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掠食》中的槍械

在五花八門的LED讀數器裏還有一個特別的案例,那就是《反恐精英:全球攻勢》中的暗金武器皮膚(StatTrak),這種通過開箱獲取的特殊皮膚會自帶一個顯示屏,但功能卻不是計算彈藥,而是用來統計玩家使用這把武器時的擊殺數量。由於暗金皮膚只能記錄持有者自己的擊殺數量,轉賣之後擊殺數量就會被清空,因此,這種皮膚的存在意義更像是代表使用者的榮譽,不算傳統意義上的讀數器,反而更像是“計數器”。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切換到左手持槍,顯示屏的位置也會隨之更換

在許多未來世界觀的遊戲中,給槍械安裝LED讀數器的做法是很常見的,真正出於實用角度進行設計的卻並不多,大多數讀數器的作用只是爲了體現現代感和科幻氣息。大多數製作組還是考慮到玩家們長時間以來積累的習慣,畢竟把彈藥量顯示在屏幕右下角是大多數射擊遊戲的做法,比如上面提到過的《使命召喚:高級戰爭》,在多人模式裏,彈藥數量的顯示就還是用了傳統的顯示方式,集成在屏幕右下角。

影響到現實

儘管在遊戲中,讀數器的作用並不全都實用,但在現實世界中,讀數器的存在就很重要了。如果你嘗試過那些沒有彈藥顯示的硬核射擊遊戲,那麼就更能明白它的重要性,畢竟在沒有HDU的現實世界裏,無論是狩獵還是實戰,用打空子彈的武器指着自己的目標都會釀成悲劇。

在電子技術不算髮達的年代,一些槍械設計師就嘗試過利用“簡單暴力”的方式來達到計數器的效果。比如1951年列裝蘇聯部隊的馬卡洛夫PM手槍,通過在彈匣上大範圍開窗來直觀地告訴射手還剩多少彈藥。同樣的設計在19世紀初就已經應用在部分彈匣供彈的自動手槍上,只不過比起蘇聯人的粗枝大葉,通過在彈匣的不同高度鑽出小孔,從而分辨剩餘彈藥纔是主流設計,類似的設計再後來也沿用到更多的自動手槍上。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使用類似方式查看彈藥有個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射手要先把彈匣卸下來

等到透明材質的聚合物彈匣能夠應用到武器上以後,類似讀數器的設計開始集中在輕武器的彈匣上,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P90、G36等歐洲貨。隨着技術的持續發展,透明材質的彈匣變得更復雜,也更美觀,馬格普工業公司生產的PMAG就通過小範圍開窗、不同顏色塗裝來達到展示彈匣容量的作用,同時也更具有個性。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PMAG的側面寫着5、15、25的數字提示,以方便射手觀測子彈消耗的程度

簡單暴力的“開窗”方式固然實用,不過比起電子計數器還是差了一個科技水平。隨着技術的發展,這種曾經只出現在遊戲中的科技終於應用到了現實中。在今年1月舉辦的射擊用品展會SHOT Show上,槍械配件廠商Radetec推出了一款名爲格洛克智能套筒(Smart Glock Slide)的配件,這是第一次有廠商嘗試在真實的槍械上植入計數器配件。

智能套筒基於格洛克手槍的原裝套筒研發,它的“智能”之處就是安裝在套筒尾部的一塊顯示屏,在現場演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套筒每退出一發子彈,計數器的數字就會相應減少,在剩餘彈藥不多時,還會通過閃屏來提示射手更換彈匣。

在武器上安放顯示屏,靈感可能來自於電子遊戲

數字和圖形兼顧,很有種電子遊戲的味道

可能許多朋友看到這裏會產生疑問,讀數器既然這麼好,爲什麼以前的槍械上就不能實現呢?

讀數器的重要性很好理解,但如果很容易實現的話,恐怕現在大多數槍械都會內置這樣的小屏幕,智能套筒也不會是“獨一份”了。這項技術沒能普及到現實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槍械的設計稱得上是“寸土寸金”,讀數器系統佔據的體積重量先不說,外表安裝一塊脆弱的顯示屏,明顯不符合大多數輕武器“耐摔耐造”的實戰需求。

正是因此,在現實世界中,僅靠現在的技術水平,想像“泰坦天降”系列那樣花樣安置LED計數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照Radetec的產品介紹來看,此次推出的智能套筒並非針對烽火連天的真實戰場設計,反而更像是一款藉着電子遊戲的噱頭,給槍支愛好者們推出的娛樂性質產品。

結語

在輕武器漫長的發展歷史上,曾湧現出許多異想天開的槍械設計師,他們貢獻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點子,這些方案中,真正保留下來的都是經過實戰考驗的,剩下的大多付諸東流,只被後人當做稀有藏品,放進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室裏緬懷。

現實世界受到諸多因素束縛,在輕武器上安裝類似讀數器的顯示屏還很難實現,但是在電子遊戲世界中,這些束縛都不存在。遊戲設計者們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創造了無數極具創造力的事物,不斷演變的LED讀數器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在不遠的將來,電子讀數器的技術可以成功推廣,並像電子遊戲中那樣廣泛應用在實戰中 ,那麼這也許是不斷從輕武器設計中取材的電子遊戲對輕武器設計的一次反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