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2期:

前兩期我們講到了坐鎮淳安縣的海瑞,如何跟兩個帶兵千戶和縣丞鬥智鬥勇,並最終拖過了午時三刻這個時間點,救下了淳安「通倭」百姓。

與此同時,遠在江蘇的胡宗憲,也成功的借到了糧食,也正在這個時候,李時珍出現給胡宗憲洗腦,那麼胡宗憲為什麼不肯背叛嚴嵩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42期:胡宗憲明知道嚴黨倒臺也就一兩年時間了,為什麼仍然不肯倒嚴嵩?

一、

海瑞通過鬥智鬥勇,總算是把淳安百姓暫時救下來了,可是危險並沒有解除,與此同時,遠在江蘇的譚綸也收到了王用汲的來信……

李時珍利用給胡宗憲看病的機會,開始充當說客,不僅僅要治胡宗憲身體上的毛病,還想治治胡宗憲腦子裡的毛病:

「你是個有才的人,心中也有社稷和百姓,為什麼要去依附嚴嵩啊?」

其實這句話也是前兩天趙貞吉跟胡宗憲說的話,趙貞吉的理由是胡宗憲你好不容易脫了身,怎麼還想卷進去?

所謂脫了身,其實就是指,好不容易被人們認為胡宗憲你不再是嚴黨的人了,怎麼又回去參與「改稻為桑」的事?

而且嚴黨倒臺在即,這個時間點上,真不能借糧啊!

不過最終胡宗憲依靠借軍糧的理由,還是成功的從趙貞吉手中拿到了糧食,與此同時,京城裡的嚴嵩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斷暗示徐階,總算是給趙貞吉去了信,給胡宗憲糧食。

李時珍引用其餘人的話講胡宗憲是:

「知人善任,實心用事!」

在李時珍的心中,當官無外乎兩個追求,一個是一心為財的貪官,一個就是希望青史留名的清官。胡宗憲並不為財,那麼自然就更在乎名才對,這也是李時珍對症下藥的良方:

「千秋萬代,名臣傳裏,本應該少不了你胡宗憲的名字。」

二、

當李時珍說到這裡時,說胡宗憲沒有私心,說青史留名對胡宗憲沒有誘惑力,那都是假話。從胡宗憲當時的表情來看,他顯然是動了心,只不過,胡宗憲是大人物,大人物對內心原始的渴望控制力要超於常人。也能迫使他理性思考問題,而不單純是原始的本能的衝動。

看胡宗憲仍然不為所動,李時珍再次提到了胡宗憲的「病根」,這個病在兩三年內就會複發:

「我送你一句旁觀者清的話,嚴嵩,尤其是嚴世藩倒臺,也就是一兩年的事了。」

胡宗憲當然知道嚴黨即將倒臺,其實在他進京的時候,他就勸過嚴世藩:

「閣老八十一歲了,你可以不念及天下蒼生,但不應該不念自己的白髮老父!」

只是胡宗憲沒有想過,原來旁觀者都覺得嚴黨即將倒臺,原來情況已經到了如此危險的地步,怎麼辦?

這時候胡宗憲的回答,也映照當初他跟嚴世藩說的話:

「你可以用這個心思度天下人,但不可以用這個心思度我胡宗憲!」

所以,當李時珍建議胡宗憲站出來舉報嚴嵩和嚴世藩時,胡宗憲的回答看起來那樣有力度。也看得出,絕不止一個人這樣勸過胡宗憲,相信其餘人,尤其是裕王那邊,肯定也不止一次這樣勸過胡宗憲:

「誰都可以去倒閣老,唯獨我胡宗憲不能去倒閣老!」

其實李時珍的對症下藥,這是一劑猛葯,雖然喫起來非常苦,但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此葯是目前最省力氣,最省成本,也最省時間的良藥。

三、

李時珍顯然不理解胡宗憲為什麼不喫自己開的「藥方」,而胡宗憲大義凜然的回答:

「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夠做小人!」

胡宗憲的觀念其實超出了我們對一代名臣的定義,但是卻是我們對一個普通人的情感共鳴。

當年李鴻章忍受著罵名簽下馬關條約後,發誓再不踏進日本的土地,後來回到北京後,慈禧太后見他留著的血衣,說了一句:

「難為你了,還留著。」

其實這兩個人本質上都是朝廷的裱糊匠,都在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維繫本已搖搖欲墜的國家不至於傾覆。評價一個人也不能簡單的扣上一個「嚴黨」的帽子,或者「賣國賊」的帽子,其實換成我們自己,又該如何抉擇呢?

畢竟,名臣也罷,小人也罷,無外乎一個是後世人的評價,一個當世人的罵名罷了!

胡宗憲雖然嘴上這麼說,其實內心何嘗不想著自己的名聲,早在進京前,胡宗憲就跟譚綸講過:

「我的老家給我樹了三座牌坊……我不會讓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

這就是胡宗憲本身的矛盾,既不想倒嚴,還想留名聲,豈不知這魚和熊掌本就很難兩得,後來胡宗憲一心去抗倭,也是為了規避此事。

最終,李時珍也只能感慨,嚴嵩做過的最正確的事,就是用了你胡宗憲啊!

四、

隨後譚綸出現,給胡宗憲講了在浙江發生的種種事件,包括高翰文第三天議事昏厥,包括海瑞沒有殺「通倭」百姓,包括沈一石打著織造局幌子去買田。

其實這裡面還有隱藏事件:

沈一石打著織造局的燈籠買田的事是海瑞去淳安的頭一天發生的,而且杭州離蘇州遠比淳安離蘇州近。一件事是王用汲頭一天就報的,一件事是海瑞第二天才報的,而譚綸今天才跟胡宗憲講。

由此可見,譚綸心中還是有點防著胡宗憲,怕他把沈一石打著織造局幌子買田的事彙報嚴嵩。

而胡宗憲卻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這一天終於來了,閣老,小閣老,裕王還有徐高張,終於攤牌了……」

胡宗憲說了「終於」二字,也就表明,他早就知道這一天會到來:

一方面,他心中並不希望這一天這麼早來,畢竟這一天一到,嚴嵩就失去了正常退休的可能,畢竟也八十多了,眼看就要退休了,可惜該來的還是來了。

另一方面,他又盼著這一天早點來,因為作為中間左右平衡的他,已經是扛不住了,而且一旦攤牌,東南就會亂,他胡宗憲也就有理由徹底脫離「改稻為桑」了。

與此同時,一旦攤牌,也就表明浙江的大亂就此結束,老百姓也就不用再「改稻為桑」了,也算是救了百姓,挽回了自己的牌坊。

當然,胡宗憲也有看不明白的地方,不僅他看不明白,連在現場的海瑞也看不明白,那就是沈一石為什麼要打著織造局燈籠去買田呢?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

前情回顧:大明王朝海瑞是如何度過淳安縣第一劫的?海瑞:你就準備殺頭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