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許文貞╱臺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將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曾以《醫院也瘋狂》獲得金漫獎的漫畫家林子堯,本業是精神科醫師,在青少年時期也是遊戲成癮患者,直到開始畫漫畫,纔不再沉迷遊戲。他以過來人經驗談網路成癮現象,「網路或遊戲成癮之所以難治,因為不像憂鬱症喫藥會好,網路和遊戲其實是逃避,讓成癮者能逃到另一個世界。」

林子堯回憶,國中時為了逃避課業壓力,讓他開始沉迷線上遊戲如《天堂》、《楓之谷》,「那幾年只要一有空就玩,同學約我出去玩,我也不去,只想躲起來打電動,晚上也常熬夜偷玩。跟家人之間關係也不好,他們限制我玩遊戲的時間,但我一玩就會超過,就會被罵,我也會反嗆回去。」

林子堯表示,直到大學時,他將醫學生活畫成漫畫,在校刊上連載,得到師長同儕的回響,「我從畫漫畫得到回饋、成長和成就感。後來只要有時間,我寧可拿去畫漫畫,就不再過度沉迷於遊戲了。」

林子堯表示,他常到學校演講,對青少年談網路與遊戲成癮問題,診所也常見家長帶著遊戲成癮的小孩來就診,「在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疾病之前,許多醫師已經長期在處理這個現象。」

林子堯發現,對於遊戲成癮的青少年而言,家長的禁止不見得有效,需要長期觀察找到適合的管教方式,「對『沒玩電動會死』的成癮者而言,玩遊戲帶來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刺激、成功和成就感。」有的家長只要小孩一玩電玩就一直罵,「問題是一直罵狀況依舊沒有改變,反而陷入惡性循環。」

林子堯以個人經驗建議家長可以改個方式,「少責備遊戲成癮的孩子,轉而去培養孩子對其他事物的興趣。甚至家長自己可以接觸一下,瞭解孩子沉迷的遊戲,親子之間就能逐漸有話題。關係改善後,孩子沉迷於遊戲的時間自然就會變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